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露西--Lucy

超体/绝路煞姬(港)/露西(台)

6.4 / 536,962人    89分鐘

導演: 盧貝松
編劇: 盧貝松
演員: 史嘉蕾喬韓森 摩根佛里曼 崔岷植 阿瑪威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kyblue

2014-11-04 05:44:50

作為認知者的超體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每個人眼中的世界其實是由擁有這雙眼睛的認知者所決定的,而正在和Knowledge Question奮鬥的我,當然眼中所見都是:知識問題,知識的本質,認知者和認知方法了。並且還就和克萊爾不同的觀感而提了KQ:在我們構建新的知識體系時,原有知識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再進一步,若新知識體系的構建都是以現有知識作為基礎的,那麼個體知識的起點是什麼?)

一、侷限還是激發?

整部影片貫穿的所謂人腦使用10%的理論是絕對的偽科學,呂克·貝松不可能不知道,而只是一個方便說法而已。若我們能開發更多的大腦,會發生什麼?這也就是影片的明線,女超人由此產生。

這裡至少涉及三種認知方式:感官、記憶、情感。

人的感官是有很大的侷限性的,我們看不到可見光以外的波段,聽不到超聲波次聲波,聞不到熟悉環境中的異味。感官的侷限性對於人類而言是有極大的好處的,我們不會如同被困在水族館的噪音中的海豚,我們大腦的注意力如此稀缺,多執行緒工作幾乎是不可能,若感官源源不斷將外界資訊導入,那麼幾乎就直接會導致當機。但如果處理器能力以幾何數極提高呢?Lucy在開發大腦的初期就可以打通感官通道,可以感受到撫摸、很多的吻。感官的打通似乎成為源源不斷獲得新知識的一個重要通道。

而這一切又是和記憶的被激發聯繫在一起的。最近剛好看到一個理論,關於為何我們無法記住嬰幼兒時期,說是因為大腦在我們25歲之前還是在不斷生長,所以新生長的大腦神經覆蓋了原來嬰兒記憶保存的部份。而Lucy快速生長的大腦被激發,因此感官記憶被激起。若知識(共享知識)是一種積累,積累又是基於記憶的,那是否最終Lucy所掌握的知識可以以之前所有的集體記憶(知識)作為基礎?那麼未知的知識又是從哪兒來的?這個先暫時按下不表吧。

另外,人有七情六慾,情感是對於我們是生存本能的固化,情感本身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有利於我們生存的選項,只是披上了一層偽裝。這個雙因素理論認為,比如獅子,因為幾乎是它的體系中的食物鏈的頂端,因此沒有「害怕」這種情感。全知全能的上帝是不會有「情感」的,這種理論在Lucy身上也有體現。而是否正是「侷限」成就了我們人類目前所引以為豪、極力追求的「情感」呢?

二、科幻還是事實?

再回到感官,當進一步開發出大腦容量時,Lucy獲得了對通訊信號的閱讀能力。電磁波本來就存在於我們的周圍,但是卻不被我們所感覺到並理解。目前我們必需要通過「機器」來接收和閱讀,但這是否是必須的,是否只能如此?感官是否能夠突破原有的侷限性?

這關係到電磁波的本質,而有可能和資訊的本質以及知識的本質相關聯。在《資訊簡史》一書中提到了這樣一種觀點,萬物源自比特,資訊第一性,物質第二性(p350)。依附於原子波動之上的資訊是不滅的,它被「看到」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另外,從資訊的角度說,資訊不滅,因為消滅資訊也需要做功。從原子的層面來說,物質不滅,世間萬物只是原子在某些因緣下聚集在一起的表現。所以片中的這個設定很有意思,首先是控制自己,其次控制他人,再次控制各種外在物質。既然原子層面而言,這些都是一致的,那互相之間的那種「聯繫」——控制與被控制,存在也就是某種層面的真實了。


三、傳遞還是循環?

影片中教授還有一個觀點,生物在時間中有兩種存在方式,一是immortality——永恆存在,在不適宜的環境裡,把自己變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系統,永遠存在下去;二是reproduction——自我複製,在適宜的環境裡不斷複製自己,演進和學習,作為一個物種的永遠存在。

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中認為,這個世界的主宰者其實不是人或者其他時期佔據統治地位的生物,這個世界中永恆的是「基因」,而所有的生物,其實只是「基因」為了自身傳遞而創造出來的容器。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Lucy在飛機上的解體和最終的無處不在,這個基本上可以視為immortality。

道金斯還提出了另一個概念「模因」,是一種文化的基因,不是一種物質的存在,而是非物質的存在。文化的基因在今天也有另一個名稱,也就是「知識」。這就是前面講了一半的為何Lucy會知道:「新」知識。因為知識是具有自我演化的可能性的。藉助《大數據時代》中的觀點,資訊時代下的大數據,從關聯性中我們可能知道某些新知識,就比如google比疾控中心早知道哪裡流感爆發了。所以Lucy最終到底掌握了什麼?我相信有很多是自我生長出來的知識吧。

四、毀滅還是永恆?

當影片放到倒數5分鐘的時候,也就是Lucy開始可以穿越時空,在和可能的人類的共同祖先Lucy見到之前,我覺得我看明白了,因為基本知道了後面的結局。當然,不是那個隨身碟,這個在我看來是個大敗筆。我理解的所謂Lucy儘可能把所知道的知識保存下來,應該是類似於《銀河系搭車客指南》中的那種「地球是個用來計算終極問題的電腦」(雖然後來被強拆了,英國式的黑色幽默啊~)。

兩個Lucy類似於上帝和亞當的手指觸碰,我更願意自己編織一個結尾:結合之前關於reproduction的理論,其實人類對於知識的探求能力(一定程度上就是我前面提出的關於所有共享知識的起點)和對於知識的好奇心,就是Lucy對教授所承諾的「我會盡力保存給你們」的東西,而人類對於知識的探求過程,就是在重新發現Lucy所掌握的知識的過程。人類是一個共享心智或集體意識的共同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