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深夜前的五分鐘--Five Minutes to Tomorrow

深夜前的五分钟/深夜前的5分钟/凌晨前的五分钟

5.8 / 160人    Japan:129分鐘

導演: 行定勳
編劇: 本多孝好
演員: 劉詩詩 三浦春馬 張孝全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一夫

2014-12-18 23:16:35

真相只有一個!《雙胞胎模里西斯旅行殺人事件》(有關鍵情節透露,未看者慎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史上最文藝的懸疑推理電影!「兇手就是你!」
由於是晚上看的電影,加上看影評,已到深夜。懷疑、梳理、推測、全新的理解、直接嚇尿……於是5星!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其實一開始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和大多數同學一樣,爛片嫌疑太重!本準備給個2顆星了事;一顆是畫面優美;一顆是三浦春馬學中文,辛苦了。但回過頭想想,真的是爛片嗎?又好像哪裡不對頭!
……
於是(豆瓣影評的助攻!)
……
「你不知道的33個細節解讀」是一篇由@狼胸肉、@吸桑的同學合寫,@煙花醉轉載的影評。在我寫這篇影評時,是《深夜前的五分鐘》豆瓣置頂影評。既然是置頂,可能大家對它最為認可。儘管影評從三個層次分析導演的意圖,但一口氣看完,其解釋有太多漏洞和疑點!當然也是這篇影評對諸多細節的觀察,提示我對影片有了新的解釋!(推理劇裡的助攻)


為了證實我的論點,我把《深夜前的五分鐘》剖成三部份:

第一部份:時間節點為雙胞胎模里西斯旅行殺人事件之前
導演用了將近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都幹了什麼?除了人物出場、介紹。另外還有關鍵的3點!1.闡述殺人動機!;2.殺人導火索!;3.為第三部份觀眾破案提供的線索!
 1.殺人動機:
很好理解。如玫搶走了若藍的生活。
第一幕,若藍從小就被活潑開朗喜歡惡作劇的如玫欺負。之後如玫又搶走了若藍的男人,以及做演員的夢想。相信在這一點上大家應該沒有什麼異議。認識阿良是如玫幫忙搭訕,一個與天倫形象完全相反的男人,如玫的意思是你只配得上這樣的男人,其實若藍接受是向如玫的示弱:也就是明確告訴如玫,天倫我不和你搶。但導演還是毫無掩飾的告訴觀眾一個事實!若藍不甘心!為什麼?二個細節尤為明顯:1.四人聚會,如玫故意醉酒讓天倫抱著她跳舞,若藍大發雷霆,衝出公寓。2.送給如玫的結婚禮物大家還記得麼:鍾!送終的意思。若藍已有殺心,只不過借外國友人幫她表達而已。
 2.殺人導火索:
若藍和阿良看電影,若藍被路人誤以為明星圍觀,天倫誤以為若藍是如玫贈衣。沒錯,這就是殺人導火索。如玫從若藍身上搶走被若藍認為最重要的兩件東西,沒想到,自己與如玫像到連粉絲、男友都認不出來的地步,只要如玫消失,這些自己都能重新擁有!模里西斯旅遊是任何人都覺得很突然的事。但是對於若藍就完全具備了其合理性!
 3.為第三部份觀眾破案提供的線索
這一部份是疑點最多,最有意思的部份。我將這個部份放在第三部份詳細說明。

第二部份:時間節點為雙胞胎模里西斯旅行殺人事件
這部份導演直接用收音機轉述,為什麼。真相都演出來了那就是文藝片!還破什麼案?

第三部份:時間節點為雙胞胎模里西斯旅行殺人事件之後
這一部份與第一本分提供的線索是觀眾爭論最多的部份。看沒看懂就看對第三部份的分析了。基於對「你不知道的33個細節解讀」對本片細節的描述,倆作者觀察入微,但在下得出了與兩位影評完全不同的結論:殺人者若藍也!下面我就多項線索以及細節加以分析。
 1.游泳: 如玫不會游泳這是不爭的事實!收音機新聞里只是提到遊艇與漁船相撞,數名遊客落入水中。船沒有翻!遊客落水而已,那大家覺得是會游泳的人先死,還是不會游泳的人先死?當然疑點來了,就是回到上海假如玫跳進泳池看看自己會不會游泳,這部份很迷惑觀眾,但細細觀察,光從這點就知道自稱「如玫」的人是若藍。為什麼?跳進泳池的若藍只是潛水不動而已,並沒有像真正不會游泳的人表現的慌亂、掙扎!其中的差別,會游泳的觀眾稍作體會便知。
 2.天倫的懷疑:人的性格不會因為一場事故而改變,拍電影是製作人員已經覺悟到這一點。天倫開始懷疑,其中可以用於推理的有兩個細節。一是天倫送衣服這件事;二是天倫如玫看電影的事。先說送衣服,若藍拿出衣服,天倫看到問若藍「這不是我送給你的衣服嗎?」若藍回答「是啊!不是嗎?」,如此含糊!但中心意思是「是你送的」。當然是,若藍的回答很巧妙,為什麼?因為若藍的確知道衣服是天倫送的,但不能說的太細,因為送衣服那天她是以若藍的身份和阿良看電影,為防止阿良之後和天倫資訊共享看出破綻。再說說和天倫看電影,這件事就更有意思,也是若藍的破綻,為什麼?因為若藍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那是天倫和如玫之間的記憶,若蘭不知道!之後天倫向若藍髮火,本片若藍的第二次真情流露。(第一次是4人聚會若藍生氣離場),「你從一開始就沒有愛過如玫!」,明顯說的不是她自己。
 3.盪鞦韆是誰有了傷疤: 答案不難,是若藍。如玫性格開朗,喜歡惡作劇,若藍受傷的機率大。但是如玫的性格是絕對不會承擔後果的,日後父母怪罪的時候,謙煩推到若藍身上讓他們對此事閉嘴也是符合邏輯的。(當然不是當場推卸責任,是多年過後。特別是多年後父母為此事嘮叨的時候)之後阿良又找到天倫問傷疤的事,天倫是這樣說的「如玫小時候盪鞦韆的傷疤?真的有?」這裡是最大的疑點,天倫說見過如玫的傷疤!但再想想就不奇怪了,天倫從來就分不清如玫和若藍,天倫先認識若藍,後認識如玫。姐妹兩個共享一個男人的可能性,有!若藍的第二次真情流露,印證了天倫和若藍有經歷的事實。天倫和兩姐妹的交往是有重合的,換句話說,和天倫交往的時候,兩姐妹很有可能互換過身份。4人聚會如玫也提及過此事,說我們只要想演,你們根本分不出來!為什麼在下認為傷疤是若藍有還有一個依據就是4人聚會若藍賭氣離開,本片若藍的第一次真情流露!阿良隨後,若藍提及盪鞦韆受傷的事很委屈,搶了我的男人、事業、還要和我搶受傷的經歷!看,我現在就證明給你看!巧妙的是導演沒有讓阿良看到!只有讓觀眾猜測。但是一個生氣衝動的人和一個毫不相干沒有利益衝突的人怎麼會撒謊?若藍當時說的話可信度可以說是100%!由此斷定有傷疤的人是若藍。


