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忍者龜:變種世代--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忍者神龟变种时代/真人版忍者神龟/忍者龟变种世代(台)

5.8 / 220,093人    101分鐘

導演: 強納森李伯斯曼
編劇: 喬許阿佩爾鲍姆
演員: 梅根福克斯 艾倫里奇森 威爾阿奈特 諾爾費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浩子1990

2014-11-01 08:26:38

《忍者神龜:變種時代》視效解析 詳解ILM最頂級動作捕捉


《忍者神龜:變種時代》這部由 Jonathan Liebesman執導的影片得到了工業光魔的支持,全片726個視效鏡頭中,工業光魔完成了428個,其中396個涉及到CG角色。本片的視效總監是來自工業光魔的Pablo Helman,Pablo在視效行業擁有20多年的經驗,他曾負責過《阿波羅13號》、《獨立日》、《深度撞擊》、《終結者3》、《世界大戰》、《超級戰艦》等一系列視效大片的製作,在工業光魔也算是一名元老。Pablo本來學的是配樂專業,不過他認為配樂跟視效製作有本質上的聯繫,因為都要有各種技巧、韻律、氛圍等等。

本片導演 Jonathan Liebesman此前最著名的作品要數《洛杉磯之戰》和《諸神之怒》,作為一名年輕導演,他對新技術充滿好奇,這給了Pablo足夠的信心,兩人之間的合作也變得更加親密。Jonathan和製片人Michael Bay都希望把四隻神龜做的儘可能真實,於是Pablo提出了讓四名替身演員在片場表演,藉助表演捕捉來完成CG烏龜的主意。Pablo希望儘可能可靠地捕捉替身演員的面部和肢體動作,同時又要儘可能減少設備對演員表演和現場拍攝帶來的障礙。

事實上本片共有六名CG角色,分別是四隻烏龜、他們的師傅斯普林特、以及他們的死對頭史萊德,每名角色都由替身演員(負責文戲)和特技演員(負責武戲)聯合扮演。由於變種烏龜的身高比人類要高大約6英尺,因此替身演員要嘛站在6英尺高的平台上表演,要嘛就穿一雙3英尺高的增高鞋,然後在眼睛上方3英尺處綁兩個桌球,代表視線位置。這些增高設備主要用於烏龜和人類互動的場景,如果是純打鬥戲,那些特技演員就用不著增高了。另外,特技演員也不需要捕捉面部表情,只需要捕捉肢體動作。不過所有烏龜演員身上都得背著泡沫龜殼,一方面是方便為龜殼做動作捕捉,另一方面也是讓演員們找到做龜的感覺。視效團隊曾擔心這些龜殼會給特技演員的表演造成阻礙,但其實他們多慮了,那幫特技演員背著龜殼也能輕鬆地做後空翻。

史萊德這個大反派的體型更大,走路的時候地面都會有巨大的腳步聲。在製作史萊德跟環境交互的一些物理效果時,工業光魔非常仔細地設定了這些破壞效果的程度,從而突出史萊德的體型和重量。

影片高潮片段的紐約時代廣場大戰是完全CG製作的,視效團隊成員在時代廣場拍攝了大量的素材,回到公司後重建出影片中所涉及到的場景和建築。舉例來說,康泰納仕總部樓頂實際尺寸不足以支撐動作戲實拍,因此整場打鬥就都是數字製作的,同時為了讓觀眾感覺到這是真實的樓頂,特效人員添加了一些標誌性的廣告牌、空調機之類的東西,最終,樓頂差不多98%都是CG製作的,特效人員認為這是一個趨勢,也就是實拍的成份在成片中越來越少。數字製作的大樓為剛體模擬提供了方便,工業光魔採用內部件來模擬大樓的破碎。整個街道也都是CG製作的,包括街上的人和車。

