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非常警探--A Hard Day

走到尽头/ 黑仔型警(港) / 非常警探(台) / 黑仔刑警 / 走到底 / A Hard Day

7.2 / 16,774人    111分鐘

導演: 金成勳
編劇: 金成勳
演員: 李善均 趙鎮雄 鄭滿植 申正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飛

2014-11-20 23:41:33

說好的好人呢?


按照韓國的電影分級制度,《走到盡頭》屬於R15,即影片中可能會有性、暴力、恐怖等不良內容,15歲以下禁止觀看。但是《走到盡頭》鏡頭並沒有任何的殘暴血腥,電影從頭到尾基本上沒有引起人生理不適的畫面,如果導演有意識地惡趣味,像棺中藏屍、菊花尋鑰等情節都可以搞成限制級,導演卻都選擇了清潔無害的鏡頭。那是否是讓人心理不適呢?坦白講在觀影過程中也並沒有類似的感受,主角與反派的鬥爭跌宕起伏,但最終仍然是主角笑到了最後。
也就是說,這部電影畫面乾淨流暢,情節緊湊動人,結局皆大歡喜,豈不是應該歸於沒有任何限制的全民級別?

非也。套用在2009年寧浩的《無人區》被禁時審片委員會趙葆華的一句話說,電影「違反生活真實,人物太灰,故事色調太黑」。縱觀《走到盡頭》整部電影,出場的角色中竟然沒有一個是積極正面的!從主角到反派,從同事到上司,個中糾紛與所謂的正邪對抗基本無緣,倒更像是狗咬狗一嘴毛。主角身為警察酒駕肇事、消滅證據,所在的重案科涉嫌嫖娼、收受賄賂,反派是警局中的蛀蟲,更是無惡不作,警局高層則為前途所計掩蓋真相徇私枉法。整個警察系統被電影黑出翔。
不過《走到盡頭》卻只是是為黑而黑,沒有黑出品格、黑出氣質、黑出反思。

由於沒有過多的政治侷限,韓國影人在黑政府、黑警察上向來不遺餘力。相當部份電影中出現的政府和警察形象都是負面為主的,不信你回憶一下看過的韓國電影,是不是鮮有政府不腐敗、警察不無能的?像《總統浪漫史》、《早安,總統》這樣帶有主旋律性質的影片反而會罵聲一片。最近剛看了2007年鄭在泳主演的《率性而活》,搞笑中對韓國警察的效率低下極盡諷刺之能事,堪稱此類型影片的代表。但這類影片在批判政府、批判警察的過程中,一般會有一條主線,即角色在應該受到批判的體制和環境中的掙扎、反抗,或者屈服,也就是說,黑來黑去,電影的落腳點都應該在人身上,他(她)是被壓榨中泯滅了最後一絲良知,毅然投入黑暗的懷抱?還是秉承對正義信念的渴望,最終不惜頭破血流甚至粉身碎骨?只有在這樣一條主線的支撐之下,一部電影才有了靈魂。有個很好的例子,2013年非常出彩的韓國影片《恐怖直播》,從中能鮮明地釐清這條主線:河正宇飾演的男主播尹英華雖然主持過一檔似乎代表社會正義聲音的電視節目,其實他本人並不具備相應的覺悟和良知,當恐怖事件發生時,他所做的也不過是出於一己私心,試圖藉此重新博得關注。但隨著事件的層層深入,小人物的無助、政府的冷漠、社會的醜陋統統暴露在他面前,看似強大的自己在強大的社會機器面前竟也是渺小不堪,最終,他選擇了按下炸彈按鈕,沒有投降,也沒有吶喊,可那一幕中他的眼神將心境表露無遺:無路可退,毋寧同歸於盡。這才是真正的「走到盡頭」。在外力強加於身時,主角的人格變化線條鮮明,故而讓人感覺電影有骨。

而《走到盡頭》缺了這條主線。主角高建洙從一開始就不是個好警察,因醉駕撞人被捲入一場陰謀,人生遭遇重大變故。電影前半部份在懸念營造上可謂非常出彩,高建洙被暗中的力量裹挾得踉踉蹌蹌,試圖反抗卻力不從心,但在敵人露出真面目後,電影就由懸疑片變成了不怎麼樣的動作片,重心放在了高建洙與反派你來我往的對抗上。本來,電影鋪墊下的醉駕撞「死」人、利用母親棺材藏被害人屍體、同事被貨櫃砸死等極端甚至駭人聽聞的事件足以引發主角的心理嬗變,但正反派的對抗成了重頭戲,幾乎完全掩蓋了主角應有的變化,就顯得喧賓奪主了。主角不過是在按部就班地反抗對手,即便經歷了那麼多生死恐怖,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還是一如既往的那個人,感受不大他肉體之內靈魂上的改變。而最後一幕的金庫場景更是畫蛇添足,與「走到盡頭」的主題背道而馳,將印象分拉得更低了。

其實我並不是期望主角變成怎樣的一個好人,而是希望能夠看到,電影逐漸把個人恩怨昇華到體制乃至整個社會對人性的壓迫,從而讓觀眾產生更強烈的心理衝擊。但如果真那樣了,電影就不僅僅是R15,而起碼R18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