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貓小馬君

2014-11-15 06:58:21

《諾蘭並不是一個基督徒》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很顯然,諾蘭並不是一個基督徒。
但是他的這部作品,和之前的蝙蝠俠三部曲一樣,有著很深刻的《聖經》元素。我想這些,是大部份中國網友看不明白、或者會忽視的。

大部份人的關注點,在於片中的各個理論,或是物理層面的知識。更有大批粉絲,將本片和劉慈欣的《三體》做一比較,但我想說這點上,其實諾蘭已經回答了很多人一個問題,在片中當男主被問及「你難道沒有告訴你女兒你去拯救世界了嗎?」男主的回答很有意思,男主說「我是一個父親,可能你還沒有當父母,但等你成為父母你就會知道,你有責任讓你的孩子感到安全,所以你不可能和他說『現在要世界末日了』。」
這就是諾蘭的回答,大部份類似的作品,總是給出一個很消極的理論或演算。特別是《三體》中的「黑暗森林」的理論,是十分消極的。而諾蘭顯然不喜歡這種演算,所以他加入了某種特別的東西,某種「希望」。那正是布蘭德反駁男主時所說的內容「愛對社會發展有什麼好處?愛一個已經死去的人有什麼好處?或許在更高的維度,愛有某種關鍵性的作用,只是我們不知道。」

在維度認知中,由1維到3維,可以簡短的解釋為:
線是一維的,參數是點。
面是二維的,參數是線。
體是三維的,參數是面。
以此類推,以體為參數構成的空間就是四維空間,通常理解為時空。
以上是我們知道的,但如果這樣推算的話,有沒有可能「情感」也是維度之一呢?因為三維是體,而四維就是在體的基礎上加上時間概念,而四維以上,就是在時空基礎上加上各種參數,比如:方向、選擇、溫度、等等等等......按這種邏輯,情感雖然我們眼睛看不見,但很可能是一個維度參數不是嗎?

事實上,這樣的概念,使整個影片最後的良好結局,成為了一種可能。劉慈欣也好,霍金也好,作為科學家和科幻愛好者,他們都不曾把「愛」本身理解為一種可以和「維度」高度並存的存在。這也是大部份科學家都不曾設想的,但作為一部原創科幻電影,諾蘭的這個想法來源自什麼呢?
事實上,在他的介紹中,並沒有提及他是一名基督徒,同時他對此片的設定,是基於進化論的前提下的,所以我相信他並不是一個基督徒。
但「愛」在眾多宗教信仰中,基督教是強調最多的。那麼諾蘭的思想基礎是什麼呢?如果你有查看他的檔案,會發現他大學主修的是英國文學。我們知道,英國是個老派的基督教國家,至少過去一直是。英國文學史上有很多傑出的基督徒,其中英國C·S·劉易斯就是個典型的人物。因此,不用說諾蘭一定熟習了有關《聖經》的諸多思路與知識。
在蝙蝠俠三部曲中,有一段警察被人暗地救助起來的情節,和《聖經》舊約「列王記上」中,上帝安慰以利亞時,對他說「我在以色列入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如出一轍。
當時以色列入在舊約中,上帝給他們的十誡中,第一條就是「只有一個上帝」,而且「不可跪拜偶像」,但由於耶洗別王后習慣拜偶像,所以帶領以色列國民拜偶像(當時拜偶像的祭祀儀式中有一種就是廟妓當眾與他人行淫),而且耶洗別還把上帝的僕人都迫害死了,在這種情況下,上帝的先知以利亞就十分沮喪,而神就安慰他。
這個情節和蝙蝠俠當時的情況是很相似的,劇情結構上,就是「看似很絕望,彈盡糧絕,但背後其實存留著很大的希望」,這是很「老套」的結構,但諾蘭證明它雖然「老套」卻永遠「經典」。

而在《星際穿越》中,這種元素更加的明顯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這部片子中,到底有怎樣的《聖經》元素。
首先,當然是「拉撒路計劃」了。「拉撒路」,是一個《聖經》新約中的重要人物。他重要並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而是因為耶穌在他身上所行的一個神蹟。
當時拉撒路患病而死,死後4天,耶穌來看他,並把他從墳墓中喚醒,所以他是一個「死而復生」的人。這也是為什麼這部影片中會用「拉撒路」的名字來作為計劃名稱。

