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夏小蝶
2014-12-20 05:51:52
槍斃的不是馬走日,是藝術
《一步之遙》裡有句台詞好像是這樣說的:是民意要槍斃馬走日。假我用來,有些人「槍斃」的不是這部電影,而是藝術。
一個人縮著脖子打著哆嗦一放學就直奔影院只為看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的確失望了。
我是因期待了兩年多的電影原來拍成了這樣而失望的。因為我本以為,它是一部比《讓子彈飛》更血脈噴張精彩絕倫的商業大片,想必大多數觀眾也是因此抱有期待的。可是,誰又會想到,這是一部比《太陽照常升起》更cult的cult片。
有人說姜文這次是「燒錢、任性」,的確,大製作大成本上萬服裝數萬群演百老匯都請來了,這佈景,這舞美,可看到最後,大家都不禁想:你TM就大費周章的演了那麼一出簡單愛情片?!還讓人看得不明所以然?看到這些評論再看完電影,我不由得噗嗤一笑了。我想,這就是姜文說的「要站著把錢掙了」吧。
可以說,這電影是最不應該去電影院看,又卻是最值得去電影院看的姜文作品。號稱史上最奢侈的作者電影,姜文的「任性」還體現於此,他自己導了一場夢幻荒誕的夢自嗨自樂,順帶表白一下夫人。別人且不論能不能,但敢都不敢拍的東西,他做到了,還讓觀眾給他買單。任性如他,還敢對著大螢幕說:我只是個孩子。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對觀眾的撒嬌嘛。
可有人卻不買單了。開始狂轟濫炸這部電影,我開始驚慌。其實是我們看不懂這部電影,而他們是不想看懂。且以這種名義扮演無辜的角色,其實他們才是壞人,是他們「槍斃」了這部電影,「槍斃」了藝術。
先回到電影主體來說。從開頭致敬《教父》開始,前前後後致敬了知道的不知道的大師名作。中間由台詞人名劇情隱喻折射了太多,不得不承認,整部電影資訊量太大,隱喻太深。我不敢輕易闡述或曲解。不過也看了一些人的理解,有很多都很有道理,讓我學到了很多。
這部電影的藝術表現太多。
不得不提舒淇的配音,剛開始我都想抓狂了!竟敢給我女神的聲音配成這樣!美麗都大打了折扣。可是細想,如果結合電影背景,讓完顏英說著一口慵懶美嗲的台灣腔才有問題吧。
其次是王志文老師說的那句:電影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的藝術。有些人藉此來諷刺這部電影。簡直讓我想到了去年的《私人定製》,有些人自以為聰明用台詞諷刺了姜文馮小剛。可是呢,你換個角度想一下,人家早就在電影裡諷刺你們啦,傻蛋。
電影,就不該是全世界人都能懂的藝術!現在的電影,完全迎合觀眾的口味和感官體驗,正如你們希望舒淇的角色用原音一樣。王天王就代表的這類人。在我看來,這些就不算是電影,或者說它們是電影院片子。我並不喜歡這些片子但不代表排斥,而你們卻把那些片子作為衡量一部電影好與壞的標尺,這令我憤慨。也是我會說出標題那句話的原因。
正如一些人所說,我沒看透這部電影。而我們依然支持它的原因,無非是它讓我看到了作為一部電影的誠意,一部向藝術致敬的電影,我找不到不支持的理由。
最終,我的支持是正確還是錯誤,時間會解釋這一切。
一個人走出影院時,我竟有些心酸。想到這部電影,又想到目前自己的境遇。我擅自妄想自己和姜文在某一方面,也許有一絲若有若無的聯繫。這也許是我按這個角度去評論它的最大原因。所以帶著一些無奈、無語、氣憤、絕望......也許等我放假回家再二刷這部電影時,又有不同的感受。
劇中還有很多讓人深思的點,比如最開頭莎翁說的:To be or not to be.文章討論的new money,old money,洪晃老師「四十個男人」等的一眾台詞,堂吉訶德式的馬走日,「一雙眼睛」的隱喻,以及最後說的「武六過得還好嗎」代指的某黨,都很有趣也很有探討的價值,可惜不想再增添篇幅用我這爛文筆寫廢話了,也就此作罷。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