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個人的武林--KUNG FU JUNGLE

一个人的武林//

6.5 / 8,276人    100分鐘

導演: 陳德森
編劇: 陳德森
演員: 甄子丹 楊采妮 王寶強 白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元貞影評

2014-11-28 19:41:54

致 《一個人的武林》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直是很偏愛動作電影,尤其是香港動作電影,再加上香港警察,簡直是帥翻了。最早當然是李小龍,功夫電影的創始人。之後便是成龍大哥的時代、而後內地新星李連杰又成為了偶像,隨著成龍大哥已步入花甲,李連杰投身公益,而今的華語功夫電影是甄子丹的時代。當然還有很多著名的動作演員,可是很多動作影星都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很多人都會打,但是打出自己的風格,卻很難。比如李小龍打的范,成龍大哥的笑。而甄子丹的成名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出道很早、功夫很棒,創業期間也是百般磨難,而真正讓甄子丹進入大眾視野的是著名電影《葉問》,同時也讓詠春拳家喻戶曉。就如同當年李連杰扮演經久不衰的黃飛鴻一樣,《葉問》系類的成功可謂是華語功夫片又一成功的典範。
        甄子丹的功夫電影有一個典型的特點,武戲一百文戲幾乎是零。很難看到合乎邏輯的劇情和人物線索,難免落入只是打而不只為什麼而打的俗套,這也是大部份功夫片的弊端。
        功夫片必然要有打戲,而為什麼而打是個巨大的問題。看看電影史上經典的功夫電影,除了精湛的武藝之外,一個合乎邏輯的打鬥理由顯得必不可少。如李小龍《精武門》中為民族尊嚴而戰,成龍警察故事系列為正義和法治而戰,李連杰黃飛鴻系列中反應民族英雄的矯健身姿,雖然為功夫電影但至少要有一個讓人看得過去的理由。功夫片的成功絕對不能就依賴於影星的身手和武術指導以及各種威亞。
        《一個人的武林》同樣,是個劇情上的爛片,一群飛虎隊員,拿著各種先進的武器,被一個功夫高手封於修(王寶強)像切菜幫一樣一一撂翻。封於修(王寶強)為了天下第一的夢想而四處殺人,完全是沒有任何邏輯。不用去工作,別說是在現代了,就是在古代也沒有這種可能。引用夏侯武(甄子丹)在片中的一句話:「現在這個時代怎麼會有這種人」,這句像是莫大的黑色幽默,在拷問著這部電影的邏輯。
        但就功夫來講,此片確實屬於上乘。夏侯武(甄子丹)口中的習武口訣「肩與跨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擒是死的,拿是活的,先拳後腿次擒拿,擒拿有成,方進兵器,兵器乃手足之延伸,所謂人器合一。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內陰,外陽,內外貫為一氣,一形不順,難練它形!」可謂是字字真諦,練家內行聽到這句話會肅然起敬,外行看客看見這句話後會覺得境界甚高。為了這句口訣,這部電影也就沒白看,電影的主題與其說是封於修(王寶強)在挑戰武林界的天下第一、通過即分高下也決生死來證明白己的話。倒不如說電影的主題是這口訣,引領觀眾認識功夫,回答功夫在當代的存在意義。功夫不只是殺人技,練武之人不只是人家的前堂燕。功夫是強健體魄、自強不息,功夫是勇於挑戰、不懼挫折,功夫是一種生活態度、人生哲理。
        打戲方面大有看頭,尤其是兩人最後的長棍對決是可圈可點,成為華語功夫片又一經典鏡頭。加之眾多國內一線武打明星的助陣,釋延能、樊少皇等可謂是拳拳到肉,王寶強本人也有早年時在少林寺修煉的武術功底,一招一式能看出來絕不是僅憑武術指導搭出來花架子。在一部影片中,可以看到拳、腿、擒拿、兵器,也算是十分值了,可謂是打摔擒都齊活了。
        最讓我覺得搞笑的地方是那個記者問的那句「我練了一年詠春會不會來殺我。」再次提到詠春,不知是甄子丹想表達什麼,還是劇組或導演想說些什麼,從緬懷香港功夫電影的角度講,對於華語功夫電影,李小龍、成龍、洪金寶、周星馳、楊紫瓊、莫文蔚等等影星都或多或少的接觸過詠春拳,可見影響非同一般。
        片尾對演出的人物一一作了介紹,很喜歡這部電影的剪輯方式和畫面處理,在背景中多次出現了電視,而電視螢幕播放的都是經典功夫片,有劉家良、成龍,還有李小龍電影的海拔。而出演該電影的也都是資深武行和電影屆人士,出現了鄒文懷等眾多在台前幕後有重大影響力的嬌子們,影片用這種方式來緬懷為華語功夫電影付出青春、生命的一代又一代的電影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