此外,就是那12個太空人和探測器了。在《聖經》舊約,民數記中,上帝要摩西帶領以色列入進入迦南地,摩西就在以色列的12支派中,每支派抽了1人,派遣了12個探子去迦南地打探。後來回來的12人中,10個人報的是惡信,只有2個人報的是好信。10個人說「迦南地的居民很高大,我們打不過」,2個人說「迦南地的人我們可以戰勝,因為上帝會幫助我們」,他們就起了分歧,最後神說「你們既然懷疑我對你們的承諾,你們就留在曠野吧,等你們這代人死完了,我會帶你們的後代進入迦南,只有那2個報好資訊的探子,他們因為信任我,我要帶他們進迦南。」
那12個太空人和探測器,就好像是12個以色列的探子,而且巧的是本片中也是去了2個星球,其中一個星球上的狀況,導致了男主被困了24年。

再來,就是整個故事的梗概,幾乎就是《聖經》新約,約翰福音的內容,約翰福音14章2-3節,耶穌對門徒們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
仔細想想本片的故事梗概是什麼?一個父親,為了去為自己的女兒尋找可以居住的星球,不得已而離開。而後地球上的子女完全不知道天上的父親發生了什麼,而父親本沒有理由再回到地球,但是如布蘭德所說的,因為對子女的情感、因為對女兒的愛,他一直在努力試圖完成計劃A,試圖要拯救不明白自己的女兒。最終,當大家都幾乎放棄相信他會回來時,他執著的繼續了自己的任務,並且以另一種方式幫助了女兒,同時也回到了女兒身邊。
這幾乎就是一部「福音片」,是的,幾乎是。但諾蘭並不是一個基督徒,所以本片也有並非出自《聖經》的思想。
比如:進化中的自我救贖。

那麼「進化」為什麼不是《聖經》的思想呢?《聖經》說沒有東西可以自己越變越好,這符合「熱力學」,所有東西如果你放任不管,它們的熵值都只會增加,它們的秩序會越來越低,溫度會流失、能量會消耗。
沒錯,質量和能量是能轉換,但這種轉換是有方向性的,你可以讓熱水的熱能流向更低溫度的地方,但你無法讓更低溫中的熱能自己流向更高溫度的地方。
所以「進化」本身一個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就在於「為什麼那麼多能量要聚集到一個地方,並且還具備著秩序性?」
如果單純的能量聚集,其實不可能產生真正的生命。試想如果你把一隻青蛙扔進果汁機,然後打開開關,你會得到青蛙汁,這汁含有構成一隻青蛙需要的所有營養、元素。但如果你就這樣加入能量,比如放到火上烤一烤?小火燉一下?你不會得到一隻活的青蛙。青蛙之所以能成為青蛙,是因為有初始的DNA如程序般促使那些細胞合理的運用那些能量,生命不是混沌的產物,生命構成本身就是智慧的結果。
所以「進化」並不是《聖經》的思想,而且「進化」,意味著是「死亡」和「錯誤」在推動歷史。但《聖經》說死亡原本是不在這個世界的,是亞當犯罪,導致了「死」進入到了我們的世界,死是在人類犯罪後才出現的。
同時,「進化」讓人有一種誤區,會認為自己有一天會向神一樣。
這和什麼很像呢?和伊甸園裡的蛇所說的很像,創世紀中,蛇對夏娃說「你們吃了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
蛇曾給人的誤區,就是「只要這樣做,你們就能像神一樣」。所以很顯然「進化」並非《聖經》的思想。
而且試想一下,如果「進化」成神是真實的,那會是什麼結果?那會和「黑暗森林」很相似。
試想一下「精子的競爭」,「弱肉強食」的法則,你會得到什麼答案?
你會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如果人能進化成神,那麼只會有一個人進化成神,因為宇宙是從簡的,只能有一個操作主系統。一旦有人進化成神,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確保其他人無法成為神。然後就是在所有時間線和維度上,更好的控制整個歷史與未來。
你會得到一個控制過去與未來的神,但是你什麼都不是,你依然永遠只是人,而且你沒有意義,依然沒有意義,你的存在只是為了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我實在不喜歡這種設定,所以我不相信人能進化成神。

