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步之遙--Gone With The Bullets

一步之遥/随子弹去/GoneWithTheBullets

5.8 / 1,860人    140分鐘 | 120分鐘 (International Release)

導演: 姜文
編劇: 姜文 郭俊立
演員: 姜文 葛優 周韻 文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汪~

2014-12-23 05:44:56

不是混蛋,就別裝混蛋,因為你不是天使愛美麗。 ——不該被評論的《一步之遙》


首先,談個原則,我們就只說電影,不說電影當中的隱喻,例如有人非說《讓子彈飛》中馬拉列車就是馬列主義,你可以這麼理解來增加自信,但是這沒有意義。因為隱喻大家都看得懂,電影是包含猜謎這樣的趣味,但是如果連一點一橫,倆眼一瞪都猜不出來,那麼用沒有被牆的百度就可以幫助理解了。
我要先粗暴的表明一下態度,這個在電影院中放映的視聽作品好不好?
好。
是不是好的傳統電影?
不是,也不好。
如果,我們溯本求源的來想想一步之遙的創作原點,我們能找到什麼?
從片名上來看,一步之遙很簡單也很容易的理解成1935年的《Por una cabeza》這首著名的探戈舞曲,但是這個故事是發生在了北洋年間,所以自然沒聽到這個熟悉的旋律,哪怕是片尾,也沒有聽到。但是我想,故事想表達的和這首曲子大致也差不多。對了,這曲子是名曲,應該都聽過。如果硬要附會的說,沒有用上這個曲子,也是挺遺憾的一步之遙。
其實我並不奇怪姜文的電影是從音樂中生發出來的,我們從陽光燦爛的日子中來看,鄉村騎士,無疑是靈感的源泉之一。當然更多的是憤怒的公牛和野獸兇猛,但是鄉村騎士確實也是重要的組成部份。
以下是百度說的《一步之遙》探戈舞曲所表達的意思。
小提琴尖銳卻不刺耳,抑揚頓挫卻內斂幹練,高調又內斂的引領著旋律,猶如踩著探戈舞步的女人,有著高貴的步伐傲視一切的態度,對舞伴欲迎還拒,糾纏其中,而鋼琴鮮快明亮的節奏,把情節步步引入高潮,在音樂高潮到來前有力的擊鍵,彷彿是在下一個旋轉前深吸一口氣,然後就出發,去征服這個舞池,風琴略帶舒緩的伴奏,就是那欲迎還拒中的風情……一首曲盡,而腦中的旋律揮之不去,猶如一場沒有盡興的舞蹈,永遠只差最後一步。
我想,看過影片的也大致能體會到姜文也確實是想表達這些的,同時他也表達出來了。如果說想要更深的去考慮,為什麼是一步之遙這個名字,我想,就是要歸結在幾個關鍵詞上,世事無常,造化弄人,歷史中的獨立隨機事件,西方管這個現象叫做命運,我們把命運分開念,命是命,運是運。