CG角色的肢體捕捉選用了工業光魔獨有的iMoCap系統,這套系統誕生於《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在《復仇者聯盟》拍攝時得到大幅度升級。原本稀少的標記點已經改變為密密麻麻的三角型,也就是說演員身體上幾乎任何一個地方的運動都可以被精確捕捉到。另外,最新版iMoCap還在演員關節處安置了二維碼,這是為了區分不同的演員,避免肢體捕捉數據彼此混淆。

要讓這群烏龜儘可能真實可信,就得為他們設計各自的性格特點,在影片中突出這些特點,從而令觀眾難忘。這就意味著工業光魔得開發全新的面部表情捕捉系統,這套被稱之為「Muse」的系統花了2年的時間才研發成功。

Muse系統的頭盔是根據演員頭部3D掃瞄模型來製作的,每位演員都有專屬的頭盔,從而保證佩戴起來更舒適。頭盔上的兩檯面部捕捉攝影頭解析度為1280×720P,幀率為30fps,分別拍攝演員左臉和右臉的細節變化。每台攝影頭都配備了8個LED來照亮演員的臉,從而保證夜間弱光拍攝時也能捕捉到精確的面部表情數據。Muse系統配套的電池、硬和無線傳輸設備都安置在演員的背部。

在進行面部表情捕捉之前,Disney Research的Medusa系統對5位替身演員(不包括史萊德的演員)進行了4D面部掃瞄(3D+時間),演員們需要做出各種表情,Medusa系統會自動生成某一表情對應的面部幾何網格。團隊會檢查Medusa 4D掃瞄的視訊,選擇各種表情的最佳瞬間,並把對應的面部網格輸入到工業光魔的面部動畫製作系統Fez。這種選擇要儘可能的純粹,笑就是笑,不要包含斜眼、聳眉之類的動作。

現場和攝影棚內補拍時,演員們只需戴著頭盔,就可以隨時記錄下面部表情,每位演員臉上都畫了128個標記點,Muse團隊會藉助頭戴攝影頭捕捉到的畫面解算出每個標記點的空間位置,然後參考Medusa掃瞄的面部網格,來驅動Fez中的面部綁定。Medusa的掃瞄精度非常高,有時候達到上百萬點,這讓Muse團隊能夠準確地知道演員面部的皺紋、凸凹等,從而能夠準確地將標記點位置重定向到面部綁定上。

由於影片的基調是喜劇片,因此導演會從不同的拍攝素材中挑選最喜感的部份組成完整的鏡頭,換句話說,一段對話的開頭可能是在紐約拍攝的,第二部份是在Digital Domain的棚內拍攝,第三部份則在House of Moves的攝影棚。有時候第一句話是笑著說的,第二句話卻是很嚴肅的表情,這種情況下Muse就發揮作用了。因為Muse跟以往的面部捕捉系統最大的不同在於,動畫師可以精確控製麵部網格每一部份的動畫曲線。

以往的系統由於標記點較少,無法對捕捉結果進行後期編輯,也就是說以往的面部動畫更像是一系列不同的網格形狀排列在時間線上,動畫師能夠在網格基礎上添加或刪減一些東西,但無法改變網格本身的形狀。而在Muse系統中,技術人員會將Medusa掃瞄的網格表情分解成200多個塊,並分別解算為動畫曲線,從而可以通過Fez的滑塊來控制每塊網格的變化,這使得動畫師們能夠更容易地像平時操作關鍵幀曲線一樣操作CG角色的表情。這給導演和演員也帶來了便利,即便是分段拍攝,最終也能組合成導演想要的鏡頭。

對於《忍者神龜:變種時代》的製作過程,Pablo Helman總結道:「如今視效技術越來越多地滲透到影片拍攝階段,並且我們不是簡單地搞點爆炸、煙火之類的,我們是影片的一部份,是為整個劇情服務的。我們與導演、編劇、演員和設計師共同完成了這部影片。事實上,我們這幫視效人之所以從事視效行業,就是因為我們想做電影,我們喜歡講述故事,《忍者神龜》給了我們一個好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