那作為一個基督徒,為什麼還要談論並推薦諾蘭的這部電影呢?
因為諾蘭雖然不是基督徒,但是在影片中的很多思想是值得人們思考的,甚至如果從另個角度看,它能幫助一個理性的人去接受《聖經》。
比如說,即使在他相信進化的大背景中,他很重視人的情感,並且對現代科學進行了諷刺。
片中布蘭德等人在到達米勒所在的星球前,他們有很好的理論,但在登錄後才發現,理論沒有錯,但是卻漏算了時間差。雖然他們已經收到信號數據好多年,但由於時間的差,其實那機器才登錄幾分鐘而已。
由於這種小失誤,人類就多等了40年。包括諾蘭在開篇時,男主不削的說「沒有幽靈」,但在結尾時,男主才意識到自己就是女兒之前遇到的幽靈。還有男主的父親,對男主說「我知道上帝保佑著你」,或許對於諾蘭來說,信仰是一種不同形式對於真理的表達。
幽默和諷刺的地方還有就是當老師嘲笑過去美國的登月計劃時,面對當時的世界,男主沒有很強力的反駁,只是說出自己過去知道的東西,但是他沒有、也無法證明白己過去知道的東西是真的。
這些都是科學家、教育家值得思考的地方。
當現代人嘲笑古老的文明時,或許和那個老師真的沒有多大區別。
值得一提的是,諾蘭確實是個很聰明的導演。不管是非基督徒,還是基督徒,應該都很喜歡他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我相信是他沿用了《聖經》的思路,那就是「你會遇到苦難、你會受到打擊,但你最終一定會勝利」,C·S·劉易斯在寫《納尼亞傳奇》時就說「好人打敗壞人的故事大家總會喜歡的」。在諾蘭的本部影片中,不同的人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他在肯定科學的同時,對科學提出了質疑;質疑反思人類對科學和自我認知同時,又給出人美好的理想或者說幻想。
按照《三體》的思路,高緯度的生物們顯然是不需要在乎低緯度的,但諾蘭說「不,作為父母,你永遠不該告訴自己孩子『世界末日』到了。」
因此,他巧妙的設計了五維空間中那些「人」的立場。把他們解釋為未來的人類,同時不在影片中像《超體》那樣大談人類成神的經歷與可能,而是選擇強調一點「不管他們是誰,他們和我們都是有關係的,而且目標也是一致的」。
如果說在這點上單純的如此去看待,其實倒也不會違背「使徒信經」,畢竟諾蘭沒有用額外的暗示說明那些五維空間的人是神。
而恰恰如果是這樣理解,那麼那些有關自我啟示的資訊、比如《聖經》,其中的神蹟、神諭,和影片中父親幫助女兒的內容就太相似了,而且它們會變得尤為重要。
所以如果你能看到,或者如此來思考可能性,那麼接納《聖經》就會成為一件並不困難的事情。所以我覺得這部影片還是很值得觀看的。

排除關於「進化」的分歧,可以說影片的結尾也是很煽情和動人。特別是當男主女兒說「他們都不相信,但我知道是你幫了我」,這段真的是讓基督徒太懂了。很多時候,我們禱告,我們讚美,但是世人是不相信那有用的,在他們眼裡他們覺得很多餘。
而當我們成功時,我們把榮耀歸給父神,他們也是不理解的,會覺得「明明是你自己做的啊」。
所以這又要提到《聖經》中,關於「信」的闡述。
《聖經》新約,希伯來書中,11章1節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什麼意思呢?就是「信」是相信那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存在,相信還沒有得到看到的東西你已經看到得到了。
設想如果我問你借用100元,你給我後,會否調查我怎麼用呢?如果你要跟著我、調查我,那麼你雖然給我錢,但其實你並不相信我。
可如果你相信一個人,你就算借他錢,也不會去跟著他,你是憑信心相信他一定不會亂用的,或者相信是值得借給他的。
這才是信心、這就是信仰,但這和中國人長久來以為的「心誠則靈」是完全不一樣的一種概念。

所以我相信,雖然我們可能可以很好的分析出諾蘭作品的優點、看點,但即使這樣的題材、路線,要是換成國人班底來做,就做不出這樣的效果。
為什麼?因為我們在文花上,是沒有《聖經》文學這塊的。這不光是你看幾個黃種人在科幻片裡晃來晃去覺得彆扭的事情,有個朋友就說,他覺得蜘蛛人這種美式英雄的對白有時很做作,我問比如呢?他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但為什麼會覺得做作呢?因為我們的教育、還有我們的情感表達過於含蓄,我們並不擅長表達這種正面的情緒和宣言。一旦一個中國人在說類似的話,你就會感覺像是黨員發言......
但一個老外這樣說,你就覺得很自然。歸根結底,還是文化基礎。
諾蘭或許並不是一個基督徒,但英國的父親和美國的母親,還有他所學習成長的文化氛圍,以及西方電影的基督教文化,會讓他的東西更自然、更容易的被大眾接受。

作為一個中國電影人,也許這一現象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電影題材。我們有時不削了解某種文化或信仰,但我們在自己尋找和渴望的事物中,卻充滿了那種文化與信仰,我們自己還不一定察覺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