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舉報者--Whistle Blower

举报者/告密者/WhistleBlower

6.8 / 378人    113分鐘

導演: 林順禮
演員: 朴海日 柳演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rozenmoon

2014-11-14 23:22:16

真相就是國家利益


1.《舉報者》是以一段蠱惑人心的演講開始的。滿臉都佈置著憂國憂民表情的科學家李章煥以國家前途和人類未來為包裝,講述了自己正在研發的治療性幹細胞技術。他聲稱,美國人對自己的研究都表示了激賞。以此證明「這個經歷過戰爭的小國如今變得強大了。」台下掌聲雷動。這個畫面,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有著特殊的觀影感受。弱國心態,超英趕美的迷夢,洗/腦式演講以及易於被煽//動的「群眾」……從第一幕開始,你就會知道,這部電影無論本身如何,至少在語境上會讓你產生很多微妙的代入感和無法言說的心塞。
2.與其說,這部電影描述的是「舉報者」,還不如說,他描述的是「曝光者」。這其實是一部以記者為主角的影片。那個真正的舉報者被某種程度上的配角化了。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前一陣那部高分韓國電影《辯護人》。一個是寫律師,一個是寫記者。兩種在世俗眼光中擔當著社會公正,也可以信口雌黃的職業,但無論哪樣,這兩種職業都具有很強的舞台感和表演性。當然,兩部電影都把其中的從業者描述為正義的化身,經歷挫折後贏得了尊重。這是一種主流但也淺顯的敘事方式。
3.《舉報者》的故事線簡單得不值一提,人物設定也基本屬於雙雄對決式的標準樣貌。男主角記者尹敏哲配以一個混雜著撒嬌賣萌和女漢子雙重氣質的蘿莉配角,也符合商業故事片的標配。這種照顧低領和普通觀眾的做法,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影片的逼格,但也沒有影響太大。倒是李璟榮的演技確實出眾。他太適合出演這種道貌岸然的形象,無論《柏林》中內心複雜外表儒雅的政客,還是這部影片中憂國憂民卻弄虛作假的明星科學家,他都能從沉穩中透露出冰冷的一面。
4.所以,故事本身已經不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重要的是提出的問題。這部影片提出的問題不只是韓國本土的問題,作為中國觀眾,更會感同身受。比如,真相與國家利益哪一個更重要?在泛東亞儒家文明的思維影響下,似乎一直有一種二元對立的觀點,批評不是建設性的,而是破壞性的。對於一個國家的愛護與利益的維護,要做的就是用毫無置疑的態度微笑著接受,並施予無限讚美。而任何監督、質詢和批評都是別有用心的,註定會損害國家利益的。進而與叛//徒和內//奸畫上等號。所以才有了影片中的那個出現了多次的疑問「真相與國家利益哪一個重要?」電影給出的答案很政治正確也很具備普/世價/值觀:真相就是國家利益。確實如此,我們哪怕要面對一個千瘡百孔的真相也不要去欺騙自己去面對一個被包裹著秀麗帷幕的假像。只有面對現實才能創造價值,面對幻象,最終只會死得更慘。任何事情都有代價。有見地的批評是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無端的讚美才是毀滅性的。要尊敬那些認真提出批評的人們,遠離那些唱著讚歌的騙子。
5.影片提出的第二個問題,關於愛/國與民/族主/義。在一個曾經的弱國,經歷過戰爭和強國入侵的弱國,一個經歷了那些又重新找到經濟騰飛之路的前弱國,總會產生愛/國者與愛/國/賊的問題。者仍然是不自信的表徵,自卑的報復性借屍還魂。影片中那些對博士有宗教崇拜情緒的人們,在得知電視台在做調查之後,徹夜進行蠟燭示///威的人們到底是愛/國者還是愛/國賊?其實,他們都是「烏合之眾」,只願意面對自己想要面對的東西。看不得自己的面前的幻像被戳破。他們每個人的力量不值一提,但凝聚起來卻會造成難以想像的結果。這一點,中國觀眾比誰都清楚。這群人即使經歷過這場去偽存真的大討論,看到了真相,他們中的大多數仍然不會真正清醒。下一次,他們仍然會做出與此次同樣的選擇。「盲目」就是「群眾」的特徵。唯一的區別在於,被誰利用以及被如何利用。而真正的愛國,應該是理性的面對這片土地上的一切,看到它的問題,解決它的問題,而非美化與虛飾。再進一步講,允許人們不愛自己的國家卻安全的生活於此,這樣的國家才真的可愛。
6.舉報者、曝光者這類角色絕不是「搗亂者」。這是電影傳達的另一層意味。把記者的調查報導看做「找碴」是一種典型的維//穩思維。建立在虛構之上的穩定是維持不住的。這一點,造假的博士清楚,有些地方的統/治者也更清楚。所以他們都需要打壓。博士選擇的手法很古典——其實他們的手法永遠不可能出新——利誘與恐嚇。對於員工,博士表現出慈父般的關懷,對於舉報者,他給予暴力和恫嚇。但這種行為本身就是虛弱的表現。但他們就是堅信自己可以靠這些永遠把幻象維持下去,無論他們看到多少同類者倒下,他們都能欺騙自己,自己是特殊的一個。
7.權力、利益與監督的關係。最初,有人舉報博士造假,電視台跟進調查,這是第一層面。然後,博士反撲,利用個人關係網籠絡媒體負責人,對自己進行預先性刪帖,這是第二層面。繼而,公眾介入,認為調查記者沒事找事,開始對電視台試壓,廣告客戶流失,利益問題顯現,這是第三層面。最終,青瓦台介入,認為這關係到國際聲譽,這是政//治問題,是第四層面。這種遞進的關係中,顯現的是公共利益、權力以及監督和監督者個人利益之間的博弈。媒體如何保持獨立,這是個複雜的問題,躲得過權力,躲不過利益,躲得過利益,躲不過人情,有時,這些又是混雜在一起的。青瓦台和電視台社長談話,輕描淡寫一句話「我們也掌握了貴電視台的幾個頂級情報。」這種力道,很難有人招架得了。但這畢竟還是溫和的,在有的地方,連這種溫和都做不到。
8.客觀地講,這是一部仍有許多缺陷的電影。比如,仍然過於英雄主義化了。對於主角面對困境時的表達方式,身體語言等等都過於程式化;韓國電影中那些誇張的身體語言仍然大面積出現;很多細節沒有交代完成,比如那一盒由博士給記者家裡送去的高級牛排禮物,到底為什麼沒有被算作受賄,比如被青瓦台點名有電視台的不利證據,難道台長因為男主角一番莊嚴陳詞就徹底改變了心意?比如,那個真正的舉報者一直處於風暴眼的核心,一直是最安全的存在……太多這樣的瑕疵,對於電影本體來說,有很多必須精進的地方。但對於這部電影所傳達出的意味,以及提出的問題,還是有些價值的。由此,對於我們這個國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