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

美国精神病人/美色杀人狂/美国杀人狂

7.6 / 717,242人    102分鐘

導演: 瑪麗海隆
編劇: Bret Easton Ellis 瑪麗海隆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威廉達佛 傑瑞德雷托 喬許盧卡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楠楠自語L

2014-12-28 06:41:41

American Psycho(美國精神病人)——到底誰是精神病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American Psycho》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布萊特·伊斯頓·艾利斯的《美國狂人》,這部小說一開始就頗受爭議,連我這種缺乏歷史常識的人都能看出來對雷根時代拜金主義社會的批判,物慾橫流和浮躁的氣息顯而易見,而電影的劇本也擱置到2000年才開拍以及放映。

 

       不得不說,開篇很有《漢尼拔》的感覺,先是一滴一滴如血的番茄醬划過字幕,緊接著嶄新而鋒利的餐刀落下將肉切開,然後就是精美的菜餚和擺盤,又是一個舌尖上的殺人狂即視感,不過這個殺人狂吃人腦的情節並沒有顯示,而是後面主角自己說出來的。回到開頭,整個餐廳坐滿了體面的有錢人,鏡頭就到了Patrick Bateman這一桌,西裝革履都是華爾街的菁英,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閒話,生活和工作都是令人欣羨的理想狀態。然後就是Pat的一段獨白,展現了他早起鍛鍊和護膚的過程,沐浴健身的畫面當然令女觀眾興奮不已,但那些比女性護理更繁雜的過程,其實是在告訴你,他愛自己勝過一切,並且他用冷靜的獨白告訴所有觀眾,「你所看到的這副優雅的面具不是我,不是真實的我」。如同畫皮,一個偽裝在精美皮囊下的惡魔。

 

       Pat所處的這個圈子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和社交氛圍呢?從主角的背景可以看出,他們大多畢業於名校又出身名門,作為華爾街的股票經紀人,自然不為賺錢發愁,卻每天為如何花錢而愁苦並且相互攀比,與以往對這類型人精幹的印象不同的是,他們都閒的蛋疼,唯一讓他們每天不停接電話和外出的理由就是和兄弟好友去哪裡吃飯、泡妞、吸毒、嫖娼,上班要比較哪個人的名片最有品味,西服要華倫天奴,眼鏡要奧利佛 Peoples,甚至每天都有人說在一個名為Doris的餐廳定位,事實上卻是根本沒有人能在當天預約到位置。而影片運用大量的鏡頭去展示他們對彼此名片的攀比的情節,那些不仔細對比根本看不出差別的名片,卻因卡片的質地和字體的顏色不同產生了濃濃的妒意。甚至有一個絕大多數觀眾忽略掉的細節,那就是,所有人名片上的職稱都是vice president,所以大家都是同樣的身份地位、同樣有錢、甚至同樣牌子的著裝和配飾,缺少差異卻渴望自己能比別人更勝一籌,只能使得彼此之間妒恨漸深。

 

       再說回主角,Pat在一次聚餐的時候,曾大談理想是世界和平、沒有戰爭、窮人有飯吃有房住、醫療有保障、爭取人權、人人平等,甚至還呼籲,我們應該回歸傳統的道德標準。他說這段話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很可笑,一個玩世不恭的公子哥突然高呼自己的理想是拯救世界窮苦百姓,怎麼聽怎麼假,而這番言論在他們這個圈子裡自然少見,同桌的好友都附和著欽佩之情,好顯示自己也有同樣高尚的道德。有沒有發現,這番話就像美國政府對外宣稱自己所樹立的形像一樣,作為世界大佬,表現出一副正義凌然的樣子,體面的外表下卻是一顆貪婪、自私、慾求不滿的心。於此同時,我又忽然有了蝙蝠俠前傳的感覺(跑下題),正好主角是貝爺,又叫Bateman和Batman很像,一副正義的化身,同時又有錢沒處燒。

 

       Pat是怎麼殺人的。按照劇情安排來看,第一個死在他手下的應該是那個和他一同過馬路的女士,他們只是一同等紅綠燈的陌生人,然後就到了第二天早上,pat在唐人街的洗衣店裡要求對方洗去帶有一大塊紅色污漬的白色床單。第二個,則是一個路邊的乞丐,pat主動走過去,發表了一番好好工作才有生活的高尚言論,乞丐當然感動的淚流滿面,以為遇到好心人,誰知pat突然變臉,認為乞丐又髒又臭沒有生存意義,上去就是幾刀。第三個,就是Paul Allen,這個從一開始直到被殺害都將pat誤認為另一個同事,他死在pat對流行樂深刻的見解、隨意的舞步、以及那把光亮到不真實的斧子之下。隨後還有很多死在pat手裡的人,可以看出他殺人有自己的模式但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殺人的工具和手法都豐富多樣,但在殺人之前,他都要發表自己對某首音樂的見解,並在背景音樂之下完成殺人的過程,而屍體,要嘛爛大街、要嘛收集在Paul Allen的公寓之中,或者和雪糕一同放在冰箱裡。但這個時候一個關鍵的問題出現了,當我們看到結局的時候,所有人都開始疑惑,pat真的殺人了嗎?還是說,這一切都是他的臆想呢?

