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監諜任務--Cold Eyes

绝密跟踪/监视者们/天眼跟踪(港)

7.2 / 4,839人    119分鐘

導演: 曹誼錫 金秉瑞
編劇: 曹誼錫
演員: 薛景求 鄭雨盛 韓孝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357

2014-11-22 14:48:08

主流價值與角色塑造的衝突——導演的無奈


這部《絕密跟蹤》是對香港電影《跟蹤》的翻拍,而且拍得還不錯,儘管有很多橋段是直接的引用和模仿。相比這兩部電影《絕》中常被詬病的兩點:一,反方影子,智商極高體能了得,為何一直用同一部破手機,而反覆被追蹤影 ;二,警方獵鷹,中年已過,老年蹣跚,為何在與影子的對峙中,反覆勝出,甚至受到致命傷後還能滿血復活。本帖換個角度探討下,這類情節的安排,且本份的推測是導演的有意為之。

看黑幫或警匪電影,作為一名老實和本份的觀察,對劇中高智商的反方通常報有一絲直覺的同情,這麼聰明、勤奮又歷盡幸苦且還是很帥的反方,怎麼就只能當逃犯,還沒個好下場。這類的疑問幾乎會隨著每部精彩的警匪片結束而演化成一股遺憾。可是,電影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經審核再公映,片中的價值取向是先定的,於是情節就不得不偏離原本的軌跡而向著即定的價值觀走去。所以結局都是預定的,導演能努力的只是過程精彩而難受著結尾。
理解了這點之後,作為老實的警匪片觀者,只好帶著一次次失望離場,又滿懷希望的期待下一次可能。但是,如果結局是鐵定不能變的,那麼導演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結局傳遞的資訊更明確些,證明故事依然是向原定方向發展的,只是太無奈了而只好這樣子了。有沒有辦法呢,是的。辦法就是劇情急轉直下,正反方大腦互換,各種離奇不合理突然意外紛紛而至,促使結局走向主流價值,實現預定結果。這是導演的有意安排,觀眾看到這裡知道導演的良苦用心就好了。
具體到本片,就是影子在最後的突然智商降低(使用同一部被追蹤的電話而不換卡)、情商大變(西班牙餐廳裡秒秒鐘對話,卻驚慌失措落下雨傘)、內功盡失(以一挑十毫無壓力,卻一對一時無法秒決),走向結局(可能是用筆太多了,槍法退化)。正方獵鷹智商沒高,但體能(身中兩刀依然自動痊癒,體力過人,徒步超越地鐵,其小弟是當場身亡)、心法(背對未可知的列車毫不驚恐,之前是不顧小節誤撞女神之門又嚴守規則,毫不逾規,內心極為矛盾)、技能(身負重傷痊癒後,久不操練的槍法又突飛猛進)大增而實現預定目標。
知道是導演這樣的用心就好了,不必計較,拍電影容易,放電影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