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哈比人:五軍之戰--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

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哈比人五军之战(港台)/哈比人奇境再返(台)

7.4 / 580,878人    144分鐘 | 164分鐘 (加長版)

導演: 彼得傑克森
編劇: 法蘭華許 菲利帕柏恩斯
演員: 馬丁費里曼 理查德阿米塔格 班奈狄克康柏拜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柳少白

2014-12-16 08:05:03

「就像我們在中土世界說的那樣,一次邂逅。」


半年前就買好預售券,拿到特典,終於在半年後的冷冬里赴了這趟約。

開篇火光衝天,Smaug死後Bard領著長湖鎮民們去往孤山。交涉未果,戰火一觸即發時半獸人大軍襲來。成排精靈從鐵丘陵矮人身後躍出的一瞬竟戳中了我的淚點,也拉開了五軍之戰的序幕。

原著中對五軍之戰的描寫只有五章,Peter 傑克森為各人物設置了更具體的矛盾與衝突。書裡的主角Bilbo並不如電影后期塑造得那般大無畏,但依然是個仁慈善良的霍比特人。與魔戒裡的Frodo不同,他並未背負艱巨的使命,並不得不隨時克制自己不受黑暗蠱惑。在最後一部中Bilbo的著墨比前兩部要少,起到的作用也相對弱化,但他仍然完成了較為關鍵的一環——趁著夜色將索恩的家傳寶鑽交給了Bard和Thranduil。

Thorin也許是全片刻畫最為飽滿的人物,片中用了不少面部特寫來凸顯孤山寶藏對他心智的影響,從鎮定到執迷不悟,再到得了龍病後的貪嗔痴,以及對於Bilbo「背叛」他的不可置信,最後的幡然悔悟,隔著螢幕被一一感知。Richard Armitage功不可沒。
不知為何想起Boromir。並不是說兩人相像,前者是王,後者是戰士,性格設定也截然不同,只是兩人都曾被外來力量蠱惑心智,催發貪慾,掙扎,清醒。他們是真實的,有血有肉,再加上一個悲壯催淚的結局,贏得好感與尊敬也自然不過。

Bard的戲份比原著只增不少,PJ更為他附加了一兒兩女,使他屠龍的同時擁有好父親身份(魅力值加成)。電影裡的Bard近乎完人,睿智果敢,君子作風,在我眼裡完美度直逼人皇,似乎有點不真實,但英氣四射帥度破表,喚醒了我以為早就餵了狗的少女心。
與此同時Legolas也被空降了一位據說很愛他的母親(未出鏡)。這麼一來Bard和Legolas的兩條線都包含親情牌了。

另一個出彩的角色是中土最後一位精靈王。有趣的是,書裡的Thranduil更親民,心懷悲憫,Bilbo對他也十分尊敬。Lee Pace的顏配合妝感帶出幾分妖冶,難免顯得邪氣一些。

在結冰的山湖邊緣,Thorin永遠閉上了眼。石階上坐著傷心的Biblo和握著菸斗卻點不著火石的Gandalf。興許是被Gandalf的舉動逗樂了,面露悲愴的兩張臉淡淡地相視一笑。我覺得這個橋段設計得很不錯。遺憾的是,Thorin墳前的情節沒有拍出來,那會是動人的一幕,不知道會不會放在加長版里。

回頭想想原著,忽然覺得比起電影,書中的旅程竟像個爐邊歷險,文風也活潑一些,閱讀過程中恍惚覺得」過去「看起來總是很美,輪迴後又是一個「五月好時光」。

作為一個不合格的魔戒粉,兩個半小時對我來說並不像很多人說得那樣長,我享受這部電影裡的每一分鐘每一個畫面。斷斷續續掉了幾次淚,熟悉的背景樂可能是催化劑。也有瑕疵有槽點,比如開掛的Legolas,強扭的三角戀,轉變略顯突兀的Thranduil——PJ在霍比特人中給予了精靈們比正傳里劇烈的情感波動,無法斷言好或不好,每個觀影者也有自己的喜惡。

結尾處畫面轉回那片中土世界最後的淨土,記起出發前夜矮人們圍坐在壁爐邊低唱孤山,跳躍的火光映著他們失神的臉。那張長長的事無鉅細的冒險契約還收疊在舊夾克口袋裡,契約的僱用方已經不在。夏爾依然是個山谷裡的童話,綠色木門的袋底洞人去樓空,陽光如果照進屋裡也許能描摹出起舞的灰塵。Concerning Hobbits在耳邊迴盪開,讓我哭得像十二年前的自己。

前天夜裡忽然哼起In Dreams,曾經音樂課上當堂唱過(破音),也擺弄樂器彈奏過,多年未聽歌詞倒爛熟於心。
In dreams we will meet again. 這場冒險始於五月,終於五月。


PS.標題借用自《孤山任務》中Gandalf描述自己與Thorin的初次相遇。本來只是短評,零零碎碎多碼了幾個字,就發在這裡好了,想到什麼再加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