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更深的白色

2014-11-07 06:35:00

諾蘭的維度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Spoiler Alert



在我們進入對「Interstellar」的具體討論之前,也許需要對諾蘭導演進行一個小小的總結和分析——他也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能兼具票房號召力和影迷人氣的導演。如果我們拋開影視工業的層面,僅僅從個人才華上分析諾蘭的成功,那麼他最大的優點和長處在哪?或者說,諾蘭的電影到底好在哪?
我認為是對敘事結構的精巧設計。很多導演都會採用非線性敘事, 但毫無疑問諾蘭是其中的佼佼者。以我個人最喜歡的諾蘭作品「Memento」為例,同一主角的兩條故事線,故事被分割為碎片,一條順序發生,一條則是真正的逆時進行。就好像一根由兩端分別點燃的線繩,逐漸在填滿火藥的中點交匯,爆發出了最後的火花。這樣的設計需要主創具有極其清醒的頭腦,故事的細節必須被小心的設計,才能在最後的交匯處給予觀者以智識的快感。不同於普通非線性敘事的形式美感,諾蘭的作品具有某種數學式的精妙美學。
而精巧結構中蘊藏著更加奇妙的現象:結構本身所存在的張力自然地滲透進入了敘事之中,故事的展開顯得水到渠成。當然,這與類型上的懸疑片特點有關,觀者在終於捋順結構的同時,也就同時釋放了懸念,得到雙重的滿足。
一些廣受好評的諾蘭電影都具有結構複雜精巧的特點,例如「Inception」的五重夢境。當然黑暗騎士三部曲不符合這個範式,在這三部電影裡,諾蘭體現的是對既有題材的主題改造深化能力。但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的作品,會發現,在結構之外,諾蘭其實是相當好萊塢敘事的(或者稱之為「通俗」)。「Inception」的每層夢境中的故事都是一個完整的、cliché的好萊塢故事。而黑暗騎士系列則也是對好萊塢既有主題的花用(善惡模糊、社會運動),創新之處只在排列組合。從這個角度來看,依然是把握結構的能力。
終於,讓我們用這樣的角度審視「interstellar」,在這部電影裡,諾蘭的創新體現在哪裡?當然,在故事的主題上,不出意料的傳統:父女之間的感情是貫穿始終的著力點和落腳點,雖然諾蘭在訪談中表現了對「2001 Space Odyssey」的推崇,但他顯然沒有拍攝元敘事電影的勇氣,還是選擇了最安全的親情作為情感主線。諾蘭甚至不惜用將近一個小時的篇幅來鋪墊二人的關係,這在一部以星際旅行為賣點的科幻影片中是多麼的大膽。
那麼創新在哪裡?我認為是罕見的「硬」科幻元素。有基普·索恩做科學顧問,interstellar里涉及的科學細節都存在嚴肅的理論基礎,電影中的人物用大量的科學術語告訴現實中的觀眾,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可能的,只是還沒有實現而已。而如果觀眾們回去查「蟲洞」、「奇點」的維基百科,則又會印證影片裡的情節。
但問題出現了,科學基礎的嚴謹性在某種程度上只能代表影片的嚴肅性追求,甚至可以當做宣傳賣點,但不能起到如精巧結構或主題創新的作用,即成為影片的真正驅動力。事實上在Interstellar主題方面是有新的發掘空間的,即人類對待地球的態度——是礦洞還是家園(恰好可以跟去年的「gravity」形成互文)?但諾蘭在這個角度的探索淺嘗輒止,又在最後以一種偷懶的方式解決了這個矛盾(我們將在後面提到),而把情感重心完全放在了父女情上。這個主題是如此的主流,也就不得不考驗諾蘭在一個通俗框架里駕馭電影的能力了。
可正如許多影評家批評的那樣,諾蘭在技術環節(敘事技巧、調度剪輯)上從來不是一流的。前三分之一的地球生活戲,只是略顯拖沓,但你也可以說是紮實細緻。但星際旅行之後,情節在技術細節和情感線索之間就顯得有些顧此失彼。這樣的缺點在影片的結尾體現得尤為明顯:古柏進入五維空間,與Tars進行了大量的、原理性的討論,可以說是揭開科學性謎底的關鍵情節。但此時敘事重心突然轉到了父女二人通過奇點的溝通上,而此時我滿腦子還在試圖用古柏剛才的台詞串聯起電影的科學邏輯,幾乎錯過了這個情感高潮。
另一個問題存在於情感線索本身,古柏的掙紮在於是信守與女兒的承諾,還是為了任務犧牲自己?更進一步的則如Dr Mann所說,是選擇對親人的小愛還是對人類的大愛?但所有的這些矛盾,諾蘭都用巧合而不是人物的內在動力解決了:恰巧燃料不足要求古柏必須犧牲自己(兩難抉擇被虛置)、恰巧剛好進入奇點與女兒溝通解開她的心結(情感衝突被解決)、而最後的巧合更是誇張到了又能從黑洞中出來再次見到女兒。情感線當然圓滿,重逢的場景當然煽情,可這樣也就失去了借人物掙扎讓我們藉機審視自身的機會。
作為星際旅行電影,另外一個吸引人的關鍵是利用視覺呈現,帶我們進入浩瀚的太空。在這點上,Interstellar顯然無法與去年的gravity相提並論。但伴隨著Hans Zimmer的配樂,以及對黑洞外觀的高科學性模擬,還是讓人非常愉悅震撼的。但諾蘭再次在自己不擅長的動作戲調度剪輯上表現出了粗糙。以Miller行星的戲為例,當他們發現遠方的並不是山而是巨浪時(順便說我覺得是全片最具表現力的鏡頭),電影缺乏鏡頭來交待飛船、兩名太空人、記錄儀和巨浪之間的位置和距離關係,觀眾也就因而不知道Brand去取記錄儀的危險性。在之後的整個過程中,鏡頭在呆板的中景近景間切換,每個景別都是一個人物的單獨畫面,資訊量極其不足,使得觀眾喪失了感同身受的緊迫感。當然這個場景里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讓機器人去取?以及為什麼另一名太空人乾等著不跑向飛船導致自己最終犧牲?同樣無法讓人滿意的還有古柏和Dr Mann的打鬥戲。
大衛·波德維爾所總結出的諾蘭所擅長的一點是交叉剪輯。而影片的最後部份出現了一段堪稱大型的交叉剪輯:一邊是古柏從追Endurance到進入黑洞,一邊是女兒燒掉哥哥玉米田,折返回老屋要接走哥哥妻兒。這段體現了諾蘭的水準,在畫面風格上,地球上的昏黃緊張喧囂感,和星際空間的孤寂黑暗感,形成了強烈對比,但內在都充滿了緊張感和悲壯感,映襯了「不坐等黑夜」的拚搏主動精神。
但當古柏進入五維空間之後,交叉剪輯還在延續,也是電影所設想的高潮,但因為種種原因,相較於物理的豐富維度,這段的情感就顯得非常扁平。其一是上述的理論消化時間造成的觀眾難以進入情境,而且在影片的理論空間下,既然gravity可以超越時間,也就並沒有女兒解密的緊迫性,交叉剪輯事實上並不是時間上的並置,那此時的情感張力也就顯得做作了。當然,依靠巧合而非人物內在動力解決矛盾的偷懶,也是造成這種扁平的重要原因。結尾處的煽情場景,則更加套路化,顯得異常平庸。且讓觀眾難以接受的是,在結尾部份,除了父女相見的煽情,也只有軌道站上的奇觀展示(而且相當敷衍了事)。
敘事維度的缺乏同樣體現在人物的扁平,兒子的角色有存在的必要嗎?他在觀眾心中和父親心中一樣沒有存在感,而Dr Mann則又是一個本可挖掘,但語焉不詳的人物。當然所有的重心都集中在了父女二人身上,可如此宏大的故事架構,視角太過狹窄實在是讓人感到遺憾。

