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進擊的鼓手--Whiplash

爆裂鼓手/鼓动真我(港)/进击的鼓手(台)

8.5 / 987,555人    107分鐘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達米恩查澤雷
演員: 麥爾斯泰勒 梅莉莎班諾伊 JK 西蒙斯 保羅萊瑟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Z

2014-12-21 19:42:52

並非你想像的勵志電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作為今年聖丹斯的獲獎影片和奧斯卡熱門,影片的上佳口碑主要來自於緊湊的剪輯、優質的表演和對於師徒關係非常規的刻畫。誠然,影片的剪輯凌厲而準確,除結尾處有少許鬆懈,整部電影更像是一部動作懸疑片,節奏一再加快,衝突一再升級,影片結束,107分鐘不知不覺中過去。影片對於音樂的處理也相當不馬虎,體現了對於細節的重視和專業精神。

然而,如果將電影解讀為描繪師徒關係,以及少年經歷魔鬼訓練,超越極限,從而實現自我的勵志電影,大概是個誤會。片中鼓手和指揮從始至終是純粹的互相利用關係。鼓手其實從未得到特殊待遇——他始終是樂隊中和其他樂手一樣微不足道的一員,隨時被指揮予取予求,玩弄於鼓掌之間。在鼓手坦陳指揮對於樂隊的虐待,間接導致指揮離職之後,酒吧相遇,看似一番肺腑之言,實際上指揮已暗暗設計陷害,如若沒有鼓手最後的破釜沉舟,一個樂手的生涯就要萬劫不復(影片一再強調在卡內基演出對於音樂生涯的決定性作用)。即使仇人之間,若有一丁點原則和不忍,做事尚不會如此殘忍,何況師徒。

鼓手本身也並非傳統的善良天才少年。一定的才華和逼迫自己到極限的決心也許天才少年皆有,但是本片主角個性中的偏執和陰暗才是他一直被指揮吸引,也是指揮最後透露出欣賞的主因——鼓手一定程度是年輕版本的指揮,同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影片中有諸多巧合,其中鼓手丟失首席鼓手讓他代為保管的樂譜一節,其實頗值得思量。鼓手是否真的如觀眾期待那樣無辜?未必。台詞給出許多暗示:首席為自己辯解時說自己因身體有恙不能記譜,指揮早就知曉(那麼其他樂手自然也知道)。鼓手在事發之後毫無愧疚,也從未想過補償。鍵盤手似開玩笑讓鼓手不要動自己的譜子,未必不是防人之心,等等。鼓手在爭奪首席位置、與女友分手和佯作無辜答應指揮幫助演出時也同樣毫無愧怍。因為同樣認同追求卓越就要犧牲自我、他人,以致阻礙道路的一切,鼓手才會被指揮一番話吸引從而上鉤,因為指揮的人生哲學實際道出了鼓手的心聲。整部影片細述了鼓手從安德魯到弗萊徹的漸變,最後一幕父親在後台觀看鼓手的獨奏,眼神中驚恐多於欣慰,因為眼前的少年早已不是曾經一起吃爆米花開玩笑的兒子,技術上的提升和人性的嬗變相比已經顯得次要。

本片導演說結尾實際是悲劇,主要媒體的影評也多少在這一點達到共識,大概正是為此。片中固然有勵志的成份,但是成功的代價是少年純真的喪失,如果本來尚有純真的話。結尾高潮處影院中的觀眾暢然拊掌,其實是慶祝這種扭曲哲學的勝利——鼓手大概經此洗禮,從此更加堅定目標,不顧旁人,不擇手段,從而一帆風順。更可怕的是,等他自己成為別人的老師,恐怕也要把這樣的哲學傳遞下去了。相對於嚴師是否定出高徒、學藝之路如何逼迫自我突破極限這類常規主題,影片提出的問題更集中於追求極致(無論目標是藝術的完美還是名利的豐收,也無論是否關於音樂)和葆有靈魂的平衡取捨。

(評論中對這一點討論較多,這裡介紹導演在一次訪談中對影片的解讀:
http://www.rogerebert.com/interviews/rise-of-a-star-death-of-a-soul-damien-chazelle-on-whiplash
在寫這篇影評時沒有注意到這個訪談,但感覺對於人生得失、成功代價等浮士德式命題,影片還是明顯傳達出了想要觸及的意圖。

其中他談到影片和《黑天鵝》、《摔角手》等影片的類比,談到影片結尾鼓手肉體雖然完整,靈魂已然殘缺。他對於觀眾認為影片結尾是勝利略感訝異:
"Sometimes I get worried that—no, worried is the wrong word, because if people enjoy the ending, then that’s great. But I had always thought, when writing the film, that the ending had always veered a little more on tragic than triumphant. In terms of a lot of responses to the movie, at least from what I』ve seen, the ending seems to be interpreted as a little more triumphant than tragic. Again, that’s not something that I』m upset about. If anything, it makes the movie more enjoyable for people, but it has been a really interesting thing to observe. I had always intended it to be a pretty dark ending.")

