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匆匆那年--Back in Time

匆匆那年/FleetofTime

5.6 / 358人    119分鐘

導演: 張一白
編劇: 九夜茴
演員: 彭于晏 倪妮 鄭愷 魏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胡墨臻

2014-12-06 06:04:41

一部MV比劇情更精彩的電影——《匆匆那年》


第一次看《匆匆那年》小說,是在大二的時候,當時死黨和我極力推薦:「你一定會喜歡這本書的!」
我還記得,那個週五的下午,我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看到後面的時候,看得太投入,緊緊抱著雙臂哭了出來,因為是在上課又不敢發出聲音,忍得很辛苦。
後來我和別人推薦這本書的時候都說:「也許我現在不是很清楚地記得書裡的情節,但是我這一輩子都會記得看這本書哭得快要抽過去時的疼痛感。」
如果你曾愛得撕心裂肺,你一定會在《匆匆那年》里找到你自己。
今年六月份畢業的時候我才知道了《匆匆那年》要拍網播劇和電影了,老實說,對於一個有著原著情節的人來說,心裡是有些排斥的,一本書變成電影或電視劇,註定是要失去很多東西的,而且我像所有的原著黨一樣,固執地認為即使再牛逼的演員也演不出我們心目中的陳尋方茴喬燃趙燁林嘉茉,即使再牛逼的導演也拍不出我們心中的《匆匆那年》。
到了八九月份,《匆匆那年》網播劇熱播,我身邊的人紛紛都在看都在討論。進入研究生的班級,認識了很多新的朋友,其中不乏同樣被小說感動過的人,許多都向我推薦網播劇,我還是固執地沒看。
後來,《匆匆那年》電影的主題曲也發佈了,寢室的一好姐妹彬彬看了主題MV,然後說一定要去看電影,而且立即搶了票,我當時啃著蘋果還是固執地說:「我不會去的。」
什麼時候改變了想法,應該首先是那一次:某一節無聊的大課上,彬彬坐在我旁邊用手機看《匆匆那年》網播劇,我實在受不了老師無趣的喋喋不休,和她要了一個耳塞,和她一起看。
那是最後一集,正好看到陳尋一行人陪著方茴去醫院墮胎,到最後,思念著方茴的陳尋回到高中的那條小巷子裡,迎面走來一大群剛放學的高中生,他抬起頭,在一堆穿著校服的青蔥面孔里,看到了那時候的自己和好兄弟們,看到了對著他笑的方茴。
那段傷感的慢鏡頭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心,幾乎是瞬間我感覺到自己的眼眶熱了一下,身邊的彬彬更是已經落淚。
因為那一段鏡頭我萌生了看網播劇的念頭。再後來看到朋友圈裡大家在發《匆匆那年》的主題曲,天后助陣,作為天后的粉絲我自然去聽了一下。
一開始,我是被天后帶著懷念的聲音感動的,然後,是被林夕的詞戳中情懷。
「我們要互相虧欠,要不然憑何懷緬。」
「我們要互相虧欠,我們要藕斷絲連。」
再然後,看了主題曲的MV,淚流滿面。
因為保健室裡被風揚起的窗簾、因為夕陽餘暉里女孩白皙的臉頰旁揚起的髮絲、因為鬱鬱蔥蔥日光極目的校園大道、因為男孩白色的襯衫下晶瑩的汗水……
還有,那沉入透明的水底的鬧鐘、白襯衫、課桌、椅子、粉筆、自行車……那些昭示著青春的物件一件一件沉入水底,那種純潔的破壞感最要人命,也最賺人眼淚,每一個有著青春情懷的人都逃不過這些,都註定像我一樣為了那唯美的MV和預告片期待著正劇。
就這樣,說著「絕對不去電影院看」的我變成了最期待這部電影上映的我。
