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4 09:47:43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終於有機會看了《一步之遙》,感慨有點多。
是在北京二環和三環內的一個電影院看的,週三21:35場,我21:20買票的時候,還剩餘100多個座位,進去後,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電影中途陸續有人離場,看完了,坐前面一姑娘對她男友說,超級難看。呵呵。
從大眾趣味來看,《一步之遙》的確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在這些人眼裡,《泰囧》這樣的喜劇才是好電影,夠多包袱,夠多笑料,大家都哈哈哈,爆米花嚼得有勁,飲料喝得滋滋響,爽啊。回來發部落格朋友圈,「看《泰囧》笑得不能自己,徐崢真是人才!」
但問題是,我們需要《泰囧》那樣膚淺,為搞笑而搞笑的喜劇嗎?
現在請你回想《泰囧》,還能想起什麼,給你留下什麼?
今天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網友普遍對陳佩斯評價較高?(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34202),裡面有個回答,作者張卓提到,「陳佩斯強調,喜劇的核心是悲。幾乎所有的喜劇人物都有一個悲情核心,悲情是最打動人的部份。這裡,他還是強調人物的情感力量,而不是滿足於幾句語言上的俏皮話。」
囉嗦說了這麼一段,我想強調的就是,姜文的《一步之遙》正是用喜劇的形式拍了一部悲劇。這是非常難得的。它的悲劇在於:
1、晚清時代,馬走日本來有機會號召國民剪掉辮子,開革命風氣的,結果喝多了,醒來便是民國,辮子被外國人強迫剪掉了,一步之遙,沒成為英雄。
2、舉辦花國大選,本來有機會撈一筆的,結果演戲「過猶不及」,錢都快到手了,完顏英全捐了。在這個new money的時代,一步之遙便當了落魄小子,而且還成了殺人犯被通緝。
3、於是,馬走日去找大元帥,本來想救自己,倒是成全了項飛田的命,他人與自己的性命之間,一步之遙。
4、馬走日答應拍電影,但中途忍受不了侮辱,反抗,再度入獄,離生一步之遙。
5、武六要救馬走日,大元帥都答應了,但最後在項飛田和武七的勸說下出爾反爾,再度離生一步之遙,逃不出被槍殺的命運。
多次得而不得,生而不生,這都是偶然嗎?固然,造成這樣的局面有自己的因素,比如剪掉辮子,是因為馬走日喝多了。但更多時候,是時代變了,時代已經不是以前那條涓涓小溪,而是成了浪花滔滔的怒江,席捲著所有人,只有放下尊嚴,不要面子的人才能生存,比如項飛田是靠把所有殺人案當成嫖娼案辦才連升高官的。而馬走日擱不下知識分子的尊嚴,受不了侮辱,最後一事無成。
不僅是馬走日,電影裡面所有人的命運都不由自己掌握。
武七,有錢卻得不到愛情,失敗者。
大元帥,有權也得討好俄國,和一個老女人結婚。
武六,自小命運被母親掌控,長大了好不容易有機會選擇愛情,馬走日死了。
項飛田,活得人模狗樣,一會被當猴掛起來,一會權力加身,前途像雲一樣瞬息萬變。
這不就是我們的人生嗎,那麼多人活這一輩子,爭這爭那,過的不是自己的生活,想過自己的生活老是被別人,被現實,被歷史打擊。
所謂的現在是歷史,我們在創造歷史,我們成了歷史的一部份,並非說的是大英雄,傑出人物的傳奇,沒有,都是小人物鬱郁不得志的悲劇,掙扎或者媚俗,最後統統被歷史淹沒。
電影看到最後,馬走日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地方被殺了。一個熱熱鬧鬧的電影,主角突然這樣就沒了。沒了之前,他還在空中笑嘻嘻的對你說,這日子過得什麼也沒落下,也不知武六最後怎樣,你們幫我留意留意下唄。
看到這裡,真是感慨。死是可怕的,它讓你沒法知道現在的事情,更妄談改變什麼了。
姜文用了許多元素向經典電影致敬,並用一種不摩登的方式(儘管電影拍得那時的舊上海非常摩登)講了一個披著喜劇外衣的悲劇故事。它註定屬於不「好看」的電影,但一定是一部從內容上來說好看的電影。
這是姜文一部野心之作,極度表達個人世界觀的電影,是拍給自己看的,不是為了迎合觀眾。如果你承認「觀眾掏了錢看片,當然有權利吐槽」這個觀點,也得承認「錢是姜文的,電影是姜文的,人家愛怎麼拍就怎麼拍,你管不著」。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看得心有慼慼焉,前半部略有絮叨,後半部極為精彩,4分,再想到在中國現在的電影環境下(觀眾審美,政策因素等),能夠有一種新的電影風格,而且還拍成了,這樣的嘗試和努力值得再加1分。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崔健唱的第一句便是,「聽說過,沒見過,兩萬五千里,有的說,沒的做,怎知不容易」,誰都可以路過吐一唾沫,但是,對於這樣罕見的姜文,我們還是多點寬容好些。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