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暴風雪中的白鳥--White Bird in a Blizzard

暴风雪中的白鸟/反思中的娇娇女/風雪少女離奇命案(港)

6.4 / 24,538人    91分鐘

導演: 葛瑞格荒木
編劇: 葛瑞格荒木 蘿拉卡西斯契科
演員: 雪琳伍德利 伊娃葛林 克里斯多弗馬洛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c

2014-12-21 23:41:17

消失的母愛與性啟蒙


        僅僅十年,來自巴黎的愛娃•格林就從《戲夢巴黎》裡的「五月女孩「,一躍成為集美艷與狡黠於一身的「女神」,在出演《罪惡城市2》這種風格化類型片的同時,她也在另一類獨立電影中探索著更為平民化的形象。在聖丹斯影展大獲好評的《暴風雪中的白鳥》里,年僅34歲的格林成了九零後謝琳•伍德蕾的母親,表面上這是一部滿是迷茫的鏡頭,夢幻的配樂,對白里暗藏嘲諷和叛逆的成長電影,實際上酷愛青少年和同性題材的導演格雷格•阿拉基,這次卻要講一出暗藏懸念的驚悚劇,一個堪比於弗朗索瓦•奧宗的大反轉,讓人驚愕中啞然失笑。

        失蹤的母親和長大的女兒,《暴風雪中的白鳥》在回憶與現實中閃回,構建出一個「非典型」的美國單親家庭。格林與伍德蕾,她們真正的年齡差距不過11歲,後者還帶著少女的嬰兒肥,日漸成熟的身體上,卻已能找到前者「放蕩」的基因。其實在整部影片中,外表艷麗的母親從出場到消失,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出軌過,至少在已登場人物中,她不過是姿態嫵媚、曖昧罷了。導演阿拉基一直有意無意的「誤導」觀眾,讓人們第一時間以為她的「消失」是因出軌而私奔,留下一對父女相依為命。至少,在女兒凱特的內心深處,是一直期盼母親還活著,有朝一日她會突然邂逅,給自己一個「肯定」的微笑。對於如此一個「出眾」的母親,作為女兒的凱特,內心情感上尤其複雜,導演抓住了她細微的心理變化,通過大量的獨白和蒙太奇手法表現出來,構成了母女間一種奇妙的「對話」效果。敏銳的觀眾,能在影片裡出現冰櫃時,馬上聯想到開場時的夢境,母親伊娃赤身裸體在雪地裡的那一幕,即美艷又詭異,早已暗示了她消失的「真相」。

        如果母親沒有「出走」,那這部色調明快的影片,不過是又一部從青少年視角出發的家庭劇,伴隨著年輕人的叛逆,成年人的固執,挖出成長的主題。在一個擁有「完美」外表,內心卻敏感而脆弱,甚至有些「歇斯底里」的母親身邊,女兒凱特的壓抑感一點都不比她爸小。她被母親像「寵物貓」一樣養育,舉手投足都受到母親的影響,可如果太像母親了,卻又會招來她的嫉妒。在這樣的扭曲的心理環境下,凱特更加迫切的追求性啟蒙和性體驗,當她不滿足於隔壁男孩的戀愛時,勾引中年警官成了尋找母親的另一種「親身體驗」。媽媽不在了,對於女兒來說固然是一種解脫,青少年作品中常見的叛逆行為,在《暴風雪》中用「性體驗」再一次實踐了。可是當18歲的女兒真正品嚐了「性」之後,終於明白了些什麼,那些被自己潛意識忽略的線索,一定要回家問問父親,「為什麼給自己一個機會?」

        這個「為什麼」就成了整部影片中的最大懸念,阿拉基在前80分鐘都嚴嚴實實的捂著這個秘密,縱使有人猜到了第一層,也絕不會想到第二層,戲劇性被導演的癖好徹底解構了。等到謎底揭曉時,伴隨著愛娃•格林滿是不屑的尖笑聲,空氣里彷彿又多了一份對父親的憐憫。這個孩子眼中無懈可擊的好爸爸,在外辛勤工作四處逢源,在家卻要忍氣吞聲,甘受美麗妻子的乖張和輕視。他總有一天會在反抗中爆發,這幾乎成了所有文學作品裡西方中產家庭的宿命,「完美家庭」終歸是不存在的。沒有母親的日子更加平淡,伍德蕾的表演就像她在《青春密語》《星運裡的錯》那樣從容、本色,她像所有的小鎮孩子一樣,成年後都要脫離這個封閉的環境。用這樣的心態來看待這個悲劇的結局,似乎比奧宗還是多了份溫暖,無論母親的真相到底是什麼,總是她給了凱特最「誘人」的身體,享受也罷,嘲諷也罷,最終還是要帶著這個身體「探索」成人的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