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匆匆那年--Back in Time

匆匆那年/FleetofTime

5.6 / 657人    119分鐘

導演: 張一白
編劇: 九夜茴
演員: 彭于晏 倪妮 鄭愷 魏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OLONI

2014-11-30 06:34:33

青春成熟的標誌,是青澀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世界上的渣男千千萬,但是就跟陳尋在影片裡頭所說過的一樣:「你可以打我,你可以罵我,但你不能說我沒有努力過。」

1.
陳尋尋找自我,透析自我的過程

縱觀全片,《匆匆那年》以陳尋追憶與方茴有關的一切時光為開始,從高中到大學再到社會,追尋青春裡的點點滴滴到錯過,其實就是陳尋在尋找自我和透析自我的一個過程。
說起每個人的青春,似乎高中時候就是最朦朧和青澀的歲月。在這裡面,陳尋其實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只是懵懂和萌動,他看見方茴羞澀的模樣,偷看她出黑板報時的側臉,可能就是像影片裡那樣,背後的光線將方茴攏上毛茸茸的金邊,加上只有兩個人在教室的氛圍,陳尋說自己喜歡上了方茴。就這麼簡單。
但實際上,這些濃烈或者稀疏的喜歡,在我們的校園時期里經常發生,於是在某一程度上,不管是我們還是陳尋,都只是覺得自己知道什麼是愛,其實不然。
只是青澀的愛。
而到了大學,當陳尋跟沈曉棠在一起,方茴報復性懷上了別人的孩子,陳尋為了保護方茴說孩子是自己的,然後伴隨方茴去打胎後,陳尋說自己才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愛。這個時候,陳尋已經知道,愛是責任。因為一切都已經失去,方知曾經高中時候懵懂的誓言和承諾,已經是轉化成一種責任——
但是這種責任,陳尋沒有做到也沒有機會去承擔,於是,故事的最後,陳尋說:「我後悔了。」

青澀的愛,懂得真正的愛是責任,錯過與後悔。
喜歡方茴,不知道愛不愛方茴,確認自己愛方茴。
這些都構建了陳尋回溯與方茴有關的時光,還有透析自己的真實情感的一條線索。

2.
方茴確認陳尋對自己的真實情感,確認自己在陳尋心中地位的過程

反觀影片,方茴的妹妹在藉著拍攝婚禮MV的過程審問陳尋(雖然很容易就已經猜到,其實這女的跟方茴有關係)對方茴做過的事的種種感受,其實也是方茴在確認自己在陳尋心中地位的過程。
直到影片最後一刻揭曉,從方茴女神般的模樣還有動作可以透露出類似「我確認被你深愛過,這就夠了」的資訊。
方茴從外表上看是羞澀膽怯、缺乏自信的女生,但是身體裡面的她卻是固執倔強的人。正是由她性格裡的「假我」加上「真我」,塑造了一個敢愛敢恨的女人。有人會說方茴是傻女人,自暴自棄,為了報復陳尋而懷上了別人的孩子。其實在我看來,方茴她當時很清楚她在做什麼,她在選擇什麼。她根本不傻,她也知道自己能夠承受這一切。
畢竟,無論是多年幼的青春或是後青春,影片裡的每個人都在成長。特別是喬燃回國後大夥聚在一起的那場撕x戲,正是成長的最高峰。嘉沫否認了趙燁對自己的喜歡,也在打架後猶豫著將所有SK的錢交給老闆,暗示她也放棄了蘇凱,放棄了當備胎。趙燁放棄嘉沫。喬燃在那之後變得甘願遠遠看著方茴。陳尋和方茴正式分手。
每個人都在成長,包括越來越敢愛敢恨的方茴,因此她其實並不傻。
她只是想為自己的初戀作出一次深刻的結束,僅此而已。當然,還有對陳尋的愛讓她瘋狂。
在我看來,《匆匆那年》確實是關於錯過的故事,但是結局並不是悲慟到無法收拾。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比起很多「愛過錯過」的青春片,這樣的結局還是比較「圓滿」。
世間的圓滿無須是一定要在一起,至少在方茴在影片結尾時的模樣,當她確認被深愛,大概已經就圓滿。當然,這也是一個開放式結尾,之後的情節如何觀眾完全可以自行腦補。

3.
青春成熟的標誌,是青澀

我最喜歡和最感動的片段是,下課後陳尋走在走廊里,方茴從後面追過來,羞澀地超過他,然後陳尋在她後面跟著的那一段。氛圍還有音樂加上青春到死的色調和光線,讓人也跟著回到曾經熙攘的校園時代。懷念到不行。
說是針對80後的影片,作為90後卻也為之動容,也正因為無論哪個年代,每個人的青春都是這樣青澀還有美好。
(讀高中的時候,我的前桌跟裡頭的方茴特別像,髮型是一樣的,說話也是一樣的,性格也是一樣,高考考砸了也是一樣的。真是讓我特別懷念當時,誰叫我當時喜歡前桌呢)
如果說陳尋作為一個渣男,那麼他能夠「扒皮」自己的這個行為和動作非常可圈可點,而正是這樣的行為透露出他的後悔以及他非常緬懷曾經。其實在我看來,陳尋也不是渣到無法可取,畢竟他遇到的人是沈曉棠——
陳尋之所以喜歡上趙曉棠,是因為趙曉棠真的是個狠角色。她跟方茴完全不同,她像男孩子那樣逃課,玩音樂,感覺天不怕地不怕,儼然一個新大陸。這樣的女孩出現,陳尋也說她能夠讓他覺得跟自己在一起飛翔,對他來說,她是一個新世界。
正是兩個世界,都給予陳尋吸引力,才讓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也正是這兩個世界,一個是天空,一個是陸地,讓他開始找尋自己,透析自己,去發現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
所有的青春,都是由青澀構建。所有的選擇,都是由於青澀。
這也正是我們每個人,在青春里青澀,由青澀去做出選擇,再讓自己所做的選擇為自己的青澀付出代價的必經之路。
……

每部影片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特別是青春片非常容易讓人詬病,但是很多時候,如果能夠在看完一部這樣的片子回憶一下自己的過往,也未免不可。
畢竟,每個人的青春都不一樣,但每個人都有青春。
《匆匆那年》裡的很多小細節讓人感動,例如反穿校服、收集SK頭的錢;關於青春裡頭的畫面也十分溫馨美好,氛圍也十分濃郁;加上申奧、足球杯、席捲亞洲的HOT男團海報(看到時真的是驚喜啊雖然我是90後)等現實元素,能引起很多80後的共鳴。
當然也不足的地方,例如過於強調氛圍還有畫面感,有點忽略了陳尋和方茴互相喜歡上的情節,少了點兩人間的感情基礎。如果能夠打足兩人的感情基礎線索,在之後的分開才讓人看得更加悲慟和深刻,否則則會感到莫名其妙兩個人就在一起了,於是分手的時候並不讓人覺得十分痛心。特別是方茴什麼時候喜歡上了陳尋,是因為什麼,有點少交代。正是這樣,也讓方茴的出場的性格塑造缺少驚喜。
但對於青春片來講,能夠把人物感情線索昇華還有明朗化,無論是錯過還是圓滿,能讓觀眾好好地一起回憶一下曾經的青春,就成功了。

畢竟,每個人的青春都不一樣,但每個人都有青春。
每個人都有匆匆那年。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