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7 02:51:35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造成的觀眾反應如此極端,我想兩個極端其實都還蠻好奇對方為什麼會有截然相反的感受。看完《一步之遙》我就迫不及待地向朋友們推薦說非常好看,並且更加堅信知乎上的「反向營銷」論——以自黑來達成高知名度,從而提高票房。直到第二天早上到了辦公室跟同事討論,發現他們是真心不喜歡,甚至好幾位都只看到一半就憤然離場,讓我著實大吃一驚。我想我和同事的觀點應該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同事(反方)認為:《一步之遙》的劇情簡單,充斥了大量的零散的與劇情無關的資訊,讓觀影感受十分破碎凌亂,使觀眾喪失耐心。
我(正方)認為:《一步之遙》以誇張荒誕的手法,以舞台劇般的狂歡的形式,講好了一個故事。
看看,一方在講劇情,另一方在講形式,這溝通壓根就不在一個次元里啊。然後中午我們又花了一頓飯的時間,才算是達成了理解,但不是和解。
我同事看到「花域大總統」完顏英死了為止,實在看不下去了,就離場了。他說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講了四句話:「為了洗錢,組織選美大賽,花魁愛上男主,花魁意外死亡。」他說我不知道姜文想傳達什麼?
我說:到此為止,我也不能說姜文告訴了你什麼,因為這只是一個故事的「起」和「承」的部份,而表達了什麼,往往要在「轉」才能初露端倪,在「合」之後才能昭告天下。其實一部好的電影,重點是講故事,而不是觀點的傳達,觀點是觀眾自己產生的。導演只要把故事講好就可以了。
同事說:沒錯!姜文恰恰沒有講好故事。他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只講了四句話,然後用大量的不相關的東西去填充他,到處抄襲和模仿其他經典作品(他提到《教父》),卻又無法相互融合,因此我都不能說他是致敬,他只是無聊的堆砌。
我問:那麼就說《教父》好了,它講了什麼故事?其實他的主線,也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老教父的隱退,和新教父的登場。」對嗎?任何電影,如果他的主線不能清晰地用一句話來概括出來,它就不是一個成功的電影。
同事說:的確《教父》的主線是簡單而清晰的,但是《教父》把故事講好了。為什麼?因為他有大量的支線劇情,一步步地構建好了整體,將整個故事向前推進。每一個細節都清晰有力,引人入勝。
我說:對,《教父》的表現方式是很「具體」的。而《一步之遙》的表現方式是很「虛幻」的。這二者的對比就像是文藝復興之前的油畫和之後的印象派的區別。《一步之遙》沒有清晰地講述「每一個」細節,但是你仍然清楚地捋出了它的主線,並認為劇情的推演是合理的。他以一種「點到為止」的方式交代了劇情的脈絡,表現方式上,採用了話劇式的誇張、荒謬與瘋狂。其實就「講述故事」來說:「平鋪直敘」和「嬉笑怒罵」這兩種方式沒有高下之分。只有喜歡或不喜歡之分。因此我們會有兩極化的評價。
說到這裡,我們幾乎都明白了對方的立場。總算完成了一頓細思極恐的午飯。
其實這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些人喜歡類型片,而《一步之遙》恰恰不是類型片。就好像明明想看種馬文,卻搜到了大仲馬的文一樣心塞。《一步之遙》是一種新的表現形式的探索。新穎但不新銳,先進但不先鋒,我覺得已經非常照顧觀眾了。而不喜歡的觀眾,大概是覺得姜文的這種表現方式「太不正經」了。
接下來說說,我自己的觀影感受。
我評價一部電影好不好,有一個最直觀的概念,就是看了幾次進度條或者看了幾次表。看《一步之遙》的過程中一次也沒有看錶。這一點就值得我給它四星以上的評價。
當然《一步之遙》最吸引我的是它荒誕誇張的手法,展示了狂歡式的浮華,而又暗示了某種說不清的不堪,構成了非常可笑的反差。我幾乎是從頭笑到尾。
一開始的「花域大選」,特意以黑白片的方式,試圖呈現一種歷史感,造就人山人海的假像,看著那些莫名其妙為花魁而瘋狂的人們,看電影的觀眾其實知道,這本身就是個「洗錢」的騙局。在觀眾和角色之間的資訊不對稱,造就了喜劇的因素。甚至還有個特意快進播放的跳樓的畫面,試圖表現一種「新聞」的感受,那種拿腔拿調的姿態已經做了個十足十。在「花域大選」會場上,葛優和姜文好像相聲一樣的主持,簡直讓人笑噴。假清高的花魁一開始並不打算參選,後來聽說如果自己再不參選,某個遙遠的地方就要打仗了,趕忙跳上舞台,深情款款地發表演講,關於愛與和平,關於無私和捐獻,順便力壓了一下另外兩位參選者。演的都是真善美,看見的都是名與利。多麼妙的荒謬感!
