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太平輪:亂世浮生--The CrossingⅠ

太平轮(上)/太平轮:乱世浮生I(台)/生死恋

6.1 / 977人    129分鐘

導演: 吳宇森
編劇: 王蕙玲
演員: 金城武 章子怡 宋慧喬 佟大為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eus

2014-12-02 21:53:55

過了頭的浪漫


吳宇森到了這個年紀,對他,什麼是值得期待的,什麼是不必指望的,不用多說,觀眾自己心裡自然有數,尤其是在看過他幾年前從好萊塢歸來拍過的《赤壁》之後。無論是把《太平輪》稱為中國版的《鐵達尼號》還是中國版的《亂世佳人》,人們心裡更盼望解決的疑問可能還是吳宇森究竟能把駭人聽聞的慘劇拍成什麼樣子。或者說,老吳的暴力美學放在現代會被何種形式演繹出來。至於歷史至於愛情,沒人期許太多。
這並不是對吳宇森的貶低,術業有專攻,五指皆有用,每個名導都有自己的看家本事,也自然有自己的致命軟肋。對吳宇森而言,這軟肋就是愛情或女人。想想看,除了《縱橫四海》裡的鐘楚紅,他的電影裡從來就沒有過一個在重要程度上算得上女主角的女性,而即便是《縱橫四海》,裡面似乎也是惺惺相惜的友情大於曖昧不明的愛情。因為拍男人拍得太多,因為太了解太熟悉兄弟間的情誼,吳宇森在愛情上的薄弱被一直被人所忽視。而當他高調宣稱要拍女人,說愛情,談浪漫,這種先天不足終於在《太平輪》中被無限放大。
至少從這部上集來看,愛情在整部《太平輪》里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上集裡的戰爭與即將在下集裡上演的海難加在一起,都是為了烘托片中悲壯而悽美的愛情。在《太平輪》最初的劇本中,編劇王蕙玲所創作的三段愛情是彼此獨立的,只是在後來的反覆修改中,三個故事最終被逐漸融匯在了一起。但從上集來看,這種融合頗有種」強扭的瓜不甜「的味道。在大部份時間裡,三對戀人的故事仍舊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儘管在多個場合,譬如片頭的華東戰場,其後的上海碼頭,導演有意暗示著眾人在同一空間內的出現,其後佟大為與黃曉明,宋慧喬與金城武間也曾有過短暫的接觸,但彼此間互動的缺乏仍然讓電影顯出明顯的鬆散之感。三段故事的分離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便是造成各自故事本身的蒼白無力。設想,在有限的兩個小時裡,吳宇森必需要把相當的時間留給火爆的戰爭戲,剩餘的文戲被一分為三,效果可想而知。當故事的濃度因為篇幅的原因被稀釋,導演自然也無力在其上面做過於精細的雕琢。因此呈現出來的效果是,三段戀情均像是被貼上了類型標籤的大路貨。黃曉明與宋慧喬這對明顯是在取悅古典歐美浪漫愛情故事的擁躉,佟大為與章子怡則代表了中國古代民間悲情故事在舊中國的重新演繹,至於說金城武與長澤雅美,不用多說,針對的當然是日系純愛片的愛好者。導演在愛情故事上類型化的處理,很容易讓人產生這樣不好的聯想,那就是所謂的六大巨咖,三國巨星,並非是為了展現亂世浮生的眾相,不過是滿足不同觀眾的審美口味,進一步在當地打開市場,撈取票房的花招而已。
