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鳴梁:怒海交鋒--The Admiral: Roaring Currents

鸣梁海战/鸣梁/海战鸣梁

7.2 / 8,205人    126分鐘 | 127分鐘 | Germany:110分鐘 (International Cut)

導演: 金韓旻
演員: 崔岷植 柳承龍 趙鎮雄 晉久 李貞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拔刀訣

2014-12-14 18:37:59

電影中的鳴梁海戰不是奇蹟是神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電影之前,我對歷史上真實的鳴梁海戰基本沒什麼了解。唯一的印像隻是記得中學歷史課本里曾提到,十六世紀末有過一場戰爭,中朝聯軍打敗了豐臣秀吉。因此,對於電影劇情介紹的李舜臣12艘殘艦打敗日本330艘船的艦隊,我是相信的,以為那就是真實的歷史結果。我期望在螢幕上看到的,是一代名將怎樣運籌帷幄,以少勝多,眾將士如何眾志成城,視死如歸。那一場大海戰,想必悲壯而慘烈。大多數觀眾應該都是這麼想的吧。
真的沒想到能笑場。
雖然走出放映廳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片根本就是個垃圾。我還是希望先別急著下爛片的結論,梳理一下觀影的過程,看看這種感覺是怎樣產生的。
問題出在兩個方面,人物形象的蒼白和情節邏輯的不可信。
李舜臣的扮演者崔岷植是韓國頂尖的演技派之一,在片中只有一個表情,陰沉沉地板著臉,連話都懶得說。作戰會議上,面對質問眾寡如此懸殊為什麼不撤退的將領,他一言不發;抓到因同袍死光而恐懼欲逃的士兵,他仍是一言不發直接拔刀斬首,結果導致了不滿將領的暗殺,如果說這個算軍紀嚴明有情可原的話,他把將士召集起來燒了大家睡覺休息的營房就不明所以了。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戰」的典故,《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也燒了房子,他還沉了船,那是在大軍出戰之前,背後有河,因此自陷絕境,退無可退,以此激發將士決死一戰的勇氣。朝鮮水師所在地前面是海,後面是陸地,不是死地絕境,而且還沒出戰呢你半夜起來燒掉了營房,後果是大家只能睡露天地了,想逃還是可以逃,而且你李舜臣為什麼只燒別人睡覺的房子不燒自己的,這是為將之道嗎?這是昏聵無能刻薄寡恩。這樣的舉動之下,隨後什麼必死即生的演講毫無說服力,告訴大家你們去死吧能提升士氣才怪。
大戰之前,李舜臣唯一表現出的將軍的一面,是去看了鳴梁海峽的地勢,知道了有個漩渦,這個漩渦後來成了他的救星。唯一表現出人性的一面,是他砍完逃兵後做了噩夢。
主角如此,其他角色就不用說了。
然後是重頭戲61分鐘的海戰。
朝軍12條船排成一字陣列迎敵,據說有人看到此處內心爆燃。然後11條船都停下來當觀眾,只剩李舜臣一條船上前,送死你自己去。以此前李舜臣對將士的態度,這種結果情理之中。這也是全片最合情理的因果鏈。
然後就是各種神蹟了。
李舜臣一條船獨立大海一夫當關,第一輪火炮齊射就打掉了日軍第一波攻擊艦隊的一小半,大概有四五條日船被直接炸飛,還有幾條被漩渦纏住。然後就按照這個套路繼續,包括接舷肉搏。大部份時間海戰都是李舜臣自己在打。從電影場面看來,擊沉30多艘,擊傷90多艘,殺敵4000餘,這其中多數是李舜臣一條船的戰果,另11艘船主要是當觀眾,上來後日本艦隊全體就被嚇跑了。最終朝鮮水師12艘戰船無一損毀。
日艦隊後來撤退看上去是個合理的選擇,對方一艘船就幹掉了他小半支艦隊,12艘全上來那不是被圍殲了。
情節這麼安排的目的是為了體現李舜臣的韜略,為此前筆者吐槽的種種來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轉折。李舜臣的殺手鐧就是,把恐懼轉化為勇氣——到了這份上這個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我是朝軍一員,看到我軍一艘戰船可以對抗對方幾十上百艘不落下風,儘管也爆炸,人也不斷死,但是人也不減少,船也不見壞,反而對手船一沉七八條,人一死就幾十上百,那還有什麼可怕,大家抄傢伙一起上吧。
這種神邏輯面前,場面再慘烈,音樂再悲壯,你讓我信你那我還不如信春哥。
整場海戰,電影敘事沒有建立起一條自然合理的因果邏輯鏈,誇張過度,破綻百出,唯一可讚的是韓國電影的製作水平。
電影后半程有兩個讓我震驚的情節不得不提,這應該是導演為了表現軍民團結別具匠心的設計。
一處是千里眼順風耳或者心靈感應什麼的我一直也沒搞懂。日軍久攻不下決定採用火攻,赤壁之戰里有這招,船里載滿火藥稻草,只是船上有人操縱,相當於肉彈。朝軍探子恰好混進了這艘火船,可惜身負重傷無能為力,這時他看到了在岸邊山崖觀戰的妻子,揮手大喊,要她儘快向朝軍示警,一個在海上,一個在陸地,相距往少里說也有千八百米,那是戰場,炮聲,水聲,風聲,然後他妻子就聽到了(當時我還想莫非是讀唇語,但在那個距離看嘴比花生米也大不了多少,她沒有望遠鏡如何看到的)。她還是啞巴,喊不出聲,情急之下,就脫下了外衣猛搖,其他圍觀的百姓頓時都明白了,立刻加入進來一起搖。遠處的朝軍在船上看到這種情景也立刻明白了,排炮齊發,千鈞一髮之際把火船炸飛。這叫心有靈犀一點通。
