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匆匆那年--Back in Time

匆匆那年/FleetofTime

5.6 / 358人    119分鐘

導演: 張一白
編劇: 九夜茴
演員: 彭于晏 倪妮 鄭愷 魏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范進不舉

2014-12-02 19:35:52

紀念曾經那些歇斯底裡的白日夢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週末臨時起意去看電影《匆匆那年》,想到影片中幾位主人公年齡只比我們大十歲左右,而他們的回憶卻已經成了一部電影的主題,不免感慨時光匆匆,青春不再,也因此暗自感傷。

有人說,如今青春題材電影正被市場過度壓榨,從《那些年》到《致青春》,每年兩三部青春片已經成了院線常客,這不免讓人感覺有些審美疲勞。基於這樣的觀念,起初我帶著批判的精神走進影院,卻在無意間被刺激到心中最柔軟的一部份,最終悵然若失地離開。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我們在看別人的電影的時候,想到更多的或許是自己的故事。在人生被翻開一個又一個新的篇章之後,越發感覺許多記憶似乎都只剩下凌亂的碎片,那些曾經認為比天還大的事情如今只能用幾個詞語來概括,那些曾經認為會相伴一生的人最終漸行漸遠漸無書。甚至有時我會質疑,那些記憶中零散的事情真的和我有關嗎?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會有一個契機會讓我回憶起記憶深處那些曾經再熟悉不過的人和事,彷彿重見天日的化石一般,重新勾起一層又一層的波瀾。

影片開頭,當我看到陳尋酒後吹噓自己曾經為一個女孩高考放棄了十三分的大題的時候便意識到,這一定是一個伏筆,於是想到一個段子:一對高中情侶面臨高考,約定要一起上同一所大學,但是男孩平日比女孩的成績高很多,為了實現承諾,高考當天男孩主動放棄了一道大題,最終兩人成績持平,終於,男孩去了藍翔,女孩被家長送出國外留學……想到這裡,大呼上當,暗自絕定如果影片這樣發展下去一定會中途離場。所幸,電影不是段子,他們最終還是進入了同一所大學,在那之後還有新的故事。可悲的是,電影不是段子,如果故事在高考結束之後戛然而止,或許幾位主角在回憶起青春的時候,也不會有那麼多遺憾吧。

青春只是一場美麗的夢,回憶起年少時那些瘋狂而又令人悲傷的故事,總讓人不免發笑,或苦笑或嘲笑或是強顏歡笑,無論以怎樣的方式笑對青春,這場夢也終究會醒來。我們會遇到一個像晨曦中的曙光一樣的女孩,也會為了博取她的關注想盡一切辦法,在「愛」上她的那一瞬間,只想著一起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多年之後驀然回首,才明白那些永遠不可能實現的永遠,只不過是在為今後的遺憾徒增一聲嘆息!

遺憾的是那些我們用全部精力編織成的美麗的夢,往往會毀在自己手裡。「何必呢?」很多年後回想起來,很多事都可以用這三個字來概括,如今再看電影,看著作死的小屁孩們一個個互相矯情最終追悔莫及,難免會想起年少時那些因為矯情和任性犯下的許多錯誤。如果以成熟一些的方式來處理這樣的感情,或許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電影中有一處耐人尋味,方茴與陳尋戀愛多年,但直到分手,方茴才說出那句「我愛你」,而在陳尋最終望著方茴離開的背影時,他說:「那一刻,我才知道什麼是愛。」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年,他們到底都在做些什麼?正如那些年,我們揮霍著時間,把希望與眼淚託付給另一個人,用最誠摯的感情擁抱,以為彼此擁有就是擁有了全部,到頭來卻發現這些只不過是青春的悸動,只不過是走向成熟的一門必修課,與愛無關。但仍要感謝在最燦爛的時光中始終陪伴著我們的那個人,他讓我們學會了愛與珍惜。

「你後悔嗎?」

這是七七對陳尋提出的最後一個問題,也是電影對每一個觀眾的反問。我們不需要回答,因為結果顯而易見。如果不後悔,又怎麼會意識到那些年少時一廂情願認為的美好終究只是五彩斑斕的泡沫。我們沒有權利去後悔,因為只有當這一切破碎之後,我們才得以成長。就讓那些一起歡笑的人們,那些已經漸漸淡薄的回憶與手指在沙灘上寫下的名字一起被時光的潮水中淹沒吧。

努力過,不後悔。

即使後悔,我仍然堅信我曾經努力過。可悲的是,有些事情與努力無關。

謹以此文,紀念曾經那些歇斯底裡的白日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