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匆匆那年--Back in Time

匆匆那年/FleetofTime

5.6 / 657人    119分鐘

導演: 張一白
編劇: 九夜茴
演員: 彭于晏 倪妮 鄭愷 魏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南下

2014-12-07 12:15:40

只恨那年太匆匆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觀影感受,嚴重劇透】

        只願你在他們的故事裡,讀到告白時不曾有過的勇氣,看到擁抱時不曾用過的力氣,聽到沖淡在歲月中早已來不及說出口的詞句。
                                                                                                                                   ——題記
 
         一晃半年落不下筆,想說些什麼總覺得言不及意。越談論柔軟的東西越是感傷,越迴避陳舊的時光越是不安。那不如就細細的看著自己青春里沒有講完的故事在別人的夢裡枝繁葉茂,生根發芽吧。
        沒看過九夜茴的原著,而是一次機緣巧合在幾個同學的推薦下才知道一部名叫《匆匆那年》的網路劇。好在只有16集,否則就真的放棄了。電視劇版的《匆匆》主角沒有面熟的,或許都是新生代演員吧,但卻覺得他們滿足了自己心中對每個角色的設想。方茴敏感倔強,陳尋驕傲張揚,喬燃內斂溫暖,趙燁義氣有幽默感,林嘉茉敢愛敢恨執拗坦蕩。五個人的青春儘管結局悲傷,但他們每個人曾經都是那麼鮮活的在彼此生命中閃閃發光。
        人們總是這樣,在許下承諾的時候一定是真誠滿滿,因為愛得夠深,便覺得沒有到不了的天涯海角;在要放手的時候也一定是覺得無法做到,因為時間讓現實變得殘酷,便覺得再多走一步也如手腳被束。於是,在每個人心裡便有了名為「回憶」的東西。它或苦,或澀,或甜,或咸,並不是名為無法忘懷的過去,也不是托給明天的希冀,它只一輪輪是躺在歲月角落裡泛黃的光影,只是以隻言片語默默提點著你的過去,不論愛過,亦或恨過。

        早就聽說《匆匆》要翻拍電影,由張一白導演,繼而陸續得知各個角色的扮演者,彭於晏、倪妮、魏晨、鄭愷、張子萱,以及陳赫和畢夏。便不由得開始擔心,現如今都已成星成角並不年少的他們是否還能演出校園裡那些年歲月匆匆的氣息?再或許,這些都不重要,只願你在他們的故事裡,讀到告白時你不曾有過的勇氣,看到擁抱時你不曾用過的力氣,聽到那些沖淡在歲月中你早已來不及說出口的詞句。
      
        電影《匆匆》以一個名為「七七」來由不明的攝影師女孩為線索,先是在酒吧遇見陳尋,在她無意間通過電話轉述陳尋曾為了一個女孩高考放棄一道13分的大題而使得電話那頭沉默來拉開整個故事的序幕,然後再借她的鏡頭以趙燁婚禮為契機集結各路人馬不斷穿行於他們過去的回憶。
         
【陳尋】
        「十五年,我們認識了十五年。」陳尋說道。
        那是一個陽光的午後,方茴就這樣靜靜的出現在他的視野,淡雅,清甜,就像夏日裡的一抹甘泉,溫暖卻不張揚。那個年紀,只需要少許勇氣、一丁點兒契機就可以讓兩顆年輕的心越走越近。
        陳尋是聰明的,是能讀懂女孩子心意的,不論是反穿校服打球、點名推薦方茴畫黑板報、將自己與方茴的名字寫在一起、還是在方茴暈倒時藉機在醫務室裡表明心意,他一切都做的剛剛好。
        那場球賽,陳尋一直遺憾方茴沒能看到他最榮耀的那一刻,說 ,如果有如果,他願意重新來過。只可惜,這世上從來沒有如果。或許,他想讓方茴看到的一切方茴都已如期看到,是不是他們就能白頭?
        高考永遠是跨不過的坎兒。成績永遠是填志願的傷。
        那個時候,方茴考砸了13分,陳尋就有勇氣為她空上13分的答卷。多年後,在陳尋眼裡,這就是愛。
        終於到了同一所大學,可兩人仍要去不同課程,遇不同的人。與其說是沈曉棠的出現讓陳尋變心,不如說在遇見沈曉棠之前,陳尋對方茴的心意已經悄悄改變,沈曉棠只是一個合適的契機。
        陳尋說,方茴就像是陸地,能讓他找到回家的方向;而沈曉棠卻像是天空,能陪他展翅高飛。一個是陸地,一個是天空,對於驕傲熱血的陳尋來說,擁有了陸地,就會渴望天空,擁有了細水長流,就會渴望波濤洶湧。音樂上的共鳴、地下通道的那個吻,就是徹底瓦解陳尋意志的最後一擊吧。
        方茴懷孕,他心疼,不忍,便說孩子是自己的,覺得那是後悔,是愛。他或許一直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可是又能挽回什麼?
        我相信,他愛方茴的時候一定是真心的,就像愛沈曉棠的時候也是真心的一樣。

