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2 17:28:38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今天中午看完的,和朋友們討論至0點才開始寫影評。
先打個分吧,按時光網的相對標準給分,8.0分吧。滿意在於畫面美感、導演情懷和表演水準,不滿意在於影片前面節奏拖沓和頻繁穿插相聲(僅僅個人喜好)。
關於影片的具體劇情分析,這一篇文章分析地蠻好,http://baozouribao.com/articles/5162471推薦給諸位,我就不贅述了,我想著力解釋《一步之遙》裡的諷刺,和不合邏輯、有點奇怪的部份。
先說諷刺,才能合理地解釋奇怪場景。
1.媒體(輿論)左右大眾認知:荒唐的前線戰報幫助完顏英打造形象,衛冕花域總統;拍攝黑白默片,利用鏡頭組合變幻和字幕成功地把馬走日塑造成了窮凶極惡的殺人犯,把項飛田塑造成英雄,顛倒黑白,最後更是要假戲真拍,徹底抹黑馬走日。
2.權勢人物為利勾結:全片最大的利,就是馬走日。他的出場,他的死,無一不是利。所以各方勢力都想扒他一層皮。項飛田為了陞官陷害他,又勾結武七,妄圖殺他;武七為了成為新大帥,聯合項飛田說服大帥父親,費盡周折謀害馬走日,大帥也有娶小老婆的計劃;王天王利用《殺死完顏英》賺錢,後又用拍攝馬走日殺人賺觀眾票錢。
3.人們擅於粉飾謊言:武七要洗錢,偏偏說出個王婆的故事;完顏英就是想當花域總統,偏偏欲擒故縱,還編出個前線戰報的謊;大帥娶小老婆,要說成為了家族的興衰;武七他媽為自己找大帥找了個「天演論」生物進化的藉口;王天王為自己賺錢和一己私慾戴上了「正義」的帽子;那個跪在地上祈求完顏英再來見他的老人,自己的色慾用所謂母愛什麼的代替。當然,項飛田和馬走日在「春晚」上撒的謊也粉飾的很好,你們懂得。
4.大眾的病態心理:其實這才是最關鍵的。在馬走日順從安排拍攝殺完顏的戲份時,假完顏被拖到車後打,我明明聽到了假完顏的慘叫聲,但觀眾沒有在意,觀眾的熱烈歡呼聲和掌聲蓋過了慘叫聲,然後馬走日暴怒追打王天王,觀眾竟然更熱情了,歡呼聲更是一浪賽一浪。其實觀眾根本不在乎真相,觀眾只在乎樂趣,好玩就行,具體怎麼樣觀眾才不管。還有其他的可以用來解釋:閱兵時候只顧空喊口號的學生方陣;全球直播時一心只想看完顏英拍賣初嫁權的觀眾才不在乎什麼母愛主題;看王天王演文明戲的觀眾們也是看熱鬧的心態。而正是這種心態才是媒體、權勢人物可以肆意妄為的關鍵。坐在影院看電影的我們是不是也曾這樣呢?
下面逐個解釋不合邏輯的奇怪場景,可能不太全。
1.漫山遍野的新郎新娘?婚姻在電影裡是什麼,如你看到的大帥和外國人的婚禮,不是愛情,是利益聯盟。所以漫山遍野的新郎新娘,象徵著各幫利益團體,他們是要分食馬走日的。
2.項飛田穿上婚紗?他和武七湊成一對兒新人,和上面說的一樣,一組利益集團。
3.只聽槍響不見子彈?結尾處,馬走日不斷被槍擊。但我們只聽到了槍響,沒有看見子彈,一發子彈的軌跡都沒有,甚至漫山遍野的新郎新娘沒看見有人拿槍,但每次槍響都伴隨著閃光燈。想像一下,每次,閃光燈一閃,一聲槍響。我想你應該懂了,這裡的閃光燈,其實就是媒體的槍,每一槍都試圖讓馬走日閉嘴,每一槍都試圖讓真相就此沉淪。
4.追車戲場景瞬間變化:追車的同時,兩車互相喊話。這種觀點的交鋒跨越省份,也許是普遍存在的。
5.風車:我看到了兩次。一次是武六第一次知道馬走日是被冤枉的,武六站在風車的畫下。另一次是結尾的紅色風車。當馬走日拿著槍衝出紅色風車的時候,喊叫著「馬走日在此」,我聯想到了唐吉可德。也許是這個寓意吧。唐吉可德是篤定的,別人不能理解,但他願意為自己堅信的東西戰鬥,馬走日的桑丘也願意痴心追隨。風車戰士,有些絕望,有些悲壯,還有那麼點浪漫。
6.霧氣:出現了幾次數不清。有一次是馬走日吸鴉片,從此和完顏英一步之遙。另一次是片尾閃回火車站離別,霧氣多次籠罩武六,如果馬走日沒有撒謊他的腿是假的什麼的,他們會不會在一起?可惜,又是一步之遙。
7.飛上月亮:這是幻覺,很簡單對吧。
8.沙灘地:幻想加回憶。幻想的部份是,沙灘地出現在房間裡,海浪在門外。其實馬走日是想和武六在一起了,懷念舊時光了。
9.玩全景攝影機的猴子:這個可能是在呼應之後要出現的「馬辦」,要把項飛田逆向進化到猴子,順便諷刺下很多如項飛田一樣的人,活得像猴子一樣。
10.絞辮子:自願絞辮子和被逼的區別,類似於,真殺人和沒殺人卻要抗罪名。
11.旁白的前後銜接:旁白在一開始提到了「槍斃馬走日不是自個兒的事兒嗎」。最後你會看到那麼多人想分食馬走日,這還是自己的事兒嗎?由不得你了。
12.風車下的演講:馬走日臨死前這段演講有些內容其實是在說姜文自己的想法,下面我會講到。
什麼是一步之遙:
從個人看:人生一小步選擇不同,人生就此一步之遙。包括馬走日的兩段愛情,一次被捕。
從社會看:真相和被粉飾的謊言只有一步之遙。假追捧和真追捧也只有一步之遙。
姜文的獨白?
不可否認的是,在《讓子彈飛》後,姜文被觀眾捧上了神壇。但商業片確實不是他要追求的,就像他的台詞「我還是個孩子」,也許他不願被市場(利益規則和觀眾)逼去拍商業片,他依然只想用電影表達自己的思維世界而不是賺錢,當然很有可能這樣電影拍出來大家看的不high,還很不舒服,但這種思考、探究和任性可能是姜文更看重的,也是中國的電影市場需要鬆綁的。
原文連結:http://i.mtime.com/13821741/blog/7833500/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