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倒帶人生--Mr. Nobody

无姓之人/小国民尼谟(港)/倒帶人生(台)

7.7 / 246,700人    141分鐘 | Canada:138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157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賈柯凡多梅爾
編劇: 賈柯凡多梅爾
演員: 傑瑞德雷托 莎拉波利 黛安克魯格 萊斯伊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達之

2014-11-13 06:19:04

電影《無姓之人》之觀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無姓之人》之觀感

《無姓之人》,評分8.3分,跟許多歐美科幻大片一樣,也許也是個外星人編劇呢,呵呵。(「不過我看不清這個劇本」,電影中這句話太有趣了,芸芸眾生,誰看得清呢,呵呵)

該電影總體上又是體現了科幻與宗教的結合,不過,科幻層面的現代物理學時空理論在電影中只是情節的鋪墊,電影主題體現的,還是人生如夢、三世因果、自作自受的佛教思想,更多的側重於對生命本質的思考。

這部電影子年我以前看過一次,這次因為要推薦給老婆看,所以又下載來看了一次,看著看著又想寫幾句。與電影《原始碼》觀後感不同,本文不想鋪張太多,電影中精彩的情節很多,我只隨意談幾段觀感:

電影中有一情節,當尼莫處於緊要關頭時,有人對他說:「尼莫,你已經淹死了!」然後尼莫就如惡夢驚醒(電影中尼莫有好幾次驚覺)……,這個情節跟一個佛教故事非常神似:一個人在四川犯法,判死刑,要殺頭。碰巧劊子手是其朋友,他便向劊子手求救。劊子手明知救不了他,礙於友情,只得安慰他,對他說:我只有一個辦法可以救你,我下手之前要你跑,你就趕緊跑。但此人對此毫不懷疑。行刑之時,劊子手大喝一聲:「跑!」手起刀落,頭就掉下了。而同時,這個死刑犯一聽到這聲「跑」,便不顧一切拼命奔跑,一直由西川跑到東川,然後在此地隱姓埋名,娶妻生子,開了個小店,生活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劊子手因公差來到此地,碰巧在店裡遇見他,嚇住了。店老闆看到劊子手,便把他請到裡屋,跪道謝:「多謝當年救命大恩!」劊子手當時不敢多說,很納悶地回到成都,向朋友提起這事,再去墳場把屍體挖出來,都已化成白骨了,真是咄咄怪事!這件怪事就慢慢傳開來,最後傳到這位死刑犯那裡。他聽到此事愣住了,然後恍然醒悟,於是化為一灘血水……我在《科學與宗教的完美結合——電影《原始碼》觀後感》一文里也引用過這個故事。佛教所謂「業由心造、境由心生」,這並不僅僅是抽象的理論,一切在時節和緣起。


電影中還有一段,尼莫去激動萬分地認媽媽,而媽媽卻莫名其妙地並不認識他(因為並不是同一個世界),而被當做精神病人抓起來,這一段也跟現實非常神似、非常真實,而且揭示了現實生活的某種本質,可以說,在生活的某個時候,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會成為精神病人的,而且我們每個人最終都不得不作為精神病人或實驗對象等等,去面對電影中那種無比荒誕、奇怪、虛幻、似曾相識、空虛而又真實的奇異世界!呵呵。我在《科學與宗教的完美結合——電影《原始碼》觀後感》一文里也有過精神疾病這方面的介紹,精神疾病是人類最奧妙最難解的疾病癥狀之一。另外,電影中對尼莫妻子埃利斯那種莫名其妙的恐怖症、憂鬱症或情緒崩潰的描述也有所描寫。佛教將一些疑難病和不治之症的原因在於前世業報,稱之為業力病。


電影中有一段奇異的時空,一切情景似乎都是圍繞尼莫而設計。對每個痴迷的眾生來說,宙生命的中心無疑是「我」自己,對於覺者來說,則是眾生平等、無我大慈、同體大悲!從眾生自性是佛這個究竟意義而言,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是重要的,人人都是主角,電影的最後尼莫也曾說過一句類似的話。所以佛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在無盡的時間長河裡,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作為主角的一天,一切都圍繞著「我」展開,生活中的迷惑特別是重大疑團也都會有水落石出、答案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天!我們未了的心願乃至冤屈,當然也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也許是今生,也許是來世!當然,痴迷於狹隘現世的螞蟻般近視的眾生,是不會相信這個的!所以佛在《楞嚴經》說:「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庵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份寸。」不僅如此,我們也許還會如電影中一樣,在真相大白,生命劇終、落幕揭幕之時,還會面對真實的自己,另一個自己呢!


電影中,尼莫非常認真地說了一句:「生活就是一個遊樂場」。跟俺一篇博文的標題很接近:《生活應該是一場有益無害的遊戲》,對於覺悟的菩薩而言,生活就是遊戲三昧!游者,無常也,變化也,輪迴也,戲者,無主也,無我也,空幻也,總之萬法眾生,皆是緣起性空!電影中時空交錯,所以尼莫的角色有幾個,其實本質上眾生皆如此,角色變化無定!今世皇帝,來世乞丐,自作自受而已!