三個部份的問題都解決了,看看我為什麼認為是殺人事件:

 1.動機,若藍殺人動機明確!
 2.模里西斯旅遊的合理性與不合理性。正如剛才闡述的,旅遊是突然的。對於任何人都是不合理的,除了一個人,就是策劃殺人的若藍。
 3.導演安排的細節我認為是揭發殺人事件而不是意外的有利證據。這裡估計會有很多觀眾會說,根據你的邏輯推導,活著的是若藍沒錯,但是不能證明若藍殺人,也許只是意外。但一些細節細細回想過後,就不難理解導演的意圖了。我認為最有力地證明就是教堂一幕:剛開始兩姐妹在教堂,若藍祈禱「讓如玫幸福」,如玫顯然沒有當作一回事,但若藍看似很真誠,這樣的表現具不具備她的合理性呢?具備!「讓如玫幸福」卻不是「讓你幸福」,這句話很巧妙,因為若藍只是在說如玫而已,因為她已下決心除去身邊這個壓制她多年的討厭鬼。自己就是未來的如玫,祈禱讓如玫幸福,就是祈禱讓自己幸福;兩個不信奉天主教的人進了教堂,你認為誰的表現更加自然呢?當然如玫的表現要自然多了。為什麼若藍表現的如此虔誠?因為若藍有所求,求的是之後罪孽的寬恕。(與其說祈求寬恕、不如說是寬恕自己)這和我們逛寺廟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們若是有願望,有所求,總是會在佛祖前拜一拜,若是無所求,逛逛也就算了,不是嗎?
 4.「化蝶」「甦醒後的選擇」「鐘錶慢5分鐘」,「詩作」,其實這幾幕導演安排的還算巧妙,可稱為細節,但不足以作為證據存在。這些細節給觀眾留夠意淫的空間,也是迷惑觀眾接近事實真相的煙霧彈。我分為兩部份理解,一部份是「化蝶」「甦醒後的選擇」「鐘錶慢5分鐘」,都是若藍對自己身份的否定,是若藍「從今往後沒有若藍只有如玫」的意念。另一部份,「詩作」就更是個大坑,不論是詩作,還是詩作的作者葡萄牙詩人佩索阿,細細分析你就輸了,輸不在接近不了真相,輸在投入太多精力研究「精分」。
 5.關於信和表 信和表的特寫也可以間接證明如玫的死亡不是偶然事件。寄信給阿良,其實是向阿良道別之用。用表換十字架是若藍對自己「若藍」身份的告別。從此以後我就是「如玫」。一個能預見自己身份轉換的人,必要條件是什麼?!沒錯,就是能預見她將要替代的「本身」(本體)將不復存在!

寫在最後:
本片還有一條線索(可能是因為三浦太帥了,讓我覺得以他的視野敘述本片算作線索),就是阿良所說的五分鐘。若藍第一次和阿良吃早飯的時候,若藍問為什麼你的時間總是晚五分鐘,阿良說「我以前的女朋友,太貪婪了,偷走了五分鐘,很享受很享受那段時間,結果受到了懲罰」。恰恰映射了現今的若藍。若藍棄表,因為貪婪,下定決心取得自以為屬於自己的東西;之後又取回手錶,因為後悔,殺死如玫取而代之後的生活並不幸福。手錶到最後是準時的,阿良留給若藍的五分鐘消失了,殺人後的自己已經做不回原來的若藍了,這是若藍受到的懲罰。

人,得失心太重,就會失去人生。這是我對影片的另一層理解。

對於一個看了上百集《名偵探柯南》、《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騷年,不沉溺於文藝的渲染,執著於對合理性、邏輯性的追求。這就是在下意圖還原的事件本貌。

每次想到真兇殺人之後淡淡平和的樣子,都感到毛骨悚然,渾身不自在。導演僅用4個演員,5個角色呈現了一個唯美殺人事件,沒有警察、法醫,一切僅靠觀眾推理!
史上最文藝的懸疑推理電影!真相只有一個!若藍!就是兇手!

以上

謝謝大家聽我的分析!
PS:行定勛君,抱歉!欠你一張電影票……(不好意思,下次補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