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步之遙--Gone With The Bullets

一步之遥/随子弹去/GoneWithTheBullets

5.8 / 1,860人    140分鐘 | 120分鐘 (International Release)

導演: 姜文
編劇: 姜文 郭俊立
演員: 姜文 葛優 周韻 文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wb

2014-12-23 02:46:57

只有成功男孩,沒有成人藝術家


沒免俗,還是去影院看了《一步之遙》。看後感覺,買張碟片或網路在線看下就可以了。當然,抱著支持國片心態(還是支持房地產商呢?據《南方週末》一篇報導說,票房50-60%都被房產商拿走了)或找熱點八卦話題與人聊天,專程去影院看,也說得過去。

    片子一點兒都不難看懂。之所以有所謂「看不懂」的說法,我估計是因為華語影片中比較缺這類「作者電影」——即導演自己構築了一個心目中的白日夢,運氣好有人買單或自身富裕到有錢可以完整實現。
  
    此時,喜不喜歡這部電影,就要看那個作者的表達你喜不喜歡。至少對我來說,一個對人類的精神、物質世界僅憑天賦本能及小圈子交流方式去了解,再通過通俗故事與段子手段膚淺地掠過表達,不太可能讓我從內心裡產生喜歡。逗樂還成,王志文的演出特別出挑,極賦歷史和地域感。

    如果說年輕時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讓我看到沉醉,除了和他類似的青少年經歷額外加分外,他的荷爾蒙強烈的青少年感覺及天才激盪的充沛並充滿力度的敘事,二者在本質上的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才是成功關鍵。

    可在經歷那麼多人事之後,一個中年人還沉迷於青少年似的「類荷爾蒙」表達感覺,以及三流大陸效果圖公司的色彩趣味,我只能說,這就是一個被寵壞了的、有天賦但一直沒進步、沒長大的大陸成功男人,這樣的成功男人在中國當代文化語境中基本只會停留在大男孩狀態,很難生產出有成人氣息的東西。

    片中姜有進步的地方,包括:他會說「您」了;他會對傳統的說書方式、上海那個年代的東西至少是比較中性、平視的表達了。但土豪痕跡則遮掩不住(這一批成功人士其實都是土豪,我們的整個國家今天就是土豪),比如特意表達出純正的各種外語發音,似乎輕描淡寫抖機靈實則頗費力氣地隱喻春晚、教父、選秀和好萊塢歌舞片模式。

    「作者電影」在各國、各時代都有,在我有限的觀影經驗中,可大致分這樣幾類:(1)青少年的貼身回憶——執導時年齡若和那個剛逝去的回憶接近,就很容易引起深刻的共鳴,如果再放到一個大歷史背景中,就更好了,比如前面說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有《美國往事》;(2)年老時追憶性的——時空交錯,很多感悟,一般都是那種思考很深刻的人才能做出,比如黑澤明晚年的《夢》;(3)低成本絮絮叨叨初級文青自戀小製作,各個年齡段的都有,大陸盛產此類片子,好的不多。

    「作者電影」無論知識分子氣的內在思辨,或藝術家氣的外放感性身體性,我覺得都要有層底色才會真正打動我——或平靜不露聲色的悲天憫人,或發自骨子裡的天真爛漫,或有個人強烈的藝術風格(如《殺死比尓》)。像姜這種大陸文化圈中的成功男人(大男孩),世故如成人,自負如幼童,在如此強烈的企圖心下,試圖把個人色彩(這種色彩更多地表現為一種個人人格特徵,而非藝術風格特徵,人格特徵本身由於很容易陷入道德討論,我這裡按下不表)與傳統敘事嫁接,在藝術功力、人生閱歷不見長的前提下,很難做的好。

----------------------------------------------------------------------------------------
1、長不大現象
大陸文化圈成功男人長不大(看到有豆友提出「巨嬰男人」概念,我覺得是一個蠻貼切的稱呼),是個有趣的話題。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中國是一個巨大的有著各種物質與文化級差的疆域,會給在某一時期取得一定成功,特別是少年得志者,帶來直到他們老死也會源源不斷的各級崇拜者。人都是有惰性的,在各種持續不斷的奉承下,必然飽受嬌寵,無法進取。
2、青年崇拜現象
目前的中國文化圈似乎對青年文化有種很奇特的表面看似乎美式的崇拜。美式青年崇拜應該跟網際網路打破代際力量佈局有關,而我們這裡其實則是跟解放以來對傳統的破壞以致任何一種文化類型其實都沒有積澱經驗可循有關,跟傳統中國的男性崇拜有關(年輕人各方面生理功能比較好)。中年人先是裝年輕人冒充各種生理功能完好無損,然後緊接著,就會直接奔老年而去,做出一副悠然見南山一切看透的逍遙狀,所以,特別少出現真正有成人氣質的藝術作品。
3、改編與原創
這一批大陸成功文化人(一代太大了,還是說一批吧),其實只適合表達跟他們真實人生經歷有關的東西。他們都是有天賦的人,但基本上都是靠本能在發聲,而他們的本能就是「活著」,而不是「生活」。當他們的「活著」生鮮活潑、觸動時代節奏的時候,就會非常棒。但是只有成熟的」生活「,才能幫助人跨越其狹小視野看到更多、更深,而這批人是不會「生活」的。所以,這批人改編別人(與他們」活著「不太符合)的東西,就會特彆扭。特別是進入中老年後,日常活著的是連普通大眾都想像得到出的相類似的中國成功人士呼朋喚友、相互吹捧的模式之後,只能靠編造了。其實無論怎麼編,都是在從各個角度講自己那點兒殘存的「活著」事兒。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