【喬燃】
        只有白敬亭演的喬燃才是真正的溫暖而內斂,懂得祝願和成全。
        其實一直覺得喬燃的角色很讓人心疼。溫文爾雅,陽光謙和。
        可是在愛情里偏偏就是要講究時機的。不能早一步,更不能晚一步,要的只能是剛剛好。不管是陳尋寫在黑板上的惡作劇,升旗儀式上搶先背起暈倒的女孩,還是醫務室兩人心意的許諾,他都已經晚了一步。就算他再懂再愛方茴,也沒了機會。
        他說,這丁香花般的女孩,他願意把自己的幸福都給她。
        他說,丁香不管是粉的還是紫的,他都喜歡;她,不管是他的還是不是他的,他都希望她好。
        不能擁抱,便看別人給她依靠,只要她幸福,寧願遠赴英國,這大概就是喬燃能給愛情最好的成全。不論她在不在身邊,都要盼她喜樂,護她周全。
        荏苒時光,星移斗轉,他依舊是站在方茴身後的人。
        他總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她。失聯後,他在法國見到方茴,沒有寒暄,卻只是默默在車窗里看著她。那是要怎樣的勇氣才能成全的不打擾?

【方茴】
        或許倪妮演的方茴少了一點與世無爭的感覺。
        她單純、安靜,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她倔強又敏感,自始至終都很少能夠有人改變她。
        如果,如果知道結局卻能夠再一次重新來過,面對陳尋和喬燃,她又會怎樣選擇?
        我想,她還是會選陳尋。
        一個驕傲張揚,一個內斂溫暖。或許,那個年紀張揚熱血的男孩子就是會給女生心裡多一些的「怦然」,然後,沒有任何理由的,在無數個「怦然」的不斷衝擊下,驕傲張揚勢必勝過內斂溫暖。
        沒有那麼多為什麼,就好像,世事錯落皆是命中注定,一樣。
        方茴是愛陳尋的,以她的方式,自始至終。她覺得她是愛陳尋的,在陳尋一聲聲呼喚她名字的時候她一次次答應;她覺得她是愛陳尋的,在從父親單車上毅然跳下就為看陳尋在球場上最榮耀的一刻;她覺得她是愛陳尋的,在兩個人的感情有危機的時候她忍著不吵不鬧不埋怨;她覺得她是愛陳尋的,在她發現陳尋和沈曉棠同居後站在小區樓下等到天亮;她覺得她是愛陳尋的,在兩人分手之後主動示弱提出復合;她覺得她是愛陳尋的,哪怕是在失去理智不愛惜自己的時候她也覺得自己是愛陳尋的。
        是的,他們都愛彼此,可是都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彼此。
        在新年晚會上,方茴問陳尋,是不是喜歡沈曉棠?這話在她說出口的那一刻就已經徹底輸了。
        在這段感情里我們無法評判誰對誰錯。就像《一生一世》里這樣說,」愛過,就是一生一世「。
        十五年,歲月待她如此寬容,再見亦是初見般美好,一襲紅裙,仍然美到動徹心扉。