再接著說故事,我看到很多人在說,這個故事取材於閻瑞生案。
這個案件算是一個民國奇案,我也承認確實其中似乎有這樣的影子,我不去爭辯,我說一個小故事。這也可以幫助我們來思考這個電影的創作原點。
一次偶然看一個關於姜文的採訪,姜文講述了一個小故事,他打車回家以後,發現手機丟在計程車上,他回頭去找的時候,發現司機在等他。他想去酬謝司機的時候,司機特別酷的搖了搖手,說算了,不是圖錢,說我認識你,你不就是演姜文的那個嗎?司機說完還了手機,扭頭離去。
故事就是這樣的,其實司機的意思,我們都明白,說他是演員,是姜文。但是姜文在採訪中說了幾句,他從來都沒有演過姜文,因為他只是在演別的角色。他認為這個說法比較有意思。我想這也是他來構思這個故事情節的原因之一,因為故事的後半段就一直在說這點事情,可惜的是,這個意思沒表達清楚。而且這個姜文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其實是沒有意思的,任何一個有點哲學基礎的人,都能理解,這是不可解決的問題,我是我,還是我在扮演我。
但是這個事情作用到了演員身上,可能會有一種放大的效果,因為他們一直在被一個問題困擾著,是我在演出,還是我扮演的角色在演出。答案只能是一個,都對。
因為按著那個方式去演出或者是說去生活,都是同一個結果,就好比周立波說他對由他扮演的周立波的言語不負責任一樣,這麼一看,好像這點意思,不足夠構成一個電影。
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很簡單,因為我認為這是構成一步之遙構思原點的一部份。同時,閻瑞生案也沒這個自己扮演自己的情節。所以我從這個地方捕風捉影了。
再談花國大選的事情,因為一個電影的創作之初,必然會有噱頭這部份的構思,而這個噱頭還真是挺好。民國,軍閥,黃金,大腿,可以說是包含了酒色財氣,真心的一個紙醉金迷的「理想國」。但是這個東西,如果按照傳統的選美洗錢來做,還是挺好,可是一定要加上《甲方乙方》中就有的給人花錢造夢,是不是顯得有點從《我的千歲寒》以後,就沒那麼多新東西了?
其實褒貶我的童年偶像,我心中非常難過,畢竟美人白髮,英雄遲暮,都會讓人唏噓不已,不禁讓我想起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功成,名就,……
接下來,那麼我們就說說這個花國大選的事情。這個事情當時確有其事,而且最早還可以上溯的更遠,在富庶江浙一帶早有此風,而且當時的參加的選手還有男性,因為大家都懂的原因,我也就不再細說了。所以我還是認為,排兩齣好看的百老匯歌舞,討巧的讓舒淇(前總統)做兩個高抬腿,還是不能足以還原出當時風雅比古的原貌,所以才會造成大家覺得這是愛慕替巍的感覺。當然,這事情本身是一種有悖當時禮儀的低級趣味,是有傷風化的,非要讓這東西上了檯面,那麼自然要從其中的好的方面去說,如果還是從大腿去說,難免還是走到了廣電總局說的低級趣味。當然這其中有諷刺的東西(完顏英義賣等),這個挺高。
如果我說的這些事情是構思一步之遙的原點,那麼,我接下來的推論,也就是為什麼觀眾會看不懂,就是有可能成立的了。
從故事說起,這個電影講了四件事情,花國選美,閻瑞生案,姜文和周韻的愛情,馬走日的自我探尋。

