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冬日甦醒--Winter Sleep

冬眠/冬日苏醒(港/台)/冬日甦醒

8.2 / 36,826人    196分鐘

導演: 努瑞貝其錫蘭
編劇: 埃伯魯錫蘭
演員: 哈魯克比爾吉內爾 梅麗莎索珍 戴美特阿可芭 內加特伊希賴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輕輕腿毛

2014-12-23 19:26:09

紅著臉看完整部電影


先忍住不看其他影評,便是我的第一個成功。寫出這篇影評的第一個字,便是我的第二個成功。能將腦中的想法傳達出去,便是我的第三個成功,但以我思維混亂的程度應該是比較難達到的。

三個小時的電影,一刻都沒讓我的大腦歇息。在Aydin身上,我發現了太多太多和自己的共性。我大膽地猜測其他觀眾也發現了能在片中發現自己的影子。

先撇開具體的共性不談,贊一下導演體現各種不同看法的手法。導演沒有著急把所有的想法一下子都呈現出來,而是有條不紊地安排一對一亦或是三人之間的衝突。
在這些衝突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Necla和Aydin對於Aydin的文章激烈的探討。雖然無可置疑的,本片的矛頭必然是指向Aydin的「老好人」思維,但是導演並沒有通過昇華「老好人」思維的敵對想法而去抨擊這種思維定勢。在Necla和Aydin的對峙中,我並未感覺哪一方的言論是絕對正確的:Aydin對Necla「高高在上」的姿態指責十分合理也比較常見(當然,也因為我和Aydin更為相似所以對他的想法更加熟悉吧),而Necla對Aydin的指責更是令人深思。沒有哪一種想法佔據制高點,只是體現了這兩種想法的共存(就連這點都被片子抨擊了!可惡)雖然片子的立場是多少有的,但本片跟其他相似指向的電影一樣,只負責體現矛盾,並沒提供解決方法。或許解決方法本身就是個假命題吧。

接下來談談共性

第一、我們每天早上醒來都是滿是想法,卻從未實行。聯想起Sammuel Johnson寫的關於拖延的文章,我很詫異地發現這兩者討論的矛盾是完全相反的。在Johnson的文章里,實行是理性的象徵,而拖延則是感性的結果,在啟蒙時代的大環境裡,Johnson必然是呼籲我們要用理性戰勝感性。而在冬眠里,實行被視為一種感性的衝動,拖延才是理性鬥爭後最」合理「的解決方式。片中有兩種看法:有以Levent為代表的衝動派,以及Aydin為代表的拖延派。雖然在他們正面衝突中看似並沒有分出勝負,但影片用Aydin在Garip村莊前停留的片刻等等的細節說服了我,讓我偷偷偏向了行動派,可恥地偏離了我原本的信念。

第二、我們蔑視一切,只為了為自己尋找一個制高點,一個comfort zone。Necla和Nihal都指出Aydin的偽君子之處,那就是他只說看上去毫無爭議的意見。假如在某事件的爭辯里處了下風怎麼辦?好辦啊!扯中立、道德,良心,信仰,經驗。這樣就可以以高姿態避開矛盾,也避開自己內心最真實的、可能沒有這麼中立完美的想法。這一點上,Aydin比我多一個優勢,那就是經驗。在這個村莊,他做任何事都是成熟穩重,正因他太熟悉這裡的環境和情況。但在片尾,這個特性也成了他的劣勢:正因他在這個村莊熟悉一切,他不敢離開這裡。最後他也意識到了,這個小村莊是他comfort zone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份。

想想自己,確實很羞愧。我一直都以中立以及靈活的思想為傲,卻又不知何時丟失了為自己的信念挺直腰板的那一種力量。在美國課堂上我也一直在思索這一點:為何很多美國學生能這麼無畏的去辯駁自己的想法(就算有些很天真),而我卻做不到確定一個立場。現在想想,這樣的中立的想法可以看做是一種固執的逃避。但我並沒有打算拋棄這種中立,因為它使我能用一種辯證的態度學習,我相信總有一天我能靠它找到自己的立場。我將這部電影看做一種警告,不要過於享受」中立「這個溫床。

總體來說,談論這個片子是很難的,因為有太多想討論的地方。它沒有一個無用的鏡頭(畢竟剪了這麼多),每一個場景都有令人深思的地方,就算是有一些比較俗的場景(比如Nihal給錢)都加了一些細節(Ismail哭,小孩子看)讓我好好思索檢討了一番。在這裡我只能混亂地討論給我感觸最深的Aydin的性格以及想法,不過我在片中發現的還有很多很多,我相信這個片子給其他人帶來的感觸一定不亞於我。

為了它給我帶來的腦力震盪,《冬眠》,5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