所以諾蘭真的這麼糟嗎?當然不是,即使在這部電影裡,他所體現出的嚴肅的態度依然是現在大多數導演缺乏的。在星際旅行這個題材上,他沒有陷入一些我並不喜歡的科幻片的幼稚性窠臼中,而是以慣有的認真態度,打造了一個沒有印第安人式外星人的、具備現實性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本身如果能講得精煉點,也算是大製作中的佳篇。但嚴肅性從來不能取代藝術性,電影讓我們審視外部世界的同時,更吸引人的功能是讓我們審視自己的內心,而這是interstellar所缺乏的。造成這種缺乏的原因在於電影本身維度的匱乏,諾蘭在缺乏一個基礎性構建的情況下,是難以真正以電影的方式擴展電影自身內涵的。這一點在「The Dark Knight Rises」中已有體現,Interstellar則是他作為導演的缺點的更加集中的體現而已。正如一個後現代主義建築師,如果脫離了結構上的花巧,設計方正的國際主義建築時,那些以往被掩蓋了的採光、舒適性上的缺點就會顯得刺眼。
所以我反對對諾蘭的造神運動,神的特點是無所不能,而優秀的電影導演應該時刻清醒地認識到,什麼是自己擅長的,什麼是自己不擅長的,如何揚長避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