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白人--Dear White People

亲爱的白人们/亲爱的白种人/白人亲们

6.1 / 26,052人    108分鐘

導演: Justin Simien
編劇: Justin Simien
演員: Tyler James Williams 泰莎湯普森 凱爾加納 Teyonah Parri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o

2014-11-06 01:31:02

放一場超越種族和民權的小火


  電影製作水平不在Whiplash或Birdman的級別,但新出道的編劇兼導演Justin Simien卻很大膽——他拍了一部非常私人的,「聰明」到恐怕會讓人反感的快節奏喜劇,而主角們也並不代表很多非裔美國人所能共鳴的那類人群。但Simien卻能突破這表面上的侷限性,使得大部份在美國的年輕人都能理解這部電影,這是很出彩的。片子的訣竅就在於——它表面上雖然是黑人學生向那些對少數族裔缺乏敏感度的白人宣戰,實則講的是那些黑人學生本身面臨的自我認知的問題,最終超越種族和民權政治,啟發每個人在這個時代中對於個人身份的定位進行思考。這片子重看的價值蠻高,尤其是對於沒完全跟上台詞的人來說。懂得越多,就越擅長同情同理,以後對下一代就越有能力理解和輔助。這就是為什麼也給它五顆星「力薦」。
  
  電影的開篇,是一幫白人學生故意舉辦了一場非常無禮的萬聖節派對——派對的主題是「非裔美國人」,音樂是說唱,大家不是把臉塗黑了,就是戴著黑人的面具,並且Nigga喊個不停。(如果你還在權衡,我可以清楚的告訴你,這種行為在當今是絕對不能被接受的。)而整部電影就是帶我們目睹導致這次主題派對的一系列事件,以及這個派對是如何收場的。
  
  電影的鏡頭尾隨著四名常春藤Winchester大學生的校園生活。電影的主角——Sam(Tessa 湯普生)是一個電台主持,電影專業學生,也是本片名稱的啟發者。她的廣播節目名稱便是「親愛的白人們」。在節目中,她非常直白的點出白人學生與黑人同學交際中的一些現象,其中有些話非常令人不舒服。舉個例子:「親愛的白人學生,如果你跟一位黑人約會的目的純粹是讓你的父母不爽,那就說明你有種族歧視」。她的立場很堅定——她要維護黑人群體的獨立性,甚至強行排擠白人同學,她在廣播裡的話鏗鏘、機靈,顯得她非常的堅定和自信,甚至讓我感到迷人的性感。但是實際上,她的內心卻並不是自己展現的那個樣子。她的另一面是怎樣的,我就不劇透了。這另一面使得Sam這個人物更加的真實,更加的容易被觀眾接近。
  
  電影之所以很活潑,一部份原因就是,雖然所有的主角們非常不同,而且每個人對自己的那份「不同」都顯得很堅定,但是她們自己的內心卻不時的搖曳。她們要不停的去評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和方向,但卻不一定找得到答案。
  
  其他三位主角也各有各的特點。Coco想要成為真人秀明星,她想盡辦法吸引別人的注意,願意跟白人有更多的融入,拉直頭髮、戴金色假髮。Troy是校長的兒子,六塊肌肉,英俊高大,並身負很多的期望和責任。Lionel是最最不合群的,他是個竹竿瘦的書獃子,不像「典型」黑人那樣魁梧,並且還是同性戀。在校園的生活中,Lionel顯然會面臨最多的困難,但他卻或許是主角中對「我是誰」這個問題最堅定的。相比之下,其他幾位主角,對自己到底是誰,到底要什麼,似乎都並不是特別的清楚。
  
  確實,電影裡的人都很「常春藤」,對白都很政治、很學術。雖然黑人學生們對於白人學生缺乏敏感度的現象反應劇烈,大家所思所想也都跟種族偏見、甚至奴隸制搭邊兒,但此片不是Boyz n the Hood, 不是American History X, 不是Crash, 更不是The House I Live In. 它很小巧,有點「小資」,喜歡評論的不是George Zimmerman等,而是像Tyler Perry等綁架了黑人形象的流行文化人。它的著重點非常私人化,是在一個白人居多的社區之內,白人和其他人如何相處、少數人群裡的每個個體都是如何反應、每個人都如何面臨自己的身份認同的微妙現象。這是一個新的社會問題,也是一個在階級上稍上流的問題。在這個現象中,各個種族的人們不斷地審視著對方的文化,有時也會產生錯誤的認識,而Justin Simien自編自導,水平雖不算「驚人」,但卻微妙的點出了這個現象中某些非常有趣、也發人深省的真相。電影讓人在耳目一新後感到欣喜。如果居美人士看了以後沒有想法、或者覺得壓根就跟自己無關,那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恐怕是因為你大概沒有認真的去經歷,而錯過了一道好菜。我的確不該這麼「萬箭齊發」,這是我的個人評論,我難免希望別人能跟我分享一樣的想法,但我們在美國漂著的人,經歷和認識也肯定無法千篇一律——我們不能被任何一種概括所代表,我們也面臨著很個人的身份認知的問題。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