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步之遙--Gone With The Bullets

一步之遥/随子弹去/GoneWithTheBullets

5.8 / 1,860人    140分鐘 | 120分鐘 (International Release)

導演: 姜文
編劇: 姜文 郭俊立
演員: 姜文 葛優 周韻 文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麥地

2014-12-18 15:13:47

隨子彈而去的「革命」


       看完《一步之遙》首映之後的首映,坦白說,頭一天已經被鋪天蓋地的差評唬住了,不知道該抱著怎樣的心態去看。直至龍標出現時,我清空了所有思緒,忘記一切拿來做比較的電影,手機關掉,只想安靜地品讀這部作品。因為我腦子裡篤信兩件事,第一、姜文是國內少有的比較有眼界,野心,情懷和底蘊的導演,我相信他會帶給我一種啟迪性的體驗;第二、不同的認識主體因為知識預備和思想傾向的不同,對客體的反映在內容上和深刻程度上肯定是不同的,大可不必在意別人怎麼說,我用我的眼睛,用我的心看電影。
       本文不劇透。以下是看完後具體的一些想法。因為是業餘的,難免在斟詞酌句和行文修辭上不甚考究,但我盡最大努力說出最想說的。

       什麼群體走進電影院?人們走進電影院是抱著怎樣的心態?這本來是個設問句,但我不想浪費筆墨回答。只記得剛進影廳,周圍的觀影人已經拿出手機自拍起來,或者拿出一大桶爆米花。電影放映過程中,確實是因為電影本身的原因,之前發朋友圈的觀眾有的在打呼了,有的已經把爆米花吃完走了。先不聊這個,說另外兩件事.幾年前的《鋼的琴》,在我看來是內地電影近幾年難得一見的上乘之作,然而票房的慘澹程度令每個在微機上連看兩遍MP4版的人都不敢想像;再就是前年的《藝術家》,已經獲得奧斯卡的情況下在內地上映,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只上映兩天就下線了。這就是我首先要說的,電影受眾的觀影水平的問題。反映在這部電影上,是普遍被吐槽的關於「看不懂」的問題,這一點,任志強同學算是帶頭大哥。八部半沒人看懂,太陽照常升起沒人看懂,一步之遙沒人看懂,這到底是導演的問題還是觀眾的問題?是電影本身的問題還是電影受眾鑑賞水平的問題?坐在前排的男生一定是抱著看讓子彈飛的心態去的,結果中途睡了一覺,醒了直接跟女友說一句什麼破JB電影就離席了,我想,他要是有那個水平能看出來電影中的教父,蓋茨比,卓別林,紅磨坊,八部半…等表現手法和致敬元素,肯定不會無聊到花幾十塊錢來影院睡一覺。這樣的現象總是傷害著一些虔敬的,真誠的電影愛好者的心。再退一步說,看得懂的一定是好的,看不懂一定要批鬥,很多人忽略了創作的主觀性,以一種自私的,線性的思維去衡量和評價一個導演的主觀能動活動,很多時候,我們的創造力就這樣被扼殺了。

       接下來想表達的是我覺得更為深刻的問題。一部電影作為成品,導演是最熟悉它的人。如果連一個吃著爆米花發著部落格的觀眾都覺得這部電影爛,那導演自己知不知道這部電影爛。不說那些純粹為了掙錢的投機(不想點名?這有什麼不敢點名的,《小時代》),然而這部電影又不是出來掙錢的,那一定是,我猜測,導演想表達一些東西。我們都還記得那部經典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社會似一個大的熔爐,似乎每個人都要因為自己的社會屬性而被體制化。仔細想一想,如今的國內電影市場實際上正是一種帶著大躍進色彩的體制化機制,某種程度上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必然的結果。這個結果的後果,就是讓電影人在這個熔爐里「妥協」。受眾的觀影水平停留在買桶爆米花,嘻嘻哈哈看完一個故事,導演就要踏踏實實講述一個合理的能讓觀眾看進去的電影,這是市場化和商業化帶來的體制化的產物,也就是所謂的妥協,向市場妥協,向買票人妥協。然而,電影歸其根本,是一門藝術,其次才是符合群眾消費文化需求的商業產品。顯然,姜文的這部電影沒有被體制化,認真看了電影一定會發現這個電影的藝術手法,是從來沒有見識過的,很怪誕很奇特,可以認為是一次大膽的手法嘗試。而姜文自己,則是做到了不向體制化浪潮妥協——你觀眾不是要看讓子彈飛麼,我偏弄出一個比太陽照常升起更晦澀的電影,你說我姜郎才盡也好,說我的電影乏味難懂也罷,我就走我自己的路,看不看是你自己的事,我他媽不在乎。再加上其實這部電影並非無內容,前面提過,細心的人能看出很多有背景的細節,並且有好幾個橋段確實場面上和戲劇性上都極為精彩,因此可以看作是姜文自己的大膽革命——革的是自己的命,跟觀眾無關。這一點來講,姜文不是電影導演,這年頭寫幾本言情小說的(我指的不是韓寒,一直很喜歡韓寒)都可以被叫做導演,姜文是藝術家。

       然而,電影又是社會的,它的又一個屬性是社會屬性。作為文化產品,要求電影產業的發展要符合所謂「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用現在通俗的話說,就是「接地氣」。這就要求,你拍一部電影,你要迎合大眾的口味,你不能「胡作非為」, 我花了錢想在一個週末的晚上看場電影放鬆一下,你就讓我看這樣的讓人打瞌睡的片子?「革命」與「接地氣」顯然構成了目前國產電影發展的一對主要矛盾,而大多數電影人的認識,是將「接地氣」作為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這也就直接造成了電影市場產品量多而質不高的局面,造成了導演們和他們作品的體制化,培養了完全是為了娛樂和消費而走進電影院的日趨年輕化的電影觀眾。要扭轉這種局面,我想,一個根本的方面,是轉變我們的思維,將「革命」作為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具體的做法,說是沒用的,要靠所謂的第幾代第幾代導演,擔當起電影人應有的角色,拿出學院派應有的創作態度,首先推動電影作為藝術本身質量的提高。好在這一年,陳建斌自導自演的《一個勺子》和陳可辛的《親愛的》,加上姜文的這部新作《一步之遙》等影片,展現了革命的勇氣。

       最後再來說說電影本身。缺點很多,如舒淇的配音,3D效果的羸弱。但這絕對是一部值得真正喜歡電影的人看的電影,你不會在任何國產電影裡看到這樣的藝術處理方法,儘管它可能不成熟,可能沒你預期的精彩,儘管你確實看不懂這部電影。另外,文章的表演很逗,一看到他我就笑,有好幾段都笑哭了;葛大爺打打醬油,開場的主持人簡直神了;王志文的表演最讓人驚訝,上海話絕對正宗;那英,那姐,太漂亮了,一直是我的女神。如果非要給電影打個星,我希望是★★★+★,加的那個給那英的。

       「還在留戀大清朝,一覺醒來已經是民國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