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青銅
2014-12-24 07:55:19
關於這部電影的個人總結(未完)
迄今為止,姜文可能是中國藝術領域爭議最大的藝術家了。幾乎他的每部作品,都會被評論家和觀眾從結構到細節,從台詞到色彩,從構圖到調度 反覆解讀,而且幾乎必然和政治主張掛鉤。相比較之下,張藝謀儘管拍過《活著》,陳凱歌拍過《霸王別姬》,大家都可以理解為對過去時代的反思甚至是滅絕人性的時代的控訴,都要比姜文過線的《鬼子來了》的意識形態更濃厚,卻並未成為吊打的標靶,張藝謀反而成為體制內名而優則仕的典型。從某種角度,可以說相比那些對特定時期的,無需任何人承擔責任的惡的表現,姜文所表現的某種對人性的思考,對所有角色的辛辣鞭笞是老大哥更不願意大家接觸的內容。就這一點而言,姜文已經遠遠走在了大陸電影藝術的前列。
就電影本身而言,可以分一下幾個角度去總結和比較。
首先是劇本,姜文啟用了廖一梅做編劇,使得劇本中台詞的風格更加舞台化、戲劇化,大量的長句,書面用語,銜接流暢的反問和對話推進,製造了強烈的不真實感,從畫外音,到不同段落的情節,使得觀眾從電影本身到「戲中戲」部份都會得到「這是在演戲」的暗示。
其次是拍攝手法。姜文大膽的使用了3D雙機拍攝,這也是最為詬病的一個選擇,因為姜文幾乎打破和違背了迄今為止從卡梅隆到麥可貝以及李安的所有的手法,選擇了華麗的全景、中近景式推拉甚至模仿手持效果的晃動和跟隨,許多人也批評視覺效果「晃」,「暈」。
第三是電影類型和借鑑/致敬。整部電影採用了多種類型片的特點而且每一部份都相當完整:經典的主角畫外音解說貫穿整部作品,以時間為主軸的偵探犯罪劇情為主,其中有近乎三十分鐘的歌舞片,有二十分鐘的黑白片,有二十分鐘的魔幻段落,有「文明戲」和「拍電影」兩次戲中戲的表現。這些手法和風格都很好的提供了對推動劇情的支持,而且進一步凸顯了導演的意圖,尤其是兩次戲中戲都出現了戲被中斷的「打破第四面牆」的戲劇效果,這個設置反過來也帶動了強化了歌舞、黑白片、魔幻片環節的戲劇感和不真實感,對於呈現劇情的亦真亦幻,進一步帶領觀眾思考現實世界的類似情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以上這些部份,我們如何理解為一部作品的特點還是缺點呢?我個人的觀點是從導演的意圖出發,以導演的控制力為準。如果說沒有呈現出導演的意圖甚至損害了意圖,那麼應該說就是失敗的;如果說導演失去了控制力,這些特性的發揮影響了電影要表現的主旨,那麼也可以認為是作品的缺點。從電影本身看,這些不常規的設定和選擇都很好的為導演的意圖而服務,並且發揮的相當淋漓盡致,那麼我們只能說,也許我個人不太欣賞這種風格,而不能隨意的認為這個作品是一部垃圾作品。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