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個人的武林--KUNG FU JUNGLE

一个人的武林//

6.5 / 8,276人    100分鐘

導演: 陳德森
編劇: 陳德森
演員: 甄子丹 楊采妮 王寶強 白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anTA

2014-12-07 13:11:47

逝去的武林


                                                           觀《一個人的武林》


      夜半時分,獨身一人臥於榻上,觀影《一個人的武林》後,心情激盪,久久不能自己。

   
      對於甄子丹我個人是不報以任何偏見的,只是將其作為一個單純的動作演員與導演來看待的,至於其個人德行與品行,那是不關我事,也與其影片的質量無關。中國人千百年來總是喜歡將儒家學說「欲治學,先修身」的那一套來桎梏人的思想及精神,實際這是很荒謬的一件事情,所謂年高德劭,品學兼修的人也畢竟是少數,信奉「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學術界是如此,那「一言不合,即便搭手」的傳統武術界,那更是比比皆是。


       所以說不應當將一個人的品行,作為衡量其成就的唯一且其一標準,就好比王爾德是個同性戀,那麼其作品就一定會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一套路嗎,顯然這是不可取的,是一種片面的,武斷的評價。而本片中甄子丹雖然比起之前的一部《特殊身份》中面容有些許蒼老,但是歲月不饒人的,也僅僅是男人的臉龐,其身手則依然是凌厲無比,而說到其身手,我之所以用凌厲,則是有一定原因的,而所謂原因,還是需先分析甄子丹的武術套路。


       其實縱觀甄子丹從影以來的一系列影片來看,其所習的功夫在基於詠春的基礎上,大致於也有西洋拳術及現代柔術及mma的影子,甚至於跆拳道的腿功,也多有體現。可以說不同於傳統的香港一些硬橋硬馬的以劉家良師傅等人為代表的大洪拳派系的武行所展現的飽含傳統底蘊的一招一式,甄子丹所展現的,大致於都是一些包括有格雷西柔術等的柔術類的地面技術,而其的腿功,也遠不同於傳統武術中諸如必修的,譚腿,戳腳等強調「腿不過膝」的腿法,大致於都是一些跆拳道中華麗的後旋踢等腿法,當然排除了實用性,這一系列的招式,至少在視覺效果上,是遠遠強於傳統諸如洪拳的橋手,詠春的推手的,也算是取悅觀眾的一種方式吧。


       而本片中甄子丹則也是延續了其一貫的風格,打鬥多以現代地面技巧摻雜詠春為己用,充滿了現代感,而這與其所謂「合一門」的掌門的身份,多少有些掛羊頭賣狗肉的違和感,所以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而片中的王寶強,也可以看得出還是有幾分功底的,雖不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起碼童子功的功底,還是有幾分的,而其身手,除了在擒拿手一段恐怕有替身上陣,其餘橋段應該是親力親為赤膊上陣的,而其套路,除了偶爾摻雜了幾分太極的招式以外,大部份都還是與甄子丹充滿現代自由搏擊感十足的架子保持了一致,只能說這也是對於本片名稱《一個人的武林》的另一種缺憾。


       說完了這些,片中的很多小細節,還是很值得推敲,並帶有一定講究,也是能看出本片整個團隊的用心之所在的,在此就與大家分享一二罷。


        1,武禮,中國是泱泱大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自然動手之時也不能如蠻夷一般不分老幼尊卑胡亂撕打一番,這些自古以來都是有講究的,就好比金庸小說中的諸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等高手一般,多數也是會自重身份,一諾千金,對於小輩,也是不會自降身份去出手,起碼按照慣例「讓你三招」那也絕對不算是托大的,當然,拳譜有云「拳怕少壯,棍怕老郎」,這些都是後話,先按下不表。而傳統的武禮,又俗稱為「抱拳禮」,此禮大致源於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是漢族特有的傳統禮儀,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鬆緊適度,拱手,自然於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用左手抱右手,這稱作「吉拜」,相反則是不尊重對方的「凶拜」。而一般在古時練武之人中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抱拳禮也分兩種,一種是左拳右掌,古時這樣的意思就是普遍的所謂「吉拜」,大致我問過一位武術界的朋友,意為「五湖四海皆兄弟」因為拳為五指,掌做四指,所以為「五湖四海皆兄弟」之意。而另一種則是為,右拳左掌,這一種就是為「凶拜」,因為一般人來說都是右撇子,所以右拳左掌有分生死的含義,故而電影中最終王寶強與甄子丹決戰之時,互行抱拳禮時,都是為右拳左掌,意為不死不休。


