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私刑教育--The Equalizer

伸冤人/叛谍裁判(港)/私刑教育(台)

7.2 / 423,596人    132分鐘

導演: 安東尼法奎
編劇: 李察威克
演員: 丹佐華盛頓 馬頓裘柯西 克蘿伊摩蕾茲 大衛哈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江湖夜雨十年

2014-12-25 08:43:20

很符合時局的一部電影


片頭寓意,用了馬克吐溫的名言,就如同美劇《犯罪心理》一般,可能也算提升一下文化氣息,畫龍點睛的作用,可惜後續以及結尾全然沒有顧及這種理解。中國文章所謂「鳳頭豬肚豹尾」,這部電影只做到了一個開始。
電影前二十分鐘的平鋪,包括幾個細節處理都有些創意和韻味,只是,從開始和黑幫交手之後,我就感覺味道不對,為什麼非得是俄羅斯黑幫呢?!那個前俄特種兵怎麼看都有點普京的形象,不過形似而神不似,只有殘酷,缺少霸氣。
兵家之道,天時地利人和,在人家美國的土地上,在對方熟悉的建材超市,和強敵對峙,看不出任何高明的地方。不像之前在對手寓所,那種經過訓練的直覺和判斷,簡直判若兩人。一方面,想給主人公樹立一個強敵;另一方面,卻需要給主人公一個充分的機遇和條件去完勝對手。這不是所謂「意淫」,算什麼?!而且還是美國式的。
美國人的個人英雄主義,可能源於他們移民的性格,開墾新土地,征服大自然的西部情結,就如同美國人的槍枝文化,只是和現實比起來,當代的美國人早已缺乏這種精神。因為,強盛之後的美國,其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早已不再是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而是實用主義和自由主義。同時,近年來,美國的價值觀在恐怖主義的威脅下,日漸分裂和崩塌,完完全全的雙重標準。這類電影的出現,也是另一種所謂「意淫」,明明不可能的事情,非要讓它可能起來,並意圖真實的「再現」。
一部索尼的電影,筆記本自然就是「Vaio」系列,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類似植入廣告了。
最後,主演丹澤爾華盛頓,表演得挺精彩,有內斂有張力,只是角色設定的簡單,根本不需要他更多的投入和發揮,還是懷念他在《訓練日》中的出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