 

       這個就連該電影的兩位編劇到最後都還是沒能達成一致的問題,那我們該如何看待呢?很多讀者認為這是個連作者都不確定的問題,因為小說的最後一句是「It`s not an exit.」(電影畫面中也出現過),主角到底殺人沒有,作者認為根本不需要糾結,他希望讀者看到的是這個社會存在的問題,可我恰恰認為,pat有沒有殺人成為了解讀這個作品最關鍵的因素。

 

       我一度力挺虛幻派,認為殺人的過程都是pat的臆想,1、因為大家確實看到了pat拖著Paul Allen的屍體走過大堂時拖著長長的血跡,而坐在門口的大爺也視而不見,可是,他將屍體抬上車的時候確實有朋友偶遇注意到了這個巨大的睡袋,但也只是覺得很酷想知道是在哪裡買的而已。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呢,pat真的拖著帶有血跡的睡袋,一路走來大家都無動於衷,連朋友也只在乎睡袋的品質,難道不覺得這個社會漠然到了可怕的地步嗎?2、流行音樂對pat來說,是殺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我曾認為,這一切都是pat在欣賞音樂的同時,為特定曲目賦予的意義,他在聽音樂的時候,產生了殺人的幻想。可是,他每次殺人都要闡釋自己對那首曲目的個人見解,不正是因為他所在的圈子沒人在意他的想法嗎?3、那個突然出現的偵探也是疑點重重,為什麼他帶的專輯正好是pat殺死Paul Allen那晚所聽的那張呢,而且偵探對於pat那晚的行蹤居然自問自答給出了答案,說明偵探也是pat想像出來的人物吧。可是我認為偵探是想像出來的,一方面至少可以確定他的秘書是真實存在的,而偵探是通過pat的秘書約見的,另一方面雖然他最後對於pat的行蹤是自問自答的,可是通過全劇可以看出,人物之間相互認錯是極其正常的事,或許那些人當晚確實以為他們和pat在一起,就連最後那個律師說和Paul吃過飯,也說不準是認錯人了。4、那個死法詭異的妓女,跑出去的時候拼命敲門也沒有人應她,最後被扔下的電鋸殺死,不得不讓人覺得這個設定太牽強。不過我認為正是這種詭異,才能讓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表現到極致。5、假如殺人都是想像,那怎麼解釋,pat那晚約了秘書到家裡,正在猶豫用哪種工作完成這件作品(如果他每次殺人都是一次創作的話),他拿起打釘器對準秘書的頭莫非也是虛幻的?如果不是那通電話,秘書命喪黃泉簡直是板上釘釘的事,還有那個名片比他好看一點的同事,pat甚至差點在廁所掐死他,這也能說明殺人行為本身是存在的。6、最大的疑點就是Paul的公寓了,pat將大多數屍體都儲存在公寓之中,可是當他回去拉開那個掛滿屍體的衣櫃時卻空無一物了,而整個公寓卻在重新裝修,但是突然撞見的老婦人卻話中有話甚至有威脅的意味,要嘛那婦人也是幻象,要嘛就是這房子確實曾經遍佈屍體,而由於不想惹麻煩自私的想法,自己處理掉了。最後,當然我也承認依然有說不通的細節,比如幾槍就打爆的警車;pat逃跑時進入大廈大堂第一次殺了人,第二次又進入同樣的大堂但是簽了字;而最重要的就是pat吃藥,導演在一開始就告訴觀眾了他有精神疾病,後面也有增加他吃藥的鏡頭, 這點也是最令我糾結的地方。

 

       基於以上對於情節的分析我還是選擇了現實派,那就是pat確實殺人了,因為他生活在如此畸形的社會,哪怕說出真相都沒有人相信,甚至由於事不關己根本無人問津。其實電影中有多處,pat對身邊的人表達自己殺人的過程以及痛苦,可是有誰在意他說了什麼呢?大家都好像沒聽到一樣繼續說著自己的事,所有人都在說,卻根本沒有人聽。有一處明顯到令我驚訝的細節是,pat約秘書晚上吃飯那段,pat坐在一旁的沙發上打電話到那個根本訂不到座位的餐廳訂座時,他旁邊就放著一個打開的箱子,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道具,斧頭、鋸子以及他殺乞丐的小刀,不得不說這處細節設置非常大膽,很重要,但也很容易被觀眾忽視掉。Pat以為說出自己殺人的真相,終於能夠放下日日躲藏和偽裝的壓力,諷刺的卻是,甚至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是誰,依舊把他錯認為別人。所以他並不能放下自己的罪惡。正是因為pat真的殺了人,我們才能理解,在這個社會裡,沒有一個人是正常的,首先pat肯定是不正常的,而那些只在乎如何凸顯自己的品味以及如何玩樂的同事們,連身邊朝夕相處的人也能相互認錯,每一個人看似生活在一個開放的集體裡,實際上都只自顧自過著封閉、沒有思想的生活,虛無而且偽善。pat開始所倡導的傳統道德觀念早就不復存在了,你還能分清誰是真正的精神病人嗎?

 

      影片最後Pat注視電視中總統的講話:「那老頭看似無辜,但骨子裡卻是,無所謂」。


    2014.7.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