        2,拳繭,片中有幾個鏡頭可以很清晰看到王寶強與甄子丹手上的略為厚重的拳繭。所謂拳繭,就是指不帶拳套,經常徒手擊打硬物,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的繭狀物體。當然,單純的徒手擊打,那是不科學的,特別是久而久之的對著硬物不做任何保護的進行擊打,是極易造成骨質增生的,所以大多時都會選擇用布條將拳頭緊緊的纏在一起,以起到保護作用,而更多的拳手,不僅僅是有拳繭這麼簡單,很多經常對著牆壁,沙袋等擊打的拳手,久而久之之下,整個五指握拳後,拳面會呈平面狀,這就是經常鍛鍊的結果,一般人是無法做到的。


       3,套路,正如之前所說,甄子丹的個人風格多是體現在各類自由搏擊以及柔術的地面技術之上,與傳統南派武術多有不符,只是個人感覺在《葉問》之後,甄子丹的詠春套路也相應的有所增加,比如在本片中最後的決戰中,甄子丹與王寶強的對決中有一個鏡頭就是甄子丹運用了傳統詠春三板斧「攤,膀,伏」裡的膀,化解了王寶強凌厲的一記側踢,當然詠春變化繁多,何止三板斧,不過能在此看到這個鏡頭,還是十分驚喜的,只是個人由於地域的緣故,對於詠春了解只能算是淺嘗輒止,更何況南拳派系極多,更對其知之甚少。


       4,拳譜自古有雲,「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很多傳統的拳法都是有其獨門秘訣之所在的,正所謂不傳之秘。而片中的王寶強用大顆粒的海鹽塗抹皮膚,以增加其耐打度的說法正確與否,我在此不敢妄下結論,不過觀其古今中外,增加身體抗擊打程度的法門,也是比比皆是,畢竟有句俗話叫做「打人要先學會挨打」當然在傳統武術中這挨打,並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傻傻的等著他人的拳頭打在自己身上來,其中還存在著一種所謂「泄力」等的法門,當然這是比較精妙的學問,更多的目的是能讓自己的外在身體能經受住更多的擊打,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內外兼修。而在西洋拳擊中,自古就有用鉛球等重物擊打腹部,肋部等人體的先天脆弱部位以加強其抗擊打能力的法門,而我國自古的鐵布衫,金鐘罩等傳統外功,起先也都是運用重物擊打全身骨骼,逐漸將其內裡骨骼鈣化後增加其抗擊打能力的法門,當然有說是還需用其特質的秘藥進行塗抹,這就不得而知了。


      5,暗器,片中貫穿始終的線索是一種名為「堂前燕」的暗器,說是暗器,也不能算是暗器,按照片中人物的說法,此物為清朝武狀元選拔時落選時朝廷所贈與的「安慰獎」一方面有嘉獎的含義,另一方面也有警示的寓意。「堂前燕」取意為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只是可能是我見識淺薄,並未有聽說過有「堂前燕」這類古代物件的,可能也是類似於「血滴子」這類子午須有的小說杜撰物吧。


       6,人物,片尾處大概有一個很短的集錦,大致介紹了這部片子幕後的很多主創人物,其中不乏很多眾人眼熟亦或是面熟的人物,只是其中的很多大都是與成龍,李連杰等人一個年代,或是更早於他們的資深武行,在以前的武打片中,或多或少的都能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只是現在隨著電影技術的日新月異以及港式武打片的江河日下,早已是明日黃花的他們也都逐漸的步入暮年,退居幕後,但是這批人畢竟其中的很多人都是真正的打小練武出身,也不乏有武功高強之輩,尤其是其中很多總是以反派亦或是跑龍套出身的幾人,其實都是很多門派的門主一類的人物,只是就是好比之前才看的麥浚龍導演,清水崇監製,錢小豪主演的《殭屍》一般,一眾當年紅透半邊天的殭屍片演員再次齊聚一堂,可是剩下的只有令人唏噓的落幕了。


        7,bug,片尾在獄中一眾開頭被甄子丹暴打的人等對甄子丹行武禮,後排的幾人明顯是群眾演員,居然行的都是決生死的「凶拜」。


        總體而言,在這個彭於晏練就一身肌肉都能去《黃飛鴻之英雄有夢》里擺擺虎鶴雙形的年代,這類真正實打實,拳拳到肉,間或還有一眾玩票性質混眼熟發揮餘熱的上時代資深動作演員偶爾客串其中的武打片,你又有什麼理由,再去拒絕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