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闌
2014-12-19 22:16:17
評論的廝殺能挽救電影的口碑嗎?
影評人或大眾的正負評判都帶著濃重的個人情感以及理解力,好評者不會贈你票,惡評者也不會堵著電影院門口,反正都是你自己要花銀子花時間買票看,看完之後也有資格按照個人喜好和理解在網際網路上表達情緒以及評論他人的情緒和評論,什麼類型的觀眾就會尋找什麼類型的內涵,求呵呵一樂的感官享受還是深刻隱喻的精神洗禮,屬私域問題。重要的是,你有獨立意識的腦袋來決定走進影院以及觀後評判,怕的是無所適從的跟風、違心的軟文以及辯倒對手的私慾。
覺得電影深刻以及好看者帶著憤憤的「怒其不爭」的態度來痛斥民眾的膚淺和愚笨,覺得電影乏味難看者開始痛罵片方或深刻的影評人圈錢或ZhuangB,這兩種態度都有問題,因為前者是一種精神上的「恃強凌弱」,後者則就小家子氣,畢竟是自己根據各種資訊判斷並自主決定掏腰包進的電影院,而且導演奉上的也是他精心打造的有誠意的「產品」,不管最終這款產品是不是合你的口味——成年人要對自己的決策負責,哪怕是購買一張電影票的決策。何況,一部電影也不會真的毀了或提升民眾的三觀。事實證明,因為人性以及體制,說教或敲打的形式效果多數都不及格,大眾的教化一定是「潤物細無聲」的。而現在,很多觀眾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也都看過很多部電影,那些經典電影榜單也證明民眾對真正優秀的影片有著良好的判斷力。
一部電影一旦走進院線,就意味著要遵從「主流的民意」,不管是嚴肅深刻還是活潑有趣,都要接受大眾審閱以及市場規律,大眾也最終會用腰包投票。《一步之遙》口碑如此不堪,專業影評人可以從畫面、服飾、演技、隱喻、內涵等多個角度來力證影片的優秀,但電影終歸要能引動觀影人身心投入的體驗、感受,在看完後覺得「好看」,顯然,《一步之遙》沒能做到。高昂、振奮、感動、憂傷等情緒反應需要在放映廳之內完成,才能支持觀眾走向電影放映廳之外的對內涵、隱喻的感悟、分析。如果是乏味甚至抱怨佔據了觀影感受,這一切又如何完成呢?
我尊重電影的誠意、欣賞姜文的霸氣和才華以及眾主創演技上的努力,也理解部份影評人深刻的解析,但《一步之遙》終究沒能達到一部「好看電影」的標準,社交網路中以及我周邊的同事朋友,中途看不下去離場的情況都出現了。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