電影訊息
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

反基督者/撒旦的情与欲(台)/失落伊甸园(港)

6.5 / 137,168人    108分鐘

導演: 拉斯馮提爾
編劇: 拉斯馮提爾
演員: 威廉達佛 夏綠蒂甘絲柏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壬顏者

2014-10-31 09:04:44

講的不是反基督,是人性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混亂的跳軸、虛焦、扭曲的畫面和毛骨悚然的情節組成了這個在觀感上容易引起人不快的電影,很難想像導演是個外表似乎憨厚且幽默感十足的胖子。
       理解影片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了解nature這個詞在電影裡的雙關。丈夫一開始誤認為妻子怕伊甸(Eden)森林是害怕自然(nature),但實際妻子害怕的是天性(nature)。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男性理性對女性天性的壓制和控制是貫穿整個電影的矛盾和主題。這對矛盾也隨著劇情進展不斷激化,最終導致妻子爆發,同時也激發了丈夫天性的爆發。
       影片中丈夫一直以一種極度理性、甚至有些自負的形象出現。從兩人對話中可以得知,丈夫平日對妻子是比較冷淡的,由於妻子的反常表現作為心理治療師的丈夫才開始關注她,而孩子的死對他幾乎沒造成任何打擊,這已經非常不合常理了;而後面揭示出妻子是由於不願打斷高潮的快感才任看著孩子墜樓身亡,這就更加奇葩了。可以說這對夫妻本來就都不太正常——兩人都走了自己性別裡的極端。
       妻子知道是因為自己對快感的追求,才使她目睹孩子墜樓而沒有阻止,開始更加壓抑自己的天性——即後來表現出的一系列原始的、非理性的行為,這與現實社會——也就是男性所代表的理性社會是格格不入的。影片中多次提到中世紀屠殺女巫,當時基督教認為是女巫對肉慾的沉迷誘惑了男性,因此對所謂女巫大開殺戒。這正是由於男人天生的理性,使其把女人的天性理解成放縱的不可接受的行為並企圖控制它。這和片中兩人關係出奇一致,丈夫一直致力於通過科學方法治療妻子的內心恐懼——後來被發現是她自己的天性,丈夫試圖壓抑這種恐懼感但結果只能使妻子的行為越來越偏激,最終爆發。
       在丈夫扼死妻子前,那一連串黑白慢鏡頭絕不是前面妻子噩夢的閃回,之前明顯是女性的幻想而這裡變成了男性的幻想。丈夫所代表的男性暴力、嗜血的天性被激起,促使他扼死已經毫無還手之力的妻子。這時他在本質上成為了死去的妻子,成了被原始慾望和天性左右的人。接著他穿過森林與之前妻子進入森林時的慢鏡頭幾乎一模一樣。
       結尾鏡頭非常有寓意。丈夫在吃森林中的漿果——切合了伊甸(Eden)這個原罪誕生的地方,只不過這次嘗禁果的成了男人。最後無數沒有五官的女人湧入伊甸(Eden)——這個代表原始慾望、埋葬過無數追求天性解放的女性的地方。
       至於片名「反基督者」到底指誰,我認為就是指片中的妻子。從內容來看,她反的是幾世紀來宗教和文化對女性的壓迫,是女性對男權社會的反抗。個人認為這裡基督只是一個寬泛的說法,而並不單指基督教;就算不看內容,也能發現片頭片尾的片名中都把Antichrist最後一個t換成了代表女性的水星符號。
       有些人把主題片面理解成反女性主義,只看到妻子在趨於天性時的瘋狂表現,把男性看作正義的受迫害的一方,女性看作殘忍施暴的一方。卻忽視了更加不正常的丈夫——一直自負地認為可以治療好妻子,卻是親手將她一步步推向崩潰邊緣,當妻子脫離他的控制時,便毫不留情地殺了她。
       在我看來拉絲並沒有想要站在哪一方去指責另外一方的意思,因為片中兩人最終都屈服於了Nature——Satan's Church。但是影片同時表現出現實中,主流觀念使男性往往能站在理性與道德的制高點指責女性。例如眼下「穿著暴露的女性受到侵犯而責任多被歸咎於女性」,這與幾百年前中世紀女巫屠殺並無本質區別,人類的本性在當下只是被隱藏得更深更隱秘罷了。
       還有些人根本沒看懂電影講什麼,只因反感畫面或情節就打一星兩星,令人無語。心理上的不適難道不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