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惡魔的步調

2014-11-15 20:17:57

《星際穿越》與《基地》:興許是科幻電影的黃金時代復興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星際穿越》新近正在熱映,作為近三個小時的非3D影片,在大陸能連續數日日進三千萬以上,且佔據當日票房一半以上貢獻、還是非週末時段三日破億的節奏,真是個相當了不起的成績。

除了《星際穿越》,今年的另外兩部A級製作科幻大片,日本輕小說改編的《明日邊界》,以及加里斯·愛德華斯版的翻拍《哥斯拉》,都有著強烈古典式的漫長前奏。這也算是近來科幻電影的一個相當強烈的黃金時代既視感的劇構特徵。

《星際穿越》情節設計其實沒有太多獨道之處,簡單的橫向類比例如阿西莫夫的《基地與地球》,都是有著不同奇觀星球歷險記情結的太空公路片模式。事實上,本片的漫長前奏(在進入太空之前所進行的選擇),就像《基地與地球》之於《基地邊緣》(崔維茲的選擇),此外,包括阿西莫夫那種懸疑小說般的設計(選擇,還是被選擇)、最後翻盤或經由多番細節鋪路的一連串twisted式作結等特徵,都有著高度相似性。

最近宣佈為HBO打造《基地》劇集的喬納森·諾蘭自稱《基地》鐵桿粉絲,那確實是所言非虛,而相較早前流出的六年前原為史蒂文·史匹柏準備的劇本的比較(沒有幽靈書架情節、只去了冰凍行星一個行星等等),可見一斑,不過,其實原來的劇本也挺基地的:像在冰凍星球發現中國人(大概之於蓋婭吧哈哈),冰凍星球上沒有馬特·達蒙、但有外星人和敵意機器人……這種種都讓人覺得《星際穿越》是喬納森·諾蘭反覆捧讀基地系列的副產物。


《基地與地球》和《基地邊緣》是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後傳有著連續劇情的背靠背的兩部,不同於基地三部曲anthology感的薄薄的一小本,都是譯成中文後40多萬字的大部頭。它們作為阿西莫夫印表機式的後期創作,是其相當成熟的創作範本,像之後推出的的基地的兩部前傳,《基地前奏》異星歷史式的公路片,以及《邁向基地》編年史感的anthology,事實上都是對他本人以往作品回顧總結式的創作,同時在內容上對他其它的科幻創作也進行了討巧的追溯(crossover)。

海因來因是被坎貝爾發現的作家的典型,而阿西莫夫則被認為是被坎貝爾培養的作家的典型,有一種說法是,黃金時代的主力科幻作家們中相當一部份的作品,其實是坎貝爾佈置的「命題作文」,或者更是在他深度改造下完成的……規定一定模式化的範本格式,其實還是有利於作者的作品創作的,同時像好萊塢電影與生俱來的爆米花屬性,就像當今賺了個盆滿缽滿的漫威超級英雄「連續集」(以及隨之而來的DC宇宙),在一定的框架和氛圍指導下,對觀眾本身來說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洗腦過程(接受度的養成):賣不賣帳,還是有講究的,特別是針對不同世代(這個時代)的觀眾來說,所以,就算我認為這年頭大衛·芬奇和昆汀·塔倫蒂諾更有大師相一點,但他們的票房肯定沒有諾蘭和卡梅隆好,而像喬斯·韋登、J·J·艾布拉姆斯這樣深諳宅道的導演,他們的作品商業性會更強烈(同時又不失趣味),票房也更高。

私人覺得,雖然爆米花式的超級英雄大片大行其道,但它的存在對其它科幻片類型的選擇有著客觀積極的作用(沒有理由地、某片的票房賺得多了電影公司就好拿出錢來創作探索新的賺錢方式了)。近年來比較鮮明的科幻電影模式,我試舉一二:

超級英雄連續劇模式我就不提了,翻拍的趨勢、以及持續的後啟示錄熱也不多說。

以尼爾·布洛姆坎普(《第九區》、《極樂空間》)、約瑟夫·科辛斯基(《創戰紀》、《遺落戰境》)為首的工業設計感極強的科幻片,「乾淨科幻片」。

敵托邦背景的青少年科幻,而且因為好圈錢,一般還都拍成了三部曲甚至系列,像年度票房冠軍強有力爭奪者的飢餓遊戲系列(The Hunger Games)、還有新近的的移動迷宮系列(The Maze Runner)、分歧者系列(Divergent)等等,「TEEN SF」。

