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手機 [2003]--CELL PHONE

手机/CellPhone

7 / 1,539人    107分鐘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劉震雲
演員: 葛優 徐帆 張國立 范冰冰 范偉 趙奎娥 楊欣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e

2014-12-14 11:00:16

《手機》影評------科技與道德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說實在的,看電影我總是奔著演員去的,至於表達思想的導演總被忽略(李安是個例外)。於我而言,看喜劇是對於現實生活無聊和乏味的一種逃避或者暫時的解脫,每次完事後不是意猶未盡,而是一種強烈的空虛感襲來。而葛優在我眼裡就是中國喜劇電影的三大代表(其餘兩個當然是周星馳和黃渤了)。
    因為喜歡葛優的電影,所以本著看喜劇的心情點開《手機》。但是,看了好多後絞盡腦汁理了理也不知道這是一部喜劇還是恐怖片。回想了想,第一遍時也沒怎麼笑,也沒有像很多人一樣覺得瘮得慌,雖多感悟,但電影描述的場景沒經歷過,所以無法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更無法理解很多人說不能帶老婆看這樣的電影(其實個人覺得這部電影極大的引發了家庭男主女主思考對策,結果可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吧)。但不管怎樣,對這部電影真的是喜歡得不能自拔,閑暇之時翻翻某個片段,心情即可空明幾分。
1.《手機》中的男人。
    葛優飾演的嚴守一,張國立飾演的費墨,都是事業有成,有家庭的中年男人。葛優表面看起來老實,但卻是游離於女人之間的情場高手,從在家裡應對於文娟,在教室裡逗笑沈雪,在小間裡一句《我把青春獻給你》逗笑武月無不體現一個男人情商手法之高明。工作是電視台的著名主持人,主持的正是說話節目,而現實生活中確實謊話張口就來(記得白岩松說過優秀的主持人,在平常說話時是禁止爆粗口的,可能嚴守一不是直播便可扯淡吧)。而用於表現人物性格的正是嚴守一的頻頻出軌。費墨是節目的編導,文學素養高,知識分子,開始的橋段勾勒出一幅家庭男人的形象,然後最後卻不出意料的來了戲劇性的轉變,「一個社科院的研究生,對我有些崇拜」(哪兒的方言挺好聽的),最終還是守不住內心的慾望。
     其實不能說他們不愛家庭,沒有責任心,我覺得這兩個男人是現實生活中婚姻家庭男人中兩類之一,「愛腥的貓」,而生活中大部份男人都是屬於這一類的,另一類當然是不愛腥的了(原因最慘的是性功能障礙,最好的就是愛極了妻子唄)。
    嚴守一,一個既有賊心,又有賊膽的男人,敢於行動,敢於偷腥。但有家庭責任心體現在,離婚後給於文娟打了很多電話,知道有兒子後極其的高興,極其地關注,產房裡,開車接送,寄錢,兒子的名字等等,還體現在他覺得沈雪適合結婚,武月不合適結婚上。但家花哪有野花香,平平淡淡的婚姻生活哪有和漂亮情人卿卿我我來得刺激啊,成功了的男人大多數便像嚴守一一樣,既想家裡家裡紅旗不倒又想外面彩旗飄飄,故事的結局是妻離子散,家破業息。
    費墨,一個有賊心,缺乏賊膽的男人,在慾望與麻煩面前行動遲緩猶豫。這個婚姻更平淡了,平淡到連導演給他們拍一塊的場景都能讓觀眾自動忽略,也就記得他和妻子一塊遛狗,這多平淡啊(愛家愛妻子的男人當然會覺得很溫馨了)。最後還是慾望支配了行動,扯什麼坐而論道,若不是被發現的話水乳交融那是肯定的,事實上最起碼也是精神出軌了,肉體出軌也是一蹴而就的事。事發後,受於精神上的折磨遠離繁鬧,歸於沉靜。賊膽小事一方面,但最終讓他感悟的確是心理上道德的制約。他的故事說明,偷腥有風險,動手需謹慎。
2.《手機》中的女人。
    作為家庭一方代表的於文娟和沈雪,一個是合法妻子,一個是同居妻子。不就是希望家庭能穩穩噹噹,相夫教子麼,這個世界還是男性主導的,女子只求有個依靠的人男人而已。可是這個世界的貓還是喜歡偷腥的,或者內心藏著腥的,在感情上安安穩穩的走完一生的婚姻,在當下這麼發達便捷的社交網路上大約難於上青天吧。而作為小三一方的代表,武月自己也想有個安穩的家,行將踏錯誤入情網,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一個有婦之夫。得不到家庭的安慰,在外強顏歡笑,而孤獨時自己趴在床上哭泣,最後不得不用盡手段,為自己失去的青春挽回點什麼,取自己認為應得的利益(其實我覺得大多數的小三都是以悲情結束的,要不嫁人,要嘛當利益交換的情人,要嘛還有更高級的紅顏知己||我還是相信有的,不涉及性)。
3.《手機》中的男女。