貫穿整部電影的核心,是父母分離,孩子對於父母的選擇,是跟媽媽還是跟爸爸,尼莫內心的痛苦、後悔等等情節!對此,如果放大看,這個問題,不管是父母離婚,還是生離死別,其實不僅是我們很多人生命中有時要遇到的選擇,而且也是我們每個人在生前死後都必然要經歷的、不得不面對的痛苦無奈的選擇(在一期此生,我們只有一個現實的人生,而某個意義,這就是選擇或者被選擇的結果),當然,有情眾生的我們,每個人內心的選擇幾乎都是既捨不得媽媽,也捨不得爸爸,但是現實在某個時候,卻逼迫我們不得不選擇一方,不得不放棄一方,不得不跟隨一方,不得不留在一方,等等,哪怕萬分無奈、後悔莫追!父母子女間是如此,對於夫妻的緣份,也是一樣的道理!生活中其他的緣份,也是如此!俗話說生活中沒有後悔藥,但是輪迴中卻恰恰有!在無盡時空的交錯的輪迴的生命濁流中,我們也許可以換一個選擇,換一個角色,當然,不同的選擇(業行),那就有不同的因果,就如電影中多個時空、多個身份的尼莫一樣!就如貫穿整部電影的尼莫與安娜、埃利斯、吉尼三個女人的不同人生一樣。


關於選擇,電影的最後部份有一些對白「你的意思是我必須做出選擇?」「一切都可以是另外一種模樣!」對於記者所問「是不是似乎還有靈魂?」尼莫回答說「你憑什麼確信你是真實的存在呢?」「我們都不存在,我們只存在於一個9歲孩子的想像中」,這也是我開頭說的,電影中體現了人生如夢、萬法皆空、三界唯心的佛教思想,所謂「一切唯心造」。電影中,尼莫面對自己無法決定的父母分離的現實,在追趕火車中那一剎那尼莫眼睛的兩次特寫鏡頭,然後分化出以後不同的生命歷程,那才是一個人真正的精神分裂!不管什麼選擇,必然有缺憾(佛教稱我們這個現實世界是娑婆世界,就是缺陷世界的意思),有痛苦,有失落,有生必有死,有得必有失。至於生活中的遭遇(電影情節內容)也是酸甜苦辣,去日苦多!(雖然電影在後面留了一個尼莫與安娜有情人終於再次相聚、尼莫臨終感到死而無憾的結尾)。面對艱難的抉擇和複雜的棋局,所以尼莫說,唯一可行的走法,也就是唯一的選擇就是「不動」。對此,我想起來我在《秋葉集》的一句「選擇意味著什麼?——當需要我們選擇的時候,我們難以勝任;而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又不需要選擇。就此看來,真正的選擇就是將自己交給命運,就是放棄選擇。」「在矛盾面前,自我總是消極的。比如,如果你在某件事情上左右為難,那麼結果通常是:尚未進行的就不會開始,正在進行的就不會停止。這兩種情況都是消極的。」這兩句所說,當然是世人的心態。世人所謂的消極逃避,心灰意懶,與覺者的「不動」「看破」「放下」「無為」「隨緣任運」,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以《金剛經》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誠然是覺者的境界,也何嘗不是生命的實相?古希臘哲學家皮浪甚至說:「哲學家應該像豬一樣不動心」,亦悟者之言也!


至於電影中所謂蝴蝶效應、生命中的偶然之類的,我認為只是情節的點綴和鋪墊。雖然電影中,尼莫認為人生同等重要。雖然電影中多處展現某種不起眼的偶然因素在事物整個因果鏈裡的決定性作用,但是,雖然有的細節也很重要,生命卻並非純屬偶然,同樣貫穿電影的是生命的一切似乎都有前緣,甚至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當然,生命也不完全是宿命和前定,往往還需要人的選擇,哪怕是拋硬幣。雖然選擇是艱難的,但並非不需要(電影在此處比較糾結)。不管是從電影的整個過程還是從電影的結尾一段來看,這部電影的宗旨不是在蝴蝶效應之類的科幻,也沒有善惡命運之類的說教,而是在於對生命意義的體驗和感悟。至於時光倒流的結局,這個光明歡樂的結尾,在我看來,這和生命結束、時光停止(如果到此打止)這個現實色彩悲劇色彩更濃的結局相比,二者各有所取。也許,正因為電影基調和情節比較多悲劇性,所以編劇加了兩個喜劇一點的尾巴(有情人團聚、以及時光倒流)。但是,如果考慮到整個電影的基調科幻色彩已經比較濃了,來一個現實色彩更濃的結局(普通人人人要經歷乃至人人可見的生命終結),也許會讓人更有感慨吧!


2014-11-9草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