而具體到對於愛情故事的微觀描繪上,吳宇森的敗筆同樣不少。最為明顯的恐怕便是他對浪漫二字的理解。吳宇森當然是個有著浪漫情懷的導演,白鴿,風衣,槍火,這些都是例證。只是,這種浪漫一方面是充斥著陽剛氣息的,與愛情中男女間的浪漫大相逕庭。而另一方面,吳宇森進入兩千年後的頹勢也從側面證明這種浪漫放在今天多少都有過時的嫌疑。不幸的是,吳宇森還是過高估計了自己。他在關於《太平輪》的訪談中大談特談浪漫,但事實又是什麼樣子呢?《太平輪》對浪漫二字詮釋的笨拙程度就像一個完全沒談過戀愛的小男生在寫一部關於愛情的鴻篇巨製,因為經驗與想像力的雙重缺乏,他所能依賴的唯有機械的複製。黃曉明與宋慧喬的初遇,雪夜,穿不合腳高跟鞋的大小姐,一曲共舞的華爾茲,完全是童話故事裡經典元素的粘貼。佟大為與章子怡在麵館吃麵的那場戲,章子怡擦筷子以及倒鹽其實都是非常出彩的細節,但導演似乎生怕觀眾不能理會似的,非要自以為是的用上慢鏡頭特寫,一帶而過的含蓄被用力過猛的暗示徹底擊毀。而說到金城武與長澤雅美,隨便找上一部青春校園系日劇日影,完全可以實現無縫隙的完美替換。
如果說,這種對浪漫的誤讀和濫用僅僅停留在愛情這一環節,那麼《太平輪》倒也還有翻盤的希望,畢竟吳宇森說到底還是靠吃類型片這碗飯為生的,但吳宇森把自己的所謂浪漫主義滲透到了電影裡的幾乎每個環節,這對這部基於歷史和真實而生的電影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一頭一尾的兩場重頭戰爭戲照理來說是吳宇森的拿手好戲,但事實是它們也沒能讓人對電影的整體印像有太大的改觀。基本上,可以說老吳就是在吃《風語者》裡的老本,除了努力學著麥可.貝的樣子做一個勤勤懇懇的爆破工,他似乎也想不出什麼在戰場上打出花樣的新點子。但拍戲這種事,怕的就是一個比字,同樣的題材,同樣的戰場,當人們看到五六年前的馮小剛能在《集結號》里以更具信服力的表現說出內戰的殘酷,便很難不對《太平輪》皺起眉頭。
解釋成自己的香港導演身份也好,出自於與生俱來的浪漫勁兒也罷,《太平輪》在還原歷史上的隨意都是顯而易見的。先不去考證1945年7月國軍與日軍在淮海地區究竟是否發生過片中那樣慘烈的大戰,也不去考證抗戰與內戰期間國軍與共軍是否已經裝備RPG,坦克型號為何的問題,單是佟大為三軍時間這樣的明顯BUG便讓人難以接受。從故事發生在1948年推斷,已三軍六年的佟大為應在1941年或1942年入伍,那麼請問在」瀋陽「(那時的瀋陽是否就叫做瀋陽?)三軍的佟大為究竟是在為誰打仗?這種隨意態度的背後其實並非吳宇森本人的疏忽,本質上來說仍是一種港片思維支配的結果。說白了,儘管有著在好萊塢成功打拼的經歷,也拍過《赤壁》這樣的史詩巨作,但骨子裡吳宇森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港導。這種港片血統決定了他會把所有嚴肅的問題市井化,把複雜的矛盾戲劇化。所以,當你看到手持卡賓槍深入敵陣,跛腳叼雪茄戴墨鏡露壞笑的黃曉明時,你一點也不必感到驚訝,沒錯,那就是當年的小馬哥和小莊。而這種違和感嚴重的場面,在電影裡可謂屢見不鮮,國共雙方高級將軍的碰面,宛如警匪對決一樣兒戲,共軍出征的場面,竟然頗像警隊出征,而至於說佟大為與共軍戰士在森林裡的雙槍對決。呃,就把它當做吳宇森自戀式的自我致敬吧。
愛情上的笨拙,歷史上的隨意,這便是《太平輪》的上半場給人留下的全部印象。當然,對於吳宇森這種量級與年齡的導演來說,他自然有任性做實驗的資本,只是這種實驗收穫的恐怕並不會是《黃金時代》的爭議,而更多的是江郎才盡明日黃花的感嘆吧。但願,下半場的《太平輪》能讓人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吳宇森。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