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步之遙--Gone With The Bullets

一步之遥/随子弹去/GoneWithTheBullets

5.8 / 1,860人    140分鐘 | 120分鐘 (International Release)

導演: 姜文
編劇: 姜文 郭俊立
演員: 姜文 葛優 周韻 文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4-12-19 05:34:40

姜文電影的打開方式


某一類電影,特別能激發觀眾積極探索主創的意圖。姜文的作品基本都在此列,不信看那些排片靠前的影評。關於隱藏的內涵這碼事,我是這樣理解的:你要說沒有,那是無知,參與過電影製作就知道,但凡有點誠意的製作,細節上都凝聚了功夫,乃至這個杯子怎麼擺,那句台詞要如何念,都是推敲過的,主創出於個人趣味,加點隱晦的裝飾,更是司空見慣。幾十幾百人花了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心血,各種「意義」想不滲透到每一幀畫面都難。集體的智慧總是遠遠大於個人的,你要說你看了兩小時悟出的那點東西是過度解讀,那不叫自知之明,叫不自量力。

但電影的基本素質在於取悅觀眾,咱們國家沒有藝術院線體系,能在影院上的,全是商業片,商業片沒有藝術片那樣啟發觀眾心智的任務,它只要夠好看,就合格了,非常好看,那就優異了。無論姜文、張藝文還是庫布里文作品,概莫能外。衡量《一步之遙》好不好,跟它表達了什麼,反映了什麼,揭露了什麼,解構了什麼,毫無關係。歸根到底,你覺得他有,就有,覺得沒有,就沒有了,而且這是理性層面的遊戲,不應該是判斷娛樂性的標準。

《一步之遙》有深意嗎,我相信有,而且很多地方都讓我覺得「這背後一定有用意」:她為什麼要說這段往事,他為什麼有此反常舉動,車子又為何從這裡開到了那裡,等等,光是兩主角的改名,就彷彿藏著玄機無數。關鍵是,如此繽紛琳琅的視覺元素,罔顧常理的情節編排,快速又高度書面體的台詞(甚至到了單個角色的獨白都要被剪掉換氣時間使聽起來更緊湊的地步),性格難測、恩怨錯綜的人物,以及超過兩小時的篇幅,就是一個天然的供人解讀的話題包袱。只要聚合足夠的智力,完全能得出一千種解釋,涵蓋政治、歷史、官場、家庭、愛情、社會階層、娛樂圈、男女權意識等等,各自自圓其說,不帶重樣。不管有沒有看懂,喜不喜歡,甚至有沒有看完,都忍不住想解讀一下,討論一下。姜文已經得逞了。他不是拍了一部電影,而是出了一道題,並且不提供標準答案,在資訊爆炸的社交網路時代,這樣的話題電影,註定是要勝利的。

單就故事維度來講,像《讓子彈飛》那樣的「看沒看懂」大概是不存在的。跟《子彈》相反,《一步》的情節主線走向極簡主義,黏合了兩個非常古典的套路:蒙冤的人和亡命鴛鴦。都是好萊塢半個多世紀前就拍濫的,竟還不如取材的閻瑞生案來得曲折。所有的枝節都從這兩個出發點蔓延出來,一直蔓延到140分鐘。換個王晶那樣商業套路嫻熟的導演,一個小時就能講個八九不離十。姜文和眾編劇就像一個不安份的書生,本來進京趕考,路上常常奔著好玩走岔路,今天去看個折子戲,明天去觀摩個英雄會,後天跟女鬼來段情未了,最後一個月的路程走了三個月,發了一路的朋友圈。

即使是盛年以拼湊見長的港片,也找不到《一步之遙》這樣的超級雜燴。姜文估計是根本不屑拍「正常」電影,他的願望清單上有太多的項目:要狠狠惡搞一把《教父》,挑戰一次馬龍•白蘭度;要插一段上世紀30年代(真的不是北洋時代)樣式的新聞紀錄片;要整一台春晚、馬桶台綜藝與德雲社相聲風味結合的晚會;要拍一輪服裝、佈景、編排、舞技不輸好萊塢規模的歌舞;要再現《蓋茨比》那樣黃金年代浮世秀,在飆車間覽盡工業文明的成果;要完成一部貨真價實,原汁原味的華語黑白默片;要複製皮埃爾熱內風格的原野景色和妙趣追逐;繼承自《太陽》的對超現實意象的迷戀也再度蠢動,不遺餘力點綴在各種間隙,冷不防就把好端端講著的故事帶偏了。

說白了,就是貪玩。觀眾非得同樣貪得無厭,才能欣賞這一份用心。片裡有取之不盡的娛樂節目,動不動沉溺在毫不相幹的東西里十分鐘,讓人迷失方向,不知道接下來是要演哪一出,等回到主線時,大有筋疲力盡之感。鑒於此,我覺得大夥兒對電影藝術的理解,不妨寬泛一點,不一定非要四平八穩講故事,不一定非要有教科書上的這個衝突那個弧光,規規矩矩一幕連綴著一幕。娛樂的本質,就是讓人感官和情感上有所收穫,故事簡單,那索性不理了,主線迷失,那索性不跟了,歌舞醉人,就別盼它快結束講故事,巨月掠過夜空,別管是真是假,賞月吧。總之,也許只有秉持不把它當敘事電影、來啥看啥的隨遇而安,才是姜文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就算這麼一個天花亂墜的劇本,結尾居然還點了題,所謂「一步之遙」,原來是愛人間生與死的距離,英文名「隨子彈去」,更是赤裸裸的劇透了,總之都不是什麼深刻的東西。雖然通篇玩得比磕了藥更瘋,姜文終究沒忘了初衷,正如《子彈》結局走向魔幻,《一步》末尾重返現實,似乎也在預示著他下一部作品的方向。(文/方聿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