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性愛成癮的女人(上)--Nymphomaniac (Long Version) I

女性瘾者第一部/性上瘾前篇(港)/性爱成瘾的女人(台)

6.9 / 131,894人    117分鐘 | 145分鐘 (uncut version)

導演: 拉斯馮提爾
編劇: 拉斯馮提爾
演員: 夏綠蒂甘絲柏格 史戴倫史柯斯嘉 西亞李畢福 烏瑪舒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默先生

2014-12-05 05:42:07

性癮者的自白及周圍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不正常的人
Nymphomaniac與sex addict是人為創造的兩個概念,還原到本真,是兩種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後者在電影世界裡一般和真愛有關,比如《我是性癮者》、萊福特的《唐璜》等,基本闡述的是在找到真愛之前,在不同異性那裡嘗試性體驗的頻繁與無聊,一旦找到真愛,即會停止對其他人的追逐,因為那一個人已經可以滿足你所有的性幻想和性體驗需求。但Nymphomaniac則不同,這類群體是福柯意義上的「不正常的人」,是被權力所區分出來的一類群體,是權力無法駕馭、無法改變、甚至壓迫也無法使其改變的一類人。無法處理,是權力所能面對的最大尬尷,所以只能在將其與所謂「正常人」區分之後予以隔離或者放逐,按照痲瘋病模式處理。在現實中,這種處理變現為道德的排斥,人群的隔離,輿論的唾棄、甚至列為犯罪等等,但性癮者仍然按照自己的模式生存,悔意或者自責在他們身上並不存在,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拉斯馮提爾的起點,找到了這類人真實的存在,並由此展開。
二、圍繞性癮者禁忌所帶來的種種
教授的存在是讓人意想不到的。用一個說教者作為配角在那裡滔滔不絕,讓人容易聯想到大學裡蹩腳的短劇。但導演的高明之處在於,在以教授之口講出了面對這類不正常人的種種觀點的同時並未表現出對性癮者的說教。即教授以寬容的態度,平等的視角認真的和女主角討論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和解釋。電影中的各種比喻、象徵(導演選取的這些像徵都非常棒),都是引導觀點交鋒的起承轉合的標誌。
哲學的一大部份是應對禁忌的挑戰而展開,如同影片所勾勒出的那樣。但可憐的是,無論有多少圍繞性癮者的說辭,她依舊如故,堅硬的在那裡。
具體的觀點,感興趣者可以自己去看。那些看似有些賣弄的觀點的堆積在導演的鏡頭和連接下變得無比自然,彷彿一堂關於生命哲學的講座。
三、女權主義
這部影片毫無疑問是部女權主義影片。國內對女權主義的討論和表現基本限於功利主義、窺陰癖甚至受虐傾向而已。無甚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
提爾的這部電影全面反映了他對女權主義的理解。石康曾在他的小說里說過一句話,男人以佔有的陰道的數量來標榜成功。這個現實的背後是赤裸裸的功利和令人無奈的虛榮,這類人和沉迷於金錢中的女人一樣,充其量只是一種暴發戶心態的人。而在女主角那裡,沒有絲毫的虛榮心和一般意義上的佔有慾,她只是對性上癮而已。一個又一個男人,只是按照她的想法去使用,僅僅是使用,沒有佔有。——她有這個權力,誰都阻止不了,誰也無法說三道四。
帶著窺陰心態看這部電影的人可能會失望。看到底,這是一部講述一個「最正常」的女人如何讓自己真正存在的電影。所以,性在整個電影中可以化作一個符號。這個符號可以用任何真正的興趣或愛好來代替,比如讀書、旅行、攝影、吃、自虐等等。因此,這也是一部述說人該如何存在的電影。
所以,觀至末尾之時,我腦海中很自然的出現了《紅樓夢》裡的「好了歌」:人人都曉神仙好……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清楚,作為人的我們,究竟該追求什麼。
四、夏洛特·甘斯布
喜歡夏洛特的表演,作為提爾的御用演員,她在這部片子裡的表演,超過了《反基督者》裡的表演。個人感覺,這個星球上最會挑劇本的就是夏洛特與莫妮卡·貝魯奇了。只能用「女神」來形容兩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