看著這篇文的你絕對不會想到我因為這部電影又去買了新版的《匆匆那年》重溫,將網路上的主題曲MV和幾支預告片看了一遍又一遍。
說了以上那麼多的廢話,好像和這部電影內容沒啥大關係,其實,說了這麼久我只想表明一點:青春會散場,但是情懷永遠不滅,而這世界上永遠都有願意為情懷買單的人。
我之前並沒有看過張一白導演的作品,也不清楚他的風格,對於影片的演員也無感,一開始倪妮演方茴讓我有些排斥感,但是看完MV和主題曲就消失了。而且,看完網播劇後,我已經打好預防針,知道計較原著情節是一件給自己找不自在的事情,一部十幾集的電視劇都不能將我心中的《匆匆那年》說出來,對於一部100分鐘的電影,我更是自覺地沒報多少期待,唯一期待的是能感受到MV裡面那樣的情懷。
週五下午沒課,我趕了離學校最近的影院的最早一場,我以為工作日一般不會有太多人,正好適合靜靜欣賞,但是選座的時候才發現一個中廳裡早已坐滿了人,進去一看,大部份是學生一族。
100分鐘下來,對於這部影片的評價,如題:一部MV比劇情更精彩的電影。
這句話的另一個意思就是:一部正劇還不如MV好看的電影。
真不是我毒舌。
真的好無辜。
從《那些年》之後,大陸螢幕上的青春片就開始氾濫,尤其是根據小說改編的。《致青春》我沒看過原著,離我有些遠,後來在網路上看過,覺得一般。《同桌的你》,嗯,更一般。
《匆匆那年》的MV和預告片真的讓我小小期待了一下,那些清新唯美的特寫像是一幅一幅畫,隨便一幅都是能說上三天三夜的故事。某支預告裡陳尋和方茴從教室裡走出來的長鏡頭美得像是青春永遠沒有盡頭。
可是,到了影院,我才發現,原來這部電影也真的只有那些清新唯美的鏡頭可以看看,MV早已將所有的精華說盡,凝練地壓縮了我們所有的青春記憶。而在電影裡,這些美好的鏡頭夾雜在一些與時代不符的笑料里又顯得格格不入,矯揉造作。導演實在太累了,一方面想讓觀眾笑得開懷,一方面又想展現青春里美好的記憶,最後發現靠幾個慢動作的特寫鏡頭也力不從心。
原作的元素太多,壓縮成一部電影必然需要去掉很多分支,但是有的分支實在又太出彩,所以捨不得去掉那些只得一鍋端上來,結果就是哪裡的勁道都不夠足。如果沒有原著的彌補,很多情節看得都莫名其妙,坐我旁邊的一對情侶就時不時發出一些疑問。
支離破碎的情節設計使得整部片子像是幾個MV生硬的拼接,有的人可能會認為分成段落講述更接近於電影的表現手法,但前提是這幾個片段的邏輯關係更緊密,而這部片子如果沒有原著情節輔助,我串不起來。加上很多情節的鋪墊不夠,顯得後面的煽情也是如此蒼白,原本做好準備面巾紙的我卻始終沒流下一滴淚。為什麼可以用那麼多的慢鏡頭去佔用時間卻不願在後面的那場飯局裡多給幾個表情特寫和分鏡呢?還有,導演,你造我看到陳尋突然撲到鄺強身上嚇了一跳嗎?難道你就不能給陳尋來個表情鋪墊一下嗎?你請誰做的剪輯啊?
去看電影之前,一好朋友告誡我說網上對這部片子吐槽得厲害,讓我不要太期待。我說我有所心理準備,我也是衝著情懷去看的。就像我當初為了情懷能去看《敢死隊》3一樣,我以為,不管這部片子怎樣,100分鐘裡至少能展現出一些我想要的情懷。
結果呢?我又錯了,我還是太單純,原來能拍出那些小清新鏡頭的導演不一定能拍出情懷,原來情懷才是最難最難表達的東西。
最後看下來,所有的煽情都還不如不如《灌籃高手》的主題曲《好想大聲說我愛你》和《當》來得實在。
好生失望。
所以,我回來又重看了一遍MV。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