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畫家波拉克--Pollock

波洛克/画家波拉克/波拉克

7 / 28,767人    122分鐘 | Germany:132分鐘

導演: 艾德哈里斯
編劇: Steven Naifeh
演員: 艾德哈里斯 瑪西蓋哈登 湯姆鮑爾 珍妮佛康納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chy_

2014-12-26 05:39:31

偏執者的訴求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被作為作業要求觀看時,我有些驚訝。因為這部片子的導演哈里斯是我很喜歡的導演之一。他為了這部片子付出了十年時光,他身心投入,從生活習慣到愛好的模仿和體會,終在2001年,將波洛克的短暫一生重現在我們面前。因此,我在大學時看這部電影,已經帶著一種敬畏之心,但卻沒有過多的去剖析。而幾年之後,再看這部電影,還需要完成一篇觀後感,我總覺得很有緣份。
《波洛克》的開頭和電影一小時三十六分鐘之後鏡頭裡的內容是大部份相同的。但是,不同在於《生活雜誌》的特寫,作為了全片的開頭。這本在1913年創刊的雜誌,在美國可謂家喻戶曉,引領著時尚潮流,而它出現在本片的開頭,在我認為是寓意著一個關鍵。隨後,鏡頭轉向本片的男主角傑克遜波洛克。波洛克在被簇擁之中的眼神,平靜的凝望遠處,那個凝望的人還未出現,就回到了九年前。本片才算是正式開始。但是,看完這部片子的第一遍,再重看第二遍的時候,我覺得,那個開頭,就已經將哈里斯認為的波洛克的一生大概講述了。在短暫的繁華的開頭,波洛克的巔峰時期,「聲望,迷茫,李」這三個關鍵詞是出現在我腦海中的具體印象。而波洛克的一生,也在這三個關鍵詞里就能得到大部份的詮釋。
       本片中,固定的年代定位細節運用的十分飽滿,影片開頭雖然已經表明了時間,但是,就算沒有顯示,酩酊大醉的波洛克咒罵著畢卡索,早晨起來時廣播裡有關日本準備侵略泰國的事件,也將發生時間基本鎖定在二次大戰期間。在二次大戰爆發之後,歐洲大量現代主義藝術家流亡到美國,給美國的繪畫注入了新的生機。然而,在這期間,美國本土的畫家似乎在極力尋求一種「美國式」的藝術形式。而畢卡索這樣在美國聲望極大的歐洲藝術家,也難免讓波洛克這樣土生土長的美國畫家產生既愛又恨的矛盾情緒。但是,本片並沒有將波洛克從小到大的生活經歷全部演繹出來,而是將1941年11月作為開端。因為,這個時間是波洛克生命中的轉折點。這個時間,我們不得不提到畫家格蘭漢姆,他賞識波洛克的才華,因而在他組織的一個畫展,邀請了波洛克也送作品參加。波洛克在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畫展上,認識了李•科瑞絲娜,她的出現意味著波洛克生命中的另一個轉機。因此,雙重意義使得哈里斯認為,這個時間作為開頭剛剛好。
       本片將波洛克生活的環境變化,情感變化等影響因素穿插在波洛克的創作變化之中,讓我自然而然的能感受到這個畫家他創作時的情緒。在他前期的畫作中,雖然會出現一些晦澀難解的形象與符號,但是其中的無意識的自動性繪畫動作已經初露端倪,比如他直接用顏料管往畫布上擠顏料,根據感受來組織畫面上的線條和色塊,但是後來他給佩姬畫的那副巨大的壁畫作品中,這種自動性已經達到一個高峰。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著空白的大畫布連續枯坐了幾天而未動。終於在煙霧繚繞在他眼前的時候,他看著飄渺的煙,按捺不住的繪畫衝動在短時間內迸發出來。他用大刷子蘸著黑顏料,用最直接的表現手法,沒有顧忌的表達著他的情緒。最後的效果,完全沒有所謂的形象,只剩下奔騰充滿力量感的色彩線條鋪滿整個畫面。
         而後,在他和李一起在長島的幾年裡,偶然的終於發現了滴灑在地上的顏料的奇異效果,這是造化之光與內在需要的相遇,其實這也解決他繪畫觀念的最大問題,因為手持畫筆往畫布塗抹的動作仍不純粹,沒有辦法使他心無雜念的隨情緒作畫。不免帶有意念的雜陳的干擾。然而,通過顏料偶然性的自由流體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有手不能替代的生動性,而且前一遍色和後一遍色之間並無明顯的相互衝突,遮蓋,最後的效果,就是,近看非常有奔騰的力量感,而遠看就非常柔和,滿幅的感覺也開拓了抽象藝術的領域。這樣,波洛克部份藉助造化之功,部份仰仗以往對於畫面形式控制的素養,在每一幅畫裡純化釋放著自己當時的感受和情緒,他滿幅的走動和滴灑,也使繪畫脫離了架上的靜態概念,而進入到一種具體的動態行為之中去了。
        全片對於波洛克的技巧其實並沒有細究,而更多的側重描繪了他創作情感和內心世界。在片中,我看到了一個純粹的藝術家。他偏執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他的情感表達真實而沒有修辭。他不會在意世俗的眼光,在壁爐里小便,在訪談時用「做愛」這樣直白的字眼去回答。(但我卻覺得恰到好處)。他一生都在追求一種純粹的表達。電影裡有一段,朋友認為他的畫太多無趣的藍色需要修改。即使在喝醉的狀態下,他也不願意去修改他的畫。他的成功是偶然的,卻又似乎是必然的。因為他這樣崇高的靈魂,無法在當時的環境下被淹沒。他對於情感的表現,藉助著自己的情緒。這讓我不經聯想到倫勃朗和梵谷等人。不是所有的藝術家都非要如此如此瘋狂才可作畫。然後,有這樣一類人,他們的生命里,除了畫畫其他的似乎都一塌糊塗。他們在正常的世界裡,似乎沒有辦法找到出口。其他任何事都沒有辦法做的很好。可是只有在畫畫裡,他們能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在定格的畫面里,你能看到流動的生命,各種情緒從畫框裡迸發而出。透過表面的靜止,和靈魂產生共鳴。
       現代藝術的意義為何,在波洛克的訪談中,他回答道,那是當代訴求的表現。而他不止一次的用自己的畫,來表達著他的偏執和迷茫。他不知道聲譽對他有什麼用,他也不知道如何能讓自己的心永遠鮮活而不被困擾。因此,他的死是最好的詮釋。他成名之後,並沒有昧著良心,轉型成靠畫而生的商人。他沒有辦法欺騙自己,在同樣的畫法背後,已經沒有靈魂和靈感。因此,他的偏執和純粹,讓他沒有辦法在沒有思緒和靈感的世界裡苟活。死,是唯一的完結。就像他的每一幅畫一樣。他的生命像他的畫一樣,在他認為該結束的時候就結束了。剛剛好的結束。他的一生就像一幅畫一般,而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時代的印記。長存在這藝術的長河之中。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