【趙燁】
        想像中的趙燁應該像電視劇版那樣,痞痞的玩世不恭,有點小混混的感覺。
        從頭到尾他都只喜歡了林嘉茉一個人,到最後卻是和別人舉行婚禮,仍不忘給嘉茉搶到新娘捧花的祝福。
        當年在沙灘上,兩人約定寫出彼此喜歡的人的名字。趙燁寫了林嘉茉,而林嘉茉寫了蘇凱。她說,我寫完啦,便歡快地跑開。他說,你還沒看我寫的呢,還沒說完,她早已跑遠。 他苦笑,將蘇凱的名字抹去,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假裝她喜歡的人是自己。然後,換上笑臉,手舞足蹈地在沙灘上追逐。
         趙燁知道嘉茉喜歡蘇凱,便在球場上和蘇凱鬥牛,替嘉茉收集以」SK「開頭人民幣,等待」備胎轉正「的那一刻。
         趙燁愛嘉茉,低到了塵埃里,卻沒有開出一朵花。
         他愛她,可她卻愛另一個他。這就是所有故事最悲情的結局。

【林嘉茉】
        在現實中,或許很少有女生能夠做到像林嘉茉這樣敢愛敢恨坦蕩而執拗。
        我喜歡,或許就是因為做不到吧。
        林嘉茉喜歡蘇凱,然後用盡所有力氣為他做了一切傻事,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漂漂亮亮的站在他面前說出喜歡那三個字。
        在不同的感情里,她和趙燁同樣是」備胎「。
        趙燁的婚禮上,再遇見蘇凱,他已是一副世故圓滑的樣子。
        不要懷疑自己青春年少時的眼光,那是成長的額必經階段。
 
        不得不說,在原著小說那麼暢銷、電視劇版熱播之後又要翻拍,電影的導演編劇確實厲害。可是電影畢竟只有那麼短短兩個小時而已,一群人鮮活的青春怎麼可能描述得點滴不漏?情節太過於跳躍,很多細節沒有好好敘述事情的起因就直奔結果而去,或許這會給小說電視劇都沒看過的而觀眾很大壓力。在演員的挑選方面,導演更加注重明星效應拉動觀影,而不是去挖掘那些真正能打動人心的飾演者。就比如倪妮(方茴),在她哀求陳尋不要分手的場景,我真的以為那是《我想和你好好的》裡面的鏡頭;再比如陳赫(蘇凱),他的髮型從一出場影院裡就有人高呼」殺馬特「,更令人驚恐的是,在他拒絕林嘉茉的時候竟然說了愛情公寓裡的一句台詞:」嘉茉,請你轉告你的同學,讓她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好跳戲~)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其實糾結了很久才決定去看電影版的《匆匆》。
        雖然它並沒有太多地方像我走過的青春,只是不希望再次重溫一個悲傷的結局。
        然後再多的糾結也抵不過對美好結局的嚮往。
        
        十五年,我們也認識了十五年。這就是第十五年。
        漸漸地,你會相信人生無不充滿了之前你所不相信的定數,雖不是《推背圖》能演算的天機,卻會是早已在冥冥之中註定好的際遇。
        這一路上,我們在不停的遇見他們,他們也在不停地遇見我們。只有一邊遇見,一邊錯過,才能見得更多。他們錯過了,你們才能遇見,你們錯過了,他們才能遇見。
        記得要相互祝福。
       
        有誰沒被別人被辜負過?又有誰從沒辜負過別人?這很難。
        那些名為」過去「的回憶,也只能代表著:你走過,然後,它隨風而去。
        既然能夠過去,那再多遺憾和眷戀也無能為力。
        
        生活不能如詩,只能如是了。
        總是要學會告別的。
        與你熱愛的不熱愛的一切告別。然後,奔赴人生的下一個約。
        再不甘心也就這樣了。
        一生那麼長,總會有個人停下來為你療傷。
        沒什麼好放不下的。
        「錯過」與「辜負」會帶你走上一條新的路。


這篇東西很長,如果你能耐著性子讀到最後,我希望借《匆匆那年》和你說:

只願你聽過他們的故事,
在告白時更有勇氣,
在擁抱時用盡全力,
在許諾時真心誠意,
在快放棄時不忍離去,
然後,
在未被沖淡的歲月中,
 說出塵封的詞句。
學會珍惜。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