所以,說起來,這是四個電影。而且是,四個都不能成立的電影。
首先,選美的事情,只能是一個電視節目,不能是電影,不存在戲劇性的元素。其實,選美沒意思,現在誰都能看到,不存在驚艷的美。即便是結合了閻瑞生案,也不成立。為什麼,因為試想,即便是名偵探柯南裡面最離奇的劇情,加上選美,我們觀眾要考慮看的只能是一個,案情,還是選美。所以只能是因為選美而發生的案情,而不是選美之後殺了花國總統,因為即便沒有這個選美,殺了前總統也不影響後面的劇情,所以這裡沒有一個因果關係。再所以,這個噱頭大了,太大了,喧賓奪主了。但是又捨不得這個選美,更捨不得自己扮演自己的想法,要放在一起,放在一起之後,為什麼要牽扯出來周韻呢?周韻在給選美拍紀錄片的時候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呢?看了後面,再琢磨前面,武六這麼敢愛敢恨的姑娘之前怎麼就沒什麼動靜呢?
如果我們剛才說的選美和閻瑞生案作為一條故事線,那麼為什麼出來一個武六?這個基本不可以理解,如果說武六,就說她,不說完顏英。三個人之間沒有構成任何聯繫,不過好在電影中最後沒有變成三個人都死去,一起魂歸愛情夢鄉的結果,也算是有一顆不肯媚俗的心。
接下來說馬走日的自我探索,整體影片中他對自我的探索的核心就是,在被冤枉之前,他說自己是一個孩子,在案發之後,是一個不自覺的好人。台詞中,無論尺寸和年紀他都是一個孩子。這話挺好,有些人就是一輩子都這樣,包括我,對世界就兩種情感,高興和不高興。而且男人一般都會表現出來兩種屬性,一種是嬰兒,一種是戰士。讓子彈飛,已經表現了戰士,那麼這個電影就說說孩子。這個任性在一帆風順的時候,是沒問題的。在案發後,馬走日又變成了一個不自覺的好人,身遭大難,卻依然要救了險些被馬辦的項飛田。為什麼要捨己救人?我分析了分析,這是北京精神中,局氣的體現,也是侷限。當然也可能是他想清楚了,大帥也救不了自己,但是要是大帥都不能救,還有誰能救?難道這時候他就已經料到了他只能像茅十八一樣被項飛田這個韋小寶偷梁換柱了?這也是想不明白的一點。
馬走日完成了第一步人物成長,變成了一個不自覺的好人,在隱匿和流浪中躲閃著自己的命運,在最終又一定要讓自己的案情昭雪的時候,他依然選擇了男人,孩子的方式,以硬碰硬,以剛克剛的去反抗。這時候又有一個不明白的地方出現了,項飛田到底是不是真心在幫助他。這個電影沒有解釋,如果解釋了,就應該延續著走下去,而不是在紅色風車前縱深一躍。這也是為什麼結局看不明白的原因,不要說項飛田不救他,因為電影中沒有給出答案,項飛田本人也說過,換個人槍斃是小事情。
同時這個地方也出現了一個新的障礙,為什麼一定要槍斃馬走日?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充足的理由,可是這些理由,非常的靠不住,因為一個小小的馬走日槍斃不槍斃能造成什麼後果在影片中並沒有一個真的說明,都是在說可能性。這就如同影片開始的時候講的那個笑話,這辮子要是主動鉸了,就不會民國。可是實話實說,愛新覺羅溥儀的辮子是自己主動鉸的,不也走向共和了嗎?所以,槍斃不槍斃似乎都不關乎大局,更不關乎每個角色口中說的那些理由,所以,最後導致了看不明白。
於是這個自我探尋,開始了來回的繞彎,造成了一種理解困難。
其實說到這裡,我也在提醒自己,這本來就是一個寫意的片子,不要什麼東西都落在實處去想。這麼一想,似乎就應該把這個影片和後會無期做一個比較了(小時代看了10分鐘,因為個人狹隘加之尿急離場,所以沒辦法橫向比較評論),雖然不好聽,一步之遙,目前看來已經成了一部粉絲電影。我們來看電影,是來看姜文的。至於看姜文的什麼呢?個人就有個人的目的。其實,我挺喜歡他們這些現在的狀態,喜歡教給我們正確的東西,比如那段軍歌,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也別裝,多好。我是說,看我裝的多好,好像我知道似的。
槍,女人,帥,暴力,之前這些其實紅高粱就都有了,之後才有的是,無休止的換衣服(我想這也是定在民國的原因,民國亂穿衣),這些元素挺好,嗯,真的挺好,這不是反話,真不是,不解釋了,越解釋越像反話。但是我更願意看愛美麗耍混蛋,而不是一個人裝混蛋。
我後來也翻了翻網上的評論,有說好的,也有說不好的,挺好的。
有人把他比成了庫斯圖里卡,我只想讓這個哥們再仔細想想,是不是覺得這屁是拍到臉上了?是有庫斯圖里卡,但是更多的還是庫布里克。可是是真的庫布里克嗎?我單從美術這個方面說,庫布里克的東西里我看不到印象派。
但是從讓子彈飛的決戰場面,我不知道怎麼說,幾乎一眼就看到了《蒙特戈依街道,巴黎,1878年6月30日節日》,可能是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導致我看一步之遙的時候,總也擺脫不了這樣模糊,沒有線條,沒有輪廓的色塊。所以到現在,我似乎是覺得美術還是構圖的美術,絕對不是色塊的美術。如果是這樣模糊的情節,加上這樣粘稠的美術,實在是看的時候不如庫布里克看著銳利,透徹。
所以我得出一個結論,誰就是誰。當然想成就太難,想形成自己的完整的藝術風格很難,難免要經歷這些,但是似乎也印證了單田芳說的話(原話不是對姜文說的,我也不說是什麼原話了)。
表演我不懂,他們都是大師,都如高山般的樹立起了豐碑。
到是王天王這個角色挺好,有人說是海派清口,我覺得也挺好玩,王天王其實是王無能,演的這個叫做上海滑稽戲。在周立波(演員,不是作家)以前我沒有聽過海派清口這個東西,在周立波以後,我再也不會看海派清口這個東西。
我梳理了很久影片的高潮在哪裡,我沒有找到,這個學生我虛心請教,哪位老師能夠找到,請不吝賜教。
至於主題,因為沒找到高潮,所以我猜測可能是想說愛情,要不然為什麼最後一場戲來了那麼多穿著完顏英展示過的婚紗來的新人?當然,也許這不是完顏英的婚紗,是全世界所有該嫁的女人的婚紗,也是所有該早說 I Do的男人的婚紗。
至於其他的諷刺,暗喻,諸位明公都是大師,我就不再贅述。
本來不會寫影評,但是答應了竇夫婦,就胡言亂語一氣吧。因為整天睡不醒,所以說的都是夢話。
最後說結論,我喜歡這個電影,而且覺得拍的不錯,我說的那些看似不好聽的話,都是沒看懂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能一起討論。
其實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估計說出來,也和上面的話一樣沒有邏輯,最近習慣了不說話,正趕上餃子出鍋。各位老師保重身體。



                                                                  於甲午立冬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