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步之遙--Gone With The Bullets

一步之遥/随子弹去/GoneWithTheBullets

5.8 / 1,860人    140分鐘 | 120分鐘 (International Release)

導演: 姜文
編劇: 姜文 郭俊立
演員: 姜文 葛優 周韻 文章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小二

2014-12-25 02:29:14

《一步之遙》:我的攝影機不撒謊


《一步之遙》:我的攝影機不撒謊
文/王小二

姜文一調皮,觀眾便本能似的神經官能緊張起來,或忙著索隱,或伸長脖子等待各種超乎想像力的宏大闡釋。仍記得《讓子彈飛》時的影評狂歡,那些史料爬梳、隱晦揣測彷彿像是掌握了某個破解影片的不二秘籍。於是,藉借評論,影片在螢幕之外,構建了另一個更宏大的、但也更容易墮入空洞的世界。

的確,姜文的電影不能不去闡釋,尤其接連的三部影片,否則你不明白他眉飛色舞之後所承載的巧思及指涉,闡釋似乎成為內在於姜文電影的一部份;但對於電影創作而言,過度闡釋又似乎說明影片本身的欲言又止,且這極容易面向虛無,以傳奇消解了其現實力度。對於《一步之遙》而言,由影片蔓延出的對歷史或現實的堆砌,最終只能回到影片中去檢視,看它們是否能在前後文中自圓其說。

《一步之遙》 很像一個集體吹牛的過程,只是在中途,馬走日有點擔心了,他擔心牛皮給吹破,傷著自己也毀了別人,於是他害怕,他欲言又止,一個人可憐蟲兒似的。與開頭那個狂吹亡國滅種大牛的「教父」相比,他其實還是一個老實人,否則,很難想像他之後面對再造完顏「被殺」場景時那般的痛苦欲絕呼天搶地。但是其他人不管,權貴、輿論、看客們等等,都在熱火朝天地接茬吹,馬走日站在一旁看不明白,其他人便說,丫你咋不吹,你有病吧。於是乎,他便真的成了病人。眾口鑠金便是這個意思。這是一個「說」的過程,也是一個「變化」的過程。所以,那個畫外音便格外貼切,石揮似的京片子,嘮叨起我這一輩子的口氣,輕易便能聽說裡面的老實巴交、自嘲進而疑惑。原來事情正在起變化。

影片開頭便是一出《教父》,你聽影院裡的私語,教父~教父~教父的聲音此起彼伏。對於文藝青年們而言,這番場景的辨識度顯然沒有絲毫難度。仿習也好,致敬也罷,但此「教父」里除了氣氛、空間、人物性格等元素的展現外,還特別交代了一個上海與北京並置的江湖。上海與北京均非實指,前者是一個新興的華麗的彩妝牛皮,後者是一個亡國滅種的吹破了的舊皮囊,而江湖也並非熱血情義快意恩仇,而是騙子忽悠的幌子,擺一個咋咋忽忽、裝腔作勢的架子。所以,安排這樣的空間,謅出這樣的世界,故事本身便有了幾分荒誕感。

很多人說姜文玩砸了,荒誕過了度,尤其全球花域選舉,荒誕成了鋪張的無聊。的確,觀影中卻能明顯感覺到絢爛鋪陳帶來的不適和飽和的現場反應。不過,比較之後人物的命運陡轉、身世飄零,這段絢爛到沒朋友的鋪陳真真像是將過山車推到頂點,之後便是俯衝的快感,只是越來越有趣的俯衝裡帶了不少的悲涼。對於影片而言,冗餘似的花國選舉,漫長的逗哏捧哏,都是影片結構中的功能性零件,它們既是荒誕本身,也是製造它的形式。如此,對於歷史虛構的質疑、對各色人物表里不一的自我裝扮行為的諷刺才更有效果。

不過,對於觀眾而言,這樣的方式意味著什麼?有人說看不懂,以致於說它燒腦;也有人懂得過了頭,甚至片中人物紛紛成了歷史中的真實人物。其實,面對一部影片,懂或者不懂並不是一個選擇題,不需要用極端來證明其有效性。就像 to be or not to be本身就不簡單一樣。能夠看出些指涉批判的端倪,知道姜文確有其高明智慧之處,尤其需要明白它確與其他幾位大導的爛片不屬一類就好。

事實上,不要說姜文與其他幾位大導有所不同,就算曾被劃入第六代,他仍然風格獨特。第六代們說:我的攝影機不撒謊。那是特殊境遇里對待現實的態度,也是面對前輩創作的反叛標籤。但對姜文而言,攝影機撒謊嗎?片中王天王對眾人一番掰扯,深入淺出地道出了庫里肖夫實驗的精髓,剪輯造就了意義,甚至讓意義溢出賽璐璐而漫入現實,牽引觀眾的認同。事實是什麼?事實是塑造,是「make history」,是權力者如武大帥、項飛田、武七以及輿論、觀眾們的合力編織的結果,同時它附著了強烈的情緒感染力,並讓每個人成為「history」裡的一部份。在製造歷史的過程中,人的情感也一度消失,逼著人瘋狂絕望。於是,馬走日揮刀向攝影機砍去,行為本身是對完顏橫遭褻瀆的憤怒,也對再造事實的否認。對於現實而言,以攝影機為中心的生態里,造夢成為一種殘酷的行為。「第六代」們不撒謊的攝影機里,鮮有姜文電影裡的火熱聲色。事實上,在被他裝點鮮亮的畫面里,同樣是一種沒有撒謊的現實,只是現實本身被改頭換面,那些醜的、臭的、假的、空的,像是戲曲裡的丑角,非要塗脂抹粉,大笑大跳,唯如此,才能與觀眾達成共謀,在笑罵中識得其真面目,玩一場明知欺騙的現實遊戲。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