另一處是日軍撤退後,李舜臣的船也陷進漩渦,眼看就是滅頂之災,岸上圍觀的百姓跳上數條小船,生生把大船拽了回來。一條小船上有六七個人,兩人划槳,剩下的拉船,那是在水裡,兩個人划槳向前的力道大過了四五個人拉船向後的力道,那是1597年,九十年後的1687年牛頓才提出了三大定律,所以導演就可以認為牛頓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兩個質點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存在於這個世界。
導演你不拍科幻片真是浪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電影是造夢工具,電影可以不拘泥於現實,甚至完全拋開現實,比如魔幻片和科幻片,《鳴梁海戰》號稱自己是源於真實事件的古裝歷史片,不屬此列,那麼,它營造的世界,真也好假也好,至少應該是一個比照當時的歷史境況,符合人們認知和常識的世界,有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敘事邏輯,有合乎情理的規則。當這些最基本的原則都被置之不顧,服裝道具再精緻再考究又有什麼意義,跟中國的抗日神劇又有多大的區別。
看電影之前我是相信鳴梁海戰12艘船打敗300艘的說法的,看完之後,我產生了懷疑。用了幾個小時百度,搜索當時戰爭軍備情況,戰船類型,船載火炮射程,火槍弓箭射程等等,結論是,以少勝多是可能的。公元前480年薩拉米大海戰,希臘艦隊400戰船大戰波斯1200艘戰船,以折損40餘艘的代價擊傷擊沉波斯200餘艘戰船。公元663年,唐軍120艘戰船與倭軍400餘艘在韓國白江口展開了激烈海戰。日軍戰船全部被焚燬,數萬日軍被殺或溺死。
對於鳴梁海戰,沒有搜到關於作戰過程的資料,都是三言兩語一帶而過。按照當時的武器裝備水平,電影中那種場面,那種打法,那種勝利是不可能的,這不科學。這個說法記載於朝鮮史書,並無其他相關史料佐證。網易軍事頻道:「精兵堂」欄目有一篇文章《李舜臣鳴梁大捷:實際是日本打敗朝鮮水師》(文中還提到了之後的露梁海戰,網址http://war.163.com/14/1014/20/A8HV9BD600014J0G.html,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文章認為:
鳴梁海戰實際是李舜臣伏擊日本前鋒——日本水軍在藤堂高虎,加藤嘉明,安治脅坂等將領帶領下,正在全羅道沿海推進,日軍前哨在9月7日抵達蘭浦達洋面,在這裡與李舜臣的12艘戰船遭遇。朝鮮水師開始誘惑日本水軍。9月16日,在獲得了發現朝鮮軍主力的消息後,藤堂高虎帶領中型關船30艘甩開大部隊開始追擊,準備與朝鮮水師決戰。結果被朝鮮水師 引誘到一片陌生水域,此時海水退潮,日本水軍前面的幾艘船被朝鮮埋在淺海底的鐵索和木樁擋住去路,遭到朝鮮水師掉頭圍攻。導致來島通總等數十名日本人陣亡,那幾艘擱淺的戰船也被放棄。李舜臣隨後即向北撤退。日本水軍奪取了該地的制海權和摧毀了朝鮮水師的基地,達成了掩護陸軍前進的戰略目標。
鳴梁海戰真實歷史到底如何,現在看已經無法確證。但在電影裡,歷史真實不重要,不過用多麼少的軍力取得了多麼大的勝利,只要你能把這個過程合情合理地表現出來,我自然相信,根本不會再去費力搜索想自己搞清楚。
《加勒比海盜》中的海戰看上去都要比《鳴梁海戰》靠譜。
真正的英雄,用不著誇大其詞也是英雄。黑澤明的《七武士》也是以少勝多,關鍵是令人信服。《鳴梁海戰》這樣的電影,對真正的英雄是一種侮辱,絕境中的勝利如果是這麼贏的,李舜臣泉下有知也會跳出來吧。
我討厭韓劇,但對韓國電影沒偏見,看過的很多,有些還非常喜歡,比如《春逝》、《黃海》、《陽光姐妹淘》等等。中國電影跟韓國的差距,恐怕不止十年。《鳴梁海戰》導演金韓民,看過他的上一部票房大片《最終兵器*弓》,那個也有誇張成份,但故事還流暢,人物也相對豐滿,弓箭是朝鮮族的驕傲,其戰鬥場面大多為單兵作戰,拍得很具觀賞性。從《鳴梁海戰》看,這個導演駕馭不好大場面,61分鐘激烈熱鬧有餘,沒有層次感,場面調度是失敗的。

為什麼這樣的電影能成票房大賣,以致於史上最高,恐怕要從文化和民族性上來探討了。或者你也可以去看看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勒龐寫的《烏合之眾》。
這樣的現像在中國一樣屢見不鮮。在手撕鬼子抗日神劇人人喊打之後,出現了一批據說是比較靠譜的良心抗戰劇,其中一部《紅色》,豆瓣評分9.2,第一集中有段情節,一個我方戰士,在上海市區,向日軍巡邏隊勇敢地衝了過去,單槍匹馬,明火執仗,不用地形做掩護,一人幹掉了十幾個鬼子。這跟手撕鬼子有多大區別。
羸弱而無進取心的人才會靠意淫獲得滿足。當年義和團也是喝了神水畫了神符就覺得自己刀槍不入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