還有多少可以用科幻核心去解釋或科幻外衣去包裝的「新童話」(架空世界)。目前迪斯尼列年都會推出類似的A級製作,其中的視覺呈現,均向A級科幻大片製作看齊;還有比如《韓賽爾與格蕾特:女巫獵人》(Hansel and Gretel: Witch Hunters)的蒸汽朋克情結等等……這一類,相應的美劇應該還會更多一些;另外,這一部份其實還包括一些亦科亦奇或實質愛情故事的浪漫電影,諸如《溫暖的屍體》(Warm Bodies)、《時空戀旅人》(About Time)等等,從觀眾群去區分的話,那就是,此類的受眾目標多是閤家歡或情侶。

事實上,「TEEN SF」和「新童話」是後HP(Harry Potter)時期的圈錢模式的衍生分化。

然後,最後我就大致講講這個「黃金時代」感的趨勢。

歷史學家亞當·羅伯茲(Adam Roberts)認為:「『黃金時代』這個名詞所形容的小說類型,主要是指:硬派科幻小說,直敘體,英雄在太空中或科技場景里解決問題或是對抗威脅。」

某些復興的跡象,我在前面已經透露一二了,像近年來諸多超長復古前奏的科幻大片,以及HBO的《基地》改編消息等等,其它,試舉黃金時代三巨頭近期的改編窺豹一斑:

2004年,亞歷克斯·普羅亞斯(Alex Proyas)執導的《我,機器人》(I, Robot)在配樂和視覺概念上秉承了普羅亞斯的一些鮮明創作特徵,但這並非忠實的原作改編,阿西莫夫只是掛個牌罷了,除了掛名的人物性格面目全非的蘇珊·凱文、以及其中一個藏葉於森林的情節設計,那是完全想不到阿西莫夫的,另一方面,當年的CG特效也遠未有如今成熟,而影片相對明亮的基調與導演以往的Noir情調也相去甚遠(對導演印象來說是種傷害、雖然已經用配樂去儘量彌補了)。羅納德·D· 摩爾(Ronald D. Moore,翻拍的太空歌劇里程牌《太空堡壘卡拉狄卡》主創、也是未來議程中的《星球大戰》劇集版的編劇)編劇的續集《我,機器人2》是一直在議程上的, 真希望來年趁基地熱,翻身上馬。不過,對於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我最大的希望其實是,也許讓Netflix或AMC來,把包括客串在內,總共才出現在四個故事中的鮑爾與多諾凡系列發展成一部科幻喜劇。

來年,Syfy的迷你劇《童年的終結》(Childhood’s End)即將播出,原作改編自亞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說。而近期,《3001太空漫遊》也由Syfy宣佈要拍成迷你劇,雷德利·斯科特擔任製片。兩三年前,還傳過大衛·芬奇要拍《與拉瑪相會》(Rendezvous with Rama)的消息。作為黃金時代三巨頭中最後一個離逝的,雖然在四五十年前與斯坦利庫布里克合作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中創造了科幻電影、影史經典,但此後經年,後續除了一部太空漫遊系列的《2010》,亞瑟·克拉克鮮有作品被改編成電影……究其原因,大概是他所描述的科技奇觀在當時難以被視覺呈現吧。但隨著CG技術的提升,現在時機肯定是成熟了。

用亞當·羅伯茲的定義去衡量羅伯特·A·海因萊因的黃金時代大概是個無解。海因萊因的作品偏向主流嚴肅文學,但同時又充滿了白爛情節。斯派瑞兄弟(Michael Spierig & Peter Spierig)的《前目的地》(Predestination)已經在七月的上海電影節展映過了,而來年一月還很可能會進入中國院線。到時肯定又會迎來一波燒腦崇拜。因為本片改編自海因萊因大名鼎鼎的穿越名篇《你們這些回魂屍》(All You Zombies)。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因為CG幾乎可以呈現一切能想到的視覺觀感。但這也是個最壞的時代,為了討好觀眾、獲得利益最大化,大量的個性特徵被捨棄。不過,至少這個可能子虛烏有的「黃金時代復興」,似乎又讓我們站到了一個起點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