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653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義忠仁_梁璐

2014-12-22 22:34:36

情,法,人


第一次在豆瓣寫影評,最近剛剛重溫了陳可辛的《甜蜜蜜》,再看《親愛的》,非常接地氣地真實反映了大陸小人物的遭遇,看完之後心情很複雜。以往看王家衛,慢條斯理地敘事方式讓人有種「看不透」的感覺;看張藝謀,總感覺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唯獨看陳可辛的電影,總忘不了《甜蜜蜜》里張曼玉在美國時別人告訴她「拿到綠卡了,終於可以回家了」那臉歷經滄桑卻不知辛苦到頭為了什麼的迷茫;忘不了《中國合夥人》鄧超在美國做服務生時的經歷的心酸,那一臉無奈的表情。陳可辛刻畫的小人物,在巨星精湛的演技之下,每一個眼神與表情都打入你的內心,讓你感同身受。

我覺得《親愛的》之所以能把許許多多人的感情都調動起來,在於它用主人公的身份,真實地敘述了一個故事。它很真實,沒有過多的創作。在這個故事裡,每一個在中國大陸生活的人,都可以在電影裡找到自己生活的類似場景:大城市裡紛擾雜亂的城中村,黃渤在學校門口擺賣的串串香小攤,高大上的律所辦公室,警察局……而導演生動刻畫出來的劇情,更是將社會百象、大陸社會的種種詬病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

社會福利院的院長不止一次地對趙薇說,我理解你的難處,但你也要換個角度想想啊,警察局好不容易破了案,又把找到的孩子換回去,怎麼向社會宣傳法制?連站在趙薇一方的佟大為,最後也忍不住說了類似的話。但即使是這樣,其實如果站在一個理性的角度來看,福利院和法院的做法並沒有錯, 作為觀眾的我在感性上仍然被趙薇更多地牽扯住。

黃渤剛開始丟了孩子,向警察局報案,結果已十有八九地被猜到。在後來孩子被找到時,一堆村民衝出來圍堵黃渤和郝蕾,黃渤郝蕾見到孩子時的心酸淚,還有兩人逃命一般地衝出村子想把孩子帶走,加上趙薇在背後沒命地追趕……到了警察局,趙薇聲淚俱下,窘迫的靠牆青蛙蹲的姿勢,一字一句地一次次重複「我男人說……」 而問話的警察語氣嚴厲,不帶有一點同情,彷彿這只是他司空見慣的許許多多案件中的一個。一邊是兩個家庭的撕心裂肺地奔跑和追尋,一邊是所謂的「為人民服務」群體的「按程序、按制度辦事」辦起事來卻一臉的事不關己的態度,讓人感覺到心寒的冷淡。

而這樣的場景不僅出現了一次,福利院院長那不近人情的口吻,法官在辦案時倒水若無其事地說:繼續說,我聽著呢。而那「按制度辦事」態度卻一點沒鬆軟的背後,是一個農村婦女歷經了千辛萬苦才才獲得的機會。

我在去年的時候曾經以一個實習生的身份在律所實習,有一次律師帶我去到拘留所,門口登記的地方都是一些帶東西給關押人員的親屬。我看到一個外地來的婦女帶了一大包東西來,門口負責登記的工作人員問她,是他的什麼人?她怯生生地說,我是他老婆。工作人員隨後給了她一張紙讓她登記身份,她把紙交還給工作人員,再次怯生生地說,我不會寫字。工作人員粗魯地把紙對準她扔過去:「你搞好了再給我。」於是帶我的律師跟我說,你去幫她寫吧。

那個法官倒水的情節讓我又想起了一件事,大一的時候第一次來到法院旁聽,和同學們心情激動地作為法律系的學生第一次來到法院。沒想到案件的主辦審判長,大約三四十歲的樣子,先是毫不在意地把法官袍一下子甩在凳子上,意思好像說,等一下庭審你們等著看戲吧。庭審的時候犯罪嫌疑人一直緊張地叫著「報告法官大人」,支支吾吾地大概是說著不是這樣的,他沒有做過。我看到審判長不停用案卷遮住臉打瞌睡,夾頭髮,然後突然拍了一下桌子:「你騙誰呢?」 家屬在旁聽席上不停地哭,最後問犯罪嫌疑人還有什麼話要說,他說想跟家屬說幾句話。女審判長這時候才好像睡醒了的樣子,字正腔圓面無表情地說,根據刑訴法第XXX條,判決未生效不能會見家屬。犯罪嫌疑人說,就讓我看一下。女審判長說,現在可以看啊,你看吧。犯罪嫌疑人回過頭看著他的妻子,我看到豆大的眼淚從他妻子的臉上落下……

影片裡警察、福利院院長還有法官的表情,跟我回憶裡看守所門口的工作人員、大一時遇見的女審判長的樣子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夾在中間的律所——只認錢不認人,新聞媒體——關注新聞價值多於訴求,又何嘗不是這個社會眾多利益中的一環。我記得從看守所回到家的那天我很難受,工作人員每日守著這個崗位,說話溫柔一點,耐心一點不會死多幾個細胞,她的工資不會因此而減少,為什麼要這麼不近人情地對待一個命已經夠苦的農村婦女。

我覺得我看到了底層的人們活得很心酸,當唯一能帶給他們溫暖的寄託——家庭和孩子失去的時候,他們求助無門,處處受氣。但中高層階層呢,公務員呢,又如何……每天對著的不過是讓他們覺得不得不去做的事,沒有熱情地工作已久,自然找不到溫柔地對待工作對象——有著極大苦衷卻對於他們生活完全陌生的人的理由。他們口口聲聲強調的制度,正是這個社會變得如此麻木不仁的原因。

記得沒多久前在豆瓣上看到一篇入殮師的影評,大致意思是,人在死的時候,需要被溫柔地對待。其實不僅僅是死,一個人在生的時候,在失望的時候,在需要關懷的每個時刻,何嘗不需要被溫柔的對待?哪怕他只是一個犯人,一個即將被判死刑的人。

不久前看到陳可辛導演對學生們說過的一段話,這段時間一直記在心裡:「別想像你能夠改變世界,等你活到我這個年紀,你就會明白世界有它運行的方法…不想像自己能改變世界,不代表就要被世界改變……只要你堅持不要被世界改變,老了之後就會發現:世界儘管沒有被你改變,但仍會變得好一點點。「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