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匆匆那年--Back in Time

匆匆那年/FleetofTime

5.6 / 657人    119分鐘

導演: 張一白
編劇: 九夜茴
演員: 彭于晏 倪妮 鄭愷 魏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蜉蝣大海

2014-11-10 04:23:19

來一碗青春,請多加點新意


 

 
       今天剛看完小說,有一些想法要說。而對於一部還沒有上映的電影作評價,就像對一個還沒有出世的孩子作評價,所以暫時打五星,代表著期待和祝福,看完再改。

       這些年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以懷念少年懷念初戀為主題的青春電影接二連三的出現,最熱的有台灣作家業餘自導自編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有大陸著名演員的導演專業畢業作品《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形勢和票房一片大好。

       這直接導致了兩個後果,一個就是非導演出身的拍電影的人越來越多了,歌手,演員,作家,主持人;第二個就是市場上打著懷舊,描述青春的片子多了,這股風什麼時候止自然沒什麼宏觀調控來幹預,只能靠市場了。

       某著名文藝才子拍了以自己寫的著名校園歌曲命名的《同桌的你》,某著名主持人籌備開拍同樣是以當年自己唱的流行校園歌曲命名的《梔子花開》,某著名懷舊歌手開拍同樣是青春小說改編的《左耳》。還有各種《青春派》《初戀未滿》《怒放之青春再見》之類,在這股販賣青春的大潮中浮了一下就不見了。
     
       然後這部《匆匆那年》改編成了電視劇又改編成了電影即將上映。首先的區別是這一些片子中好像隻有電影《匆匆那年》的導演張一白一直都是專業的電影導演,那麼最起碼電影化的語言運用起來應該更好。


     《匆匆那年》的主題曲MV發佈的時候,我第一個感想是:靠,這也太《致青春》了吧!曲調相似,歌詞意境相似,演唱者是同一個人,連一開始的鏡頭也都是細碎的陽光透過碧綠的樹葉。不信把這兩首歌放在一起聽聽,有這種感覺的我不是一個人吧。


      但是能不能重複《致青春》的輝煌,且按下上映見分曉。

       其實這所有的青春電影被熱烈討論很大的一個原因不外乎我們藉著光影裡的青春看到自己的青春。我們看到電影裡的人相戀,分手,折騰,重逢,後悔,然後回憶著自己的。我們被電影感動了,其實也不過是被自己感動了。可是頻繁的被逼藉著電影回憶自己的青春真的也會變煩哎。

       所以,我特希望在這股青春電影的大潮中有這麼一部電影,能有些別的,新的感動。

      於是特意看了《匆匆那年》的原著,校園愛情的開始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所以開始覺得像《致青春》。可後來牽扯到女主人公方茴的案子以及男主人公發小的案子又覺得像海岩,等到最後五人組的關係開始各種牽扯以致於幾乎到撕逼的地步的時候,我又瞬間腦補出了《小時代》,一直到最後看完,又覺得這個小說的標籤應該是:北京 80後 青春 愛情 人生 回憶。
 

       80後出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國家開始改革開放,那些歷史的龐然大物已經漸漸遠去,人們的生活日益提高,時代沒有帶給他們多大的共同災難,圍繞著他們的都是寵愛讚美希望。在這樣的條件下成長,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最容易碰到的痛苦是友情,愛情,高考,及與父母老師的假性矛盾。

       那時還不明白,父母老師是真的對你好,那時還不明白,在某些特定的年齡遇到的人,三年五年很可能就會記一輩子。

       等到畢業到了社會,沒有了學校的圍牆,和家庭的佑護,面對工作生活中種種為難艱辛之時,在激情退卻隨波逐流之時,經常想起的美好往往是那個時候穿著藍色寬大校服的夥伴和不施粉黛的初戀愛人。
 

    80後快過半的人已滿30歲了,而立之年,很多東西到了可以冰釋前嫌的時候了,現在有這麼一部電影,特希望能有些突出80後專屬的一些新的東西。

------------------------------------------分割線---------------------------------------------
     想不到是 過了半年之後才看的。
     剛入行的倪妮是演一個風情萬種的煙花女子出名,而在這片子裡她完全收斂起自己的氣質氣場和身材這些她最大的優點,只突出那種寡淡的臉,演了一個安靜內向的女孩,真是覺得她演修女也是可以的。
      陳尋這種籃球好唱歌好還喜歡吉他能寫歌的高大活潑的男孩子,在哪個學校都是萬人迷的類型,偏偏不知為什麼選了方茴,這對方茴這種沉默封閉型的女孩子是致命的,她非常的愛他,但是她又非常的不自信,一個活潑美麗與陳尋有更同語言的女孩恰到好處的實現了她的擔憂,她的報復是愚蠢且歇斯底裡的,這樣換回來陳尋的心痛是她想要的嗎。
      真是蠢啊,為什麼不能安安靜靜的拍些像《那些年》那種只是展現普通的學生生活的卻又很有意思很感人的青春片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