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未碎
2014-12-15 07:50:12
I don't wanna be your hero
So let me go. I don』t wanna be your hero .I don』t wanna be your big man……音樂響起,老舊的小卡拖著行李行駛在粗曠岩石裸露的大地時,不禁有股想落淚的情緒堵在心胸。但它只是淡淡缺股推力的,全片太過真實,沒有戲劇化的渲染,也沒有刻意的煽情,只叫是想落淚卻哭不出來的心緒。離最好的境界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卻未滴落,還有半分。它想表達的只是在平淡生活際遇裡的你,我,他的不同處事方式而已。總說東方的美學是隱忍與恬淡。在這部傳統美式家庭劇中卻更也把點到即止的這種力量表現得如此得如此之深。不需要呼天搶地,也不需要多格衝突升級,點到即可。
雖講的boyhood的世界,但母親的隱秘而又偉大,父親的跌撞成長卻更叫人動容。為母則強,片中雖借他人之口有多番對母親的讚語,於學生的閒聊,於女友的由衷欽佩,於終了父親的謝語…….但他眼中的母親則更加立體,他了解母親的一路走來,何嘗不是跟他一樣徬徨憂慮。他們都無法聰明地預知在最初的最初,掌控了解如何從兩點以最短的直線的距離到達想要的終途。
從離婚,到重返校園,邊工邊讀,搬家、刷牆、算帳單。灰色恐懼籠罩的暴力,就連她自己都無法了解是否能真的好起來,無法堅定的回答為何無法去不回衣物。就在一切都很絕望的時候,卻又能重新站起回到校園教書。很喜歡年幼到年少時,他總到母親教室聽課的片段。最初,才幾歲的孩童坐在最後一排,母親還處於學生身份,懵懵懂懂。到後來,母親已在講台神采飛揚而又不忘幽默地授課,在台下既有欽佩又有凝視的傾聽,都無不讓人動容。
若是一般的家庭倫理劇,總會有非黑即白的一方。父親年輕時期的晚熟,多少會在離異家庭中備受念叨。但在這部美式家庭劇中,這種黑色的壞情緒自然會有,但終究是被時間的力量淡化。與少年一起父親的成熟,也倍感溫情。「你以為我只想當每週來接你們去購物,買些廉價玩具的父親嗎?」。從分離,孩童的疏離自然是有的。但到後來,父親以一種極盡「嘮叨而又平實」的方式逆轉了這種疏遠。打保齡球的時候你確認不是在秒殺孩子的自尊心麼。在中式家庭中多會連哄帶寵的方式刻意拉近這種離異後的父子關係吧。但從一開始,這個落魄消瘦的父親,倒也不藏著掖著,打一開始就把這姐弟倆當作成年人般平等對話看待。「多談談你們的困擾,我寧願你們多談的是自己的煩惱」,雖然很家長里短,但卻打開了心扉。
此後,在很多階段,畢業,失戀等等此時,這父子也總能如朋友般互相探討。在經濟問題上,憂鬱的少年似乎從來沒放過他的父親。那般年幼的時候,話少的小小少年總不忘問父親,你最近有工作麼。我以為你是樂手呢。也許是忘記或是隨口,八年級生還記得父親說要在16歲生日將老舊GTO送給他當禮物的隨口言。可在這些當口,不論是父親或是繼父,頗為自豪的有意傳達的都是,禮物不可言,年輕人的標新立異的炫酷都不值得自豪。若你真有能力,那就打工真正擁有自己的皮卡吧。因此,出現了與我們走過的路完全不同的模式,美式的十六歲,高中生活是有端盤子刷碗的打工片刻的。
片中的曲不多,但每每響起,都那麼恰到好處。片起時,躺在綠茵草地上正太仰望藍天,對一切還不甚知曉,伴著COLDPLAY的《YELLO》是懷抱著希望的;分別後,熱愛彈唱的父親即興solo,試圖打開姐弟心扉的家常生活詢問;再組建家庭後,後院內詼諧的三代家庭傳唱,貓貓狗狗樂趣的揶揄;離開後,走向更廣闊天地的告別的《hero》,誰也成不了誰的英雄,每個人都要move on繼續向前。
這兩年,拋棄了華麗外殼的美式片,總在用一種近乎紀錄片式的方式,或機械工業美學,或平靜的麥田風光留下片片真實的場景。《星際穿越》和《少年時代》都選擇了以一種寡淡而又平實的開場,用三小時的緩慢鋪陳講述著那些平常。初看會覺得乏味,但靜下心來,留下唏噓感嘆反而多多。這兩部片在內裡上極其相似,是有關時間,有關家庭,有關如父如母,用不同的方式觸碰心底。諾蘭可以讓天上一天,地上幾十載,晃眼再見時時間穿梭年華老去,用愛的力量穿越五維時空,讓某些瞬間定格;拍完了《愛在》三部曲林克萊特,用細水長流地方式實現了《one day》裡的約定,一年一會。這種堅持與不懈堪稱真實版的《爸爸去哪兒》,現實型的《楚門的世界》。
導演的女兒是幸福的,為了一個成長式的記錄,這一拍攝就是12年。小正太從乖巧孩童胖了又痩,父母額頭間細紋的出現。容顏會改變,心緒也會變,但愛的主旨不會變。只有緩慢與預熱,晚熟與漸悟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