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看见台湾/BeyondBeauty-TaiwanfromAbove

7.9 / 704人    93分鐘

導演: 齊柏林
編劇: 崔企川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4-11-03 19:34:53

美味的環保雞湯


《看見台灣》是一部紀錄片,但是,它又不同於過往那些台灣紀錄片,像《無米樂》、《翻滾吧,男孩》或是《他們在島嶼寫作》。這是一部在天上的紀錄片,通篇採用航拍俯瞰。乍一看,形似以前電視上的《神州風采》,有大山大海,有深情男聲旁白。雖在天上,它注視的又是台灣這片土地。有些段落,地面上的人們也會發現這個「近上帝視角」的存在,興奮地跟攝製組招手致意。

得益於台灣自由行的不斷放寬,內地人民前往台灣的機會越來越方便。要看見台灣,感受當地風土人情,沒什麼比親自站在那個島嶼上,跟周圍人們交談來得更直觀。在此之前,我們對台灣的經驗印象,幾乎全部來自於看見的影視劇,從青春校園片到原生台味片,平靜、安逸,禮貌、溫和。可能就連台灣人都相信,他們活著就是這樣,整個世界的縮影就是在這個美麗島。

《看見台灣》放棄了駐足於地面的選擇,這當然是一種概念先行,沒有什麼廣告口號,比這個拍攝方式來得更直接。在很多人設想當中,這可能是一檔《國家地理》或者《探索頻道》,會深入那些鮮為人知的地方。豈不料,《看見台灣》在大段風光介紹完畢後,迅速切入了環境保護的主題。這簡直讓許多影迷抓狂,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根本不是事兒。

打從當年的《不能沒有你》開始,不少人已經做出評價,這故事題材,簡直是輕得不能再輕了。放在內地,隨便一個上訪故事,無論戲劇性還是感人程度,都遠在影片之上。對《看見台灣》的質疑,也並非沒有根源。試想,當北京霧霾頻繁爆表,人們連發出抗議的行動想法都沒有,而是自覺地戴上了口罩,興奮地在社交網路上自嘲,編寫段子。這些習慣性的自嘲,令我們埋葬在無可救藥的犬儒精神當中,看著山脈被切開,河流被污染,老建築被拆遷……環境保護變成了一紙空談,不斷在今時今日的中國上演。而《看見台灣》,它居然發出呼籲:人們在改造大自然的時候,要輕點,慢點,溫柔一點。顯然,文化語境的不同,造成了《看見台灣》的遭遇尷尬。

如果對比赫爾佐格的《在世界盡頭相遇》,礙於技術理念和製作成本,《看見台灣》顯然無法滿足觀眾的諸多要求,它不那麼有趣,影像的故事性也沒那麼強。至多,觀眾可以站在了更高的角度上,看見更壯觀、濃烈的藍色和綠色。即便是環保主題,它也像足了一部公益片,基本是以呼籲為主,以觸目驚心的破壞為輔,少有準確的建設性意見,也沒有藉助其他技巧手法,去深化環保主題。一方面,這可能是製作方式所限,由於無法破壞航拍的連續性和完整性,《看見台灣》很難調轉槍口,討論起切實的綠色行動。再有,倘若真的展示太多陰暗面,那麼,《看見台灣》就很難以這種話題紀錄片的方式去呈現在公眾面前,畢竟,沒有人想看見台灣的渾身傷疤,包括本土觀眾,恐怕也不太願意。所以,《看見台灣》欲抑先揚,玩的還是寫文章的常見筆法,煲的還是美味的雞湯。

作為主流紀錄片的拍攝手法,《看見台灣》顯然屬於電影工業化的一種產物,有別於其他單槍匹馬或者二人行動小分隊。即便導演訴說著拍攝想法的從無到有,實際過程中的諸多困難,可是,它的技法確實主流到不能再主流,無一處不是從大的方向入手,從需要大螢幕呈現的畫面到一整個環保大主題。頗為可惜的是,《看見台灣》沒有借得自由行的東風,及時在內地推廣上映。當一個影迷在發亮的電腦螢幕上看過本片,也許,他們只會覺得,這不過是一組會動的風景明信片,以及,一篇不夠深入的本科生環保論文。

可在我看來,《看見台灣》不只是一部電影、一部紀錄片那麼簡單,它不僅加強了族群的認同,深化了每個人身上的責任感——他們對台灣的明天和未來都負有責任。而作為中國第一大島嶼,台灣的存在,已經不僅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如今,台灣幾乎是對岸的一面鏡子,不斷在詮釋著中國的另一種可能。【中國新聞週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