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滑霜濃
2014-12-21 05:21:24
純屬個人見解,如有雷同,當為知己。
自上映以來,短短的兩天,一步之遙的評論可謂是是南北之勢,兩極分化,毀譽參半。有人認為姜文太過自我,根本不顧觀眾和市場的需求,拍得什麼都不是,沒中心沒激情,劇情混亂、旁支錯盤,想學別人又學得不像。看了讓人昏昏欲睡,甚至直接拍拍屁股走出放映室,出到門外口痰一吐,大碼一聲:「操他娘的,什麼卵電影,浪費老子幾十塊錢。還不如《小時代》夠勁。」他們大呼「姜」郎才盡,高聲呼喊著自己對姜文的不滿。而有人認為姜文還是原來的姜文,依然給給以欣賞,給人以震撼。他們感嘆姜文不愧是一代大師,甚至隱隱堪稱中國導演的泰山巔峰。無論在視覺上還是劇情上還是隱喻上,在濃重姜文的個人色彩烙印中,無不含沙射影,讓人拍案叫絕。
和我一同去觀賞的,我問他喜歡嗎?看得懂嗎?他搖了搖頭說:「想睡覺。」恰好,我正看得津津樂道,如痴如醉,甚至憋著一大肚子水也不捨得浪費那麼一丟丟的時間,生怕錯過什麼。
電影一開始就是極具魔幻浪漫色彩的風格,故事也慢慢的進行著。有人說節奏太散太亂,其實不然。好比階梯,一階接著一階,而每階都有其自己的平台,但沒這個平台恐怕也接不上後面的階。姜文的電影有著厚重的故事的可讀性和戲劇性,足以去豐滿主角和配角。如果說別人拍一部電影是五十萬字的小說,那麼他的電影恐怕就是一百萬字的,甚至更多,因為,劇情絕對的緊湊,快速。甚至用時間空間的蒙太奇剪切去滿足這麼一個故事的進展。可以說,長達140分鐘的戲份里,需要講述的太多,這些分鐘,還是不夠的。
故事的本質是什麼,是可讀、可聽。
就像章回小說,以為這麼著,哦,原來這麼著,又這麼著。哦,搞了;啊,死了?哦,逃了;呃?被抓了........等等,加上幽默的對話,享受的視覺,可以這麼說,就像讀一本荒誕的《刺殺馬走日》章回小說,夠味。
一波三折,彼起彼伏,環環相扣。這是姜文敘事的特點,《讓子彈飛》、《讓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不也是這樣嗎?所以,從故事性上來說,我只能說四個個字:精彩!離奇!
誠然,姜文還是姜文。電影開始,他就自己說了,to be or not to be 。是這麼著還是不這麼著。其實這是他自己的這麼著不這麼著,還是大家的這麼著不這麼著。看完電影,我覺得,我就這麼著,你們怎麼著就怎麼著。他拍的的確很任性,任性到不顧觀眾的總體觀影水平和智商水平。在《小時代》橫行的當代,姜文拍都隨我所欲,我想表達什麼就表達什麼,我想怎麼拍就怎麼拍,你喜歡的,你看得懂的,就拿去,你看不懂的,那你愛怎麼著就怎麼著。
可以說他是絕對的大膽,目空一切,大膽創新。從《教父》的開始,到《紅磨坊》的結尾,處處都流著姜文自己的奇思幻想。
然而,想看得懂卻是不容易,看似隨手拈來,其實一絲不苟。
知道的人都知道,姜文是拍過禁片《鬼子來了》的,是被禁止五年之內不得在執導的。而解禁之後,又拍了一部當時也是頗具爭議的《太陽照常升起》和《讓子彈飛》。現在《一步之遙》橫空出世,當然也不免遭人非議。
姜文是我國產片極少而又都是精品的導演,每部都有敏感的政治隱喻和時代映射。這是他的一大特點。如果你說《一步之遙》就是一部純粹的華麗麗的、浮躁爆米花式的商業電影,那你就讓我今晚吃了衛生丸,隨子彈而去吧。
想要讀懂姜文的電影確實不容易,容易了就不是姜文的電影了。
如果套上一個時代,我更覺得馬走日更像袁世凱,完顏英就是政治資產(民國總統),象飛田隱喻當時的北洋軍閥,而武六則是一批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年輕人。袁世凱當然是操作國會而當上總統的,然而他自己把總統仍掉,走君主立憲制,而被段祺瑞張勳等軍閥倒戈而氣死。袁世凱是中國近代軍制的創始人,他對中國的近現代化的進程,可以說是功蓋當代。而且,在袁世凱當權的時代,比之後世民國甚至當朝,真理和言論是極具自由的。我不知道這是否他個人比較欣賞袁世凱,而我很自我的認為,也是含沙射影的穿透到如今的萬馬齊喑的年達。或許真如一步之遙之寓,假使袁氏不倒,現在或許更好吧?
在後面馬走日更是說,我走了,不知五六以後過得怎麼樣,你們幫我看著。這裡就是說,真理自由的年代已經去了,然而不知道真理和自由以後會怎麼樣。同事也驚醒麻木的觀眾們。
說道麻木的觀眾,不可不提戲中之系。戲中王天王演馬走日殺完顏,觀眾們不明真相的在大笑,而一閃而過的,對比的是馬走日那犀利、憤恨、不甘的黑暗中的眼。從選花域總統大選裡的關總,到馬走日殺完顏京劇的觀眾,到引渡時的觀眾。其實自始至終都是一群缺少思考和眼界的,被當局者蒙蔽而牽著走的人云亦云的觀眾。看到著,你想到了什麼?
不難發現,姜文在執導的過程中,就是有時候想到什麼,就會要把要表達什麼的加進去。這不一定是整個的主題,但絕對是關乎一切的。
而我覺得最犀利最直接刺入心臟的,就是開始馬走日說的剪辮子故事對應的最後的在風車上講到剪辮子故事,在我看來,其實就是直接映射某些機關,控制電影審核,剪切了很多電影需要表達的東西,間接表達了自己對某的不滿。
當然,姜文要表達的還要更多,而我目不暇接,更是才疏學淺,無法一一領略,要探戈究竟了,你們就自己去吧。
姜文的電影時代感很強,需要很多的知識才能讀懂,比如說,在《太陽照常升起》裡,通過留下的一本書《怎麼辦》,非常隱晦的表達李不空就是唐老師。
隱晦,可以說也是他電影的一大特點。在他看來,直接表達出來的,並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是,通過隱晦的表達,讓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才是真的了不起。
而我也覺得,《小時代》或許我看得懂,但絕對的噁心。或許看得昏昏欲睡甚至罵聲一片的,也應該去看小時代。然而我終於一部都沒看。
所以,以上的,也就僅僅是我的個人這個哈姆雷特,無關他人,無關他是。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