台詞是充滿了感情的衝擊,充滿儀式感的,甚至是「口號式」的,有舞台劇的觀感。看得我又覺得震撼,又覺得好笑。有人說看得「疲憊不堪,消化無力。簡直看頹了。」其實吧,形式不是用來消化的,而是用來笑話的。他的嬉笑怒罵,不是為了讓你也跟著瘋的。非要跟著那種形式走,難怪會累。
而光荒謬和儀式還不足以令人信服,姜文硬是以這種新奇的方式把故事的主線敘述清楚了。連我那個非常不喜歡《一步之遙》的同事都清楚了,可見,在瘋狂的表象中,他的大腦是冷靜和清楚的。這對一個導演來說就夠了。有多少導演是瘋也瘋不起來,故事也講不清楚的。
到此為止,五顆星已經全部加滿。
再說說給我震撼的東西。
王天王,上海第一名角,把馬走日殺死花魁的故事編成舞台劇混搭脫口秀去演。拖著一個痴肥臃腫的假女體,貼上完顏英美麗的照片,在眾目睽睽下抽出大砍刀,上演限制級的分屍案。觀眾為之買單,上海灘為之瘋狂。觀眾不是歷來如此的嗎?他們希望女神脫了衣服,就是一具臃腫的,與你我相同的醜陋軀體。我們消費她的肉體,她的愛情,她的風流史,還有她的死亡。觀眾希望馬走日是個暴力的分屍狂,於是馬走日就是天理不容的變態!多麼愉快啊,還是醜惡的世界更能安撫人心啊!再想想自己,觀眾不禁為自己的高潔品質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因為馬走日必須是個暴力變態,在他自己扮演自己的時候,王天王給他穿上了鏤空皮具鉚釘SM套裝,這是「世界的語言」。於是觀眾為之瘋狂了!多麼壞啊!多麼惡啊!多麼醜陋啊!快,快殺死那個女人吧!今天,觀眾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感動,因為,他們將前所未有地滿足於自己的純潔美麗與無辜。
當我還在為SM裝的設定拍手稱快時,觀眾散去,導演姑娘站在紅綠兩色巨大對比的背景牆前問馬走日:「你真的沒有殺人?」於是姜文,在幾乎被完全遮住面部的情況下,用肢體語言,用沉痛的聲音,發表了一個被無辜冤枉的人的獨白。於是,你透過惡的面具,看到了善,看到了與你我一樣的無辜與惶恐。
唉。
如果戲中說的兩根柱子:「馬走日槍斃馬走日」,「等電影上映完了,再槍斃真的馬走日」能夠「反」實現多好啊!我多麼希望,姜文可以通過劇情的巧思,讓武六的電影動搖輿論對馬走日的看法,讓槍斃的刑場變成逃跑的冒險。
可惜它最後變成愛情戲了!戲了!了!
接住一滴汗。這是唯一不滿意的地方。哎,不過你也不能指望一個導演是全能的吧。就像你不能同時期待昆汀的反社會性,又期待蓋.里奇的精巧,同時還期待大衛.芬奇的分裂一樣。得到了歌舞劇的華麗,體驗了話劇的先鋒,感受了歌劇的繁華腐朽,故事也看明白了,該點讚了。
有些電影,是屬於「紙上」的電影,它的魅力來自於它強大的細緻劇情。《一步之遙》是屬於舞台的電影,它的魅力來自於它的表現力。
site.douban.com/248475/widget/notes/18056836/note/474365288/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