影片提出了命題而沒有給出態度和答案(除去結尾處為烘托氣氛對二人稍作美化之外),這樣的處理無可厚非。然而若非要苛求這樣一部口碑之作的話,影片對於所謂「師徒關係「的探討略失狹隘。除去片中所有衝突集中在兩位主演身上,導致其他角色過於扁平以外,片中衝突和台詞都過於激烈和刻意,彷彿非此不能體現師徒之間相愛相殺的複雜情愫,非極端手段不能表現極致。實際任何有過良師,或是畢其心力追求一門學問技術的人,大概都能體會,即使最平淡溫和的交往,也能有驚心動魄、觸及靈魂的時刻。誰說期待、失望、奮起、收穫和驕傲只有在頂級的音樂學習中才能獲得。在思想交流,思維相逐之時,師徒之間體驗的是一種深層次的信賴和交融,難怪一些西方學者將之比喻為愛慾,因為彼此的暴露,接受和進入。但是世事如此者又何必只有愛慾可以概括,這種比喻未免有失偏頗。而音樂之所已經常作為表現題材,是由於在音樂中,上乘的交流通過音調、音色和節奏的和諧而具體的表現出來,帶給人精神上的愉悅。仔細聆聽影片中的音樂,尤其是鼓手加入指揮的樂團後,其表演趨於精準,也同時承載了更多痛苦、暴力。頂級的表演固然要求極高的技術水準,也應帶來更多超越世俗層面的喜悅和哲思,在這一點上影片有誇大暴力的傾向,而正是這種認為只有極端的情節和表演才能表現思想上的震撼的思維方式,造成影片情節過滿,缺少留白回味,思想上缺乏深度和格局,無法邁入值得長久品味的佳片行列。


———————————————————————————————
最後補充一點影片題外的話。關於人生道路的選擇和指導技藝提升的方式,影片本身提供了一種別樣視角,挑戰了傳統的價值觀,有讓人耳目一新之感。高度戲劇化的情節也與影片風格統一。但是我想影片並無意傳達「傾軋他人、壓榨自我為成功唯一途徑」的觀念,至少對此命題的態度是開放的。

由於職業音樂家的生活和觀眾距離較遠,容易使人產生關於這個命題的誤解。影片中二人的成功模式在實際中是極為罕見的。紐約客的一篇影評
(http://www.newyorker.com/culture/richard-brody/whiplash-getting-jazz-right-movies)
批評影片「徹底誤解爵士樂」,忽略爵士自由的音樂靈魂而過份強調濫用權力和惡性競爭。評論中指出影片歪曲Jo 瓊斯向Charlie Parker扔鈸的事例為其服務:瓊斯其實並未扔向Parker,只是扔在地上以作提示。而Parker也並非受到刺激回家一人苦練,而是開始系統的音樂學習,博採眾長,同時參與樂隊演出積累經驗。我並非爵士樂迷,但我所知古典音樂家的求藝道路也和片中迥異,尤其是到了男主角這個階段(技術接近成型,職業道路漸漸明朗),學習側重在技術細微之處的提升,以及演奏音樂性的把握,以實現優秀到傑出的飛躍。每天長時間的練習絕非和自己「死磕」練到傷害身體(事實上職業音樂家和運動員一樣有系統的方法應對傷病),而是極為系統的處理每一不足,重複正確的演奏方式而非試錯。

影片中指揮這樣的指導方式更是罕見。對技術的永不滿足和人身攻擊乃至傷害有天壤之別,而欲將學生生涯扼殺在卡內基音樂廳的舞台上更是駭人聽聞。音樂家中確有嚴師,比如大提琴家Janos Starker。他的學生曾編了笑話以示其嚴厲,說幾個大提琴手去見上帝,上帝問他們師從何人,說羅斯特波維奇等大提琴家的皆被遣入地獄,直到有人說Starker,上帝說,好了,你去天堂吧,因為你已經知道地獄什麼樣了。但是Starker嚴厲到什麼程度呢?他的學生回憶最難堪一次是自己拉得略有跑調,老師輕吐一口手中香菸幽幽說:「你再跑成這樣就別說是我教的了」,而已。然而這樣的方式建立在彼此信任和尊重上,未必比片中指揮法西斯式虐待給學生帶來的震顫和激勵要小。何況音樂成就最無法注水——演奏直接反映才華高低,天才和常人的差距一聽便知,實在沒有必要勉強。


———————————————————————————————
如果你覺得這篇影評有點意思也許也會對這篇有興趣: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18341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