    男人渴望刺激,渴望新鮮,女人追求穩定,閤家歡樂,這是婚姻中最大的衝突。當然,社會發展到男女平等,女人也有權利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的刺激和新鮮了,也許這也是現在大城市80後離婚率奇高最主要的原因吧。
4.科技
    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的革新對整個人類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但科技的發展肯定對人類的各種文化,習俗,道德觀念形成衝擊,技術變革得越迅猛,衝擊也更猛烈。
    網路技術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也越來越遠。《手機》裡描述的只是功能性手機,而現在是只能手機,電腦,網路互聯的年代。人類變得越來越赤裸裸,你是誰,你的基本狀況,你的家庭,你的交際圈,在你用了手機之後我想只要綜合幾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數據,絕對可以讓你在太陽底下無陰影藏身之地。任何時間,你在哪兒,在那兒幹了什麼,精準的衛星定位和高科技的探照技術之下,哪怕你在廁所里脫了褲子放了個屁也能被挖掘出來。沒有道德限制的技術發展就是這麼任性。
    從電台到固定電話,從呼機到大哥大,從功能性手機到智慧型手機,從電腦到未來世界物物相連,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資訊的聯通越來越快,越來越多。以前撒謊,在沒有與相關人物的協商之下一抓一個準,現在隨口來個謊話,只要是相關人員對準口徑便可高枕無憂,一通電話的事。當然,永遠不被識破的謊言就等於真話,但謊言大多是能被揭穿的,《手機》中用了稍微誇張的手法,我不相信一個著名電視台主持人會犯很多細微的錯誤(可以這麼想,人都會犯很低級的錯誤,而《手機》中導演只是把嚴守一一生中所說的最拙劣的謊言都加入一部電影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沒有這些設備之前,人與人是直接的交流,就算是書信交流也透著濃濃的人氣與情感。而現如今的社會,人與人的交流有了中間物,手機,電腦,依附於手機電腦的社交網路等等,本來人就有隱藏真實情感的傾向,現在加了這麼個中間物,資訊從我到網路,再從網路傳到你,誰知道中間會不會發生癌變,誰知道這些資訊會不會在中間偷懶睡個覺換個髮型讓始發人都認不出來。視訊聊天可是比小說里高級幻想功夫千里傳音更高級,千里傳音的手機只是技術世界裡的滄海一栗。誰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技術的變革一旦超出人類道德的承受度,想想都覺得瘋狂。
4.我稚嫩的家庭觀
    我覺得無論是對待伴侶還是對待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連面都沒見過的陌生人。不知道什麼哲學或者宗教上有這些理念,我覺得人的成長應該是讓心靈越來越純淨的,謊言過多只會讓自己心理的陰影越積越大,至真至誠應該是人追求真善美,追求簡單愉悅最快的途徑。愛腥和這個之間不是不可調節的矛盾,你強勢到極其愛你包容你的妻子明明知道你有情人也不管你,而你由於家庭責任也關愛著你的妻子,情人可以換,妻子繼續愛,這這這多少男人夢寐以求要達到的人生巔峰啊。(我覺得在中國做到這點的男人還是有很多的,列舉傑出代表,居住在*委*委*委大院的大佬們,居住在高級別墅的巨賈們)
    小可作為未出校門的無好學生,談談我自己看完《手機》後的家庭情感觀念。
a.我自己是個比較痴情的男人,但時間的力量是強大的,我無法保證十年後還對現在戀人始終如一,平淡的生活總能讓人找點刺激。總結就是,我覺得我應該是費墨類型的,賊心有,道德框架太牢固,沖不衝破讓時間堅定(俺是個痴情的射手座)
b.雖然很痴情,但是不保證永遠在正軌上。但是,心理是及其渴望家庭穩定的,如果有孩子是極致希望家庭穩定的。所以,如果有情人,一定是要在有能力搞定情人的基礎上,而且情人要有情人的覺悟,絕不能找有破壞家庭穩定的情人(這時候一夜情倒是可以解決很多社會問題,家庭問題,但是,有相當大的道德製約,真不知道這個道德哪兒來的,莫非是因為一夜情涉及男女,有多少男人搞一夜情,就有多少女人在一夜情的泥沼中,誰能保證家中賢妻會不會也寂寞呢)。
c.如上所說,個人追求至真至誠,有啥說啥,要非必要撒謊則儘量選擇保持沉默,不語乃人生至高境界。(故而要想有第二春又不破壞家庭感情,只可一夜情或者讓老婆同意之|||此處應該有很多人想到,一夫多妻-可以去利比亞-什麼太亂--那阿聯得了)該多好啊,還有,女士們也可以想想一妻多夫--咦,泰國是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