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控制--Gone Girl

消失的爱人/失踪的女孩/失踪女孩

8.1 / 1,068,536人    149分鐘

導演: 大衛芬奇
編劇: 吉莉安弗琳
演員: 班艾佛列克 羅莎蒙派克 尼爾派屈克哈里斯 泰勒派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rankerstein

2014-12-28 07:04:38

說說我打兩星的原因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到好多給五星四星的,以及』冷峻』、』深刻』的評價。說說我為啥打兩星。首先必須說明,無論大家怎麼噴,兩星是看完』全片』之後的誠實感受。之所以強調全片,是因為電影的開頭是很棒的,4星甚至5星的確不過份。實際上,個人認為前1/3都很好,一直到揭穿整個失蹤事件是妻子的預謀,都沒有什麼大的問題,而且懸念感很足。但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人物設定走偏了,電影失控了。
導演把妻子的角色設定成一個不折不扣的psycho——你知道這時候觀眾我有多失望嗎。當主角變成瘋子以後,所有黑婚姻,黑中產,黑中年危機,黑parenting和大眾媒體等主題的深度一下子銳減。就像審問一個謀殺犯,如果他/她是故意殺人,那麼背後就有很多原因值得深挖,然而一旦發現該犯人是精神失常,他/她殺人時只是在發病,性質和趣味性就完全不同了。而這部片子的2/3都是講她如何發瘋這件事,拍得再細再聳人聽聞,也不過是一種基於「看精神病人如何創造性地發瘋」的獵奇,並無多少深度或者批判性可言。女主psycho的基調定在那裡,她再怎麼瘋狂、離奇,都顯得「不足為奇」,不能/或者說幾乎很難將其歸結於7年婚姻盤根錯節層層疊疊積累下來的問題的總爆發。
導演的第二個失誤是沒有對該爆發交待哪怕一個說得過去的、導致她爆發的原因。因為退一步講,假如故事中斷或後半部份,一定要把女主設計成psycho,那麼鋪敘部份就該加強對這段婚姻的窒息性的敘事。深刻而又不露痕跡地描繪,婚姻是怎樣提供了,把她從常青藤高材生一步一步逼成psycho的「可能性」的情節。但是,也許是為了保持懸疑性,也許是為了突出揭露她其實是psycho的那一刻的強烈反差,鋪敘部份對這個「可能性」著墨甚少,只能看出她的父母有控制欲,經濟危機加劇了心理扭曲,夫妻之間缺乏溝通。以上三點,每一點都可以往細了拍,但是這部影片的情節卻是蜻蜓點水式的總結,什麼都提到了,可什麼都只是淺淺地一筆,所以對於她的病變,觀眾無法同情——因為找不到原因。
來說個我眼中的最大敗筆:搶錢的情節。情節由因果串連,因果構成了整個敘事。女主錢被搶的情節,是她聯繫巴尼叔叔的』因』,而且是唯一的原因——這說明,她聯繫巴尼叔叔純屬意外,她本來沒有打算聯繫他——換句話說,巴尼叔叔的死,與女主的計劃,以及她在電影裡面忙活了大半天的事,沒有一點關係。因此,敘述巴尼叔叔之死的全部情節,以及圍繞此情節的懸疑部份(比如女主利用他對她的迷戀控制了他很多年的暗示),對女主的個性成因幫助不大,是進一步描寫她瘋狂的狀態。最根本的,她這個人是怎樣一步步走到現在的原因,還是沒有看到。而已尼叔叔之死幾乎佔據了電影的整個後三分之一。
個人認為,芬奇是個善於製造懸疑的高手,這從影片開頭湧動的張力可以看出。芬奇真的很會撒網。但這部片子對角色設定的失誤,對情節成份失去重點的把控,不僅讓懸疑打了折扣(如前所述,由於缺乏對於女主心理變化過程的敘事,懸疑變成獵奇和驚悚),也讓主題顯得莫名其妙。網破了,不知道導演想強調什麼,想黑哪一部份,一會兒是婚姻,一會兒是中年危機,一會兒是高級知識分子的冷漠教育,結尾部份似乎又在黑大眾傳媒與公眾輿論之間的弔詭關係。
劇中那段至關重要的、造成了電影中一切結果的原因的婚姻(以及婚外情),還真沒看出什麼特殊或者特別殘酷之處,更沒有通過此片看出「婚姻的真相」——說有真相的同學撥冗也讓咱開開眼?最真切的感受是,小本運氣不好娶了一個高智商的瘋子。。。。。。

補充:其實女主到底是怎麼變成這樣的真的很令人好奇,可以拍成一部電影。從小家境優越,從高中起就懂得運用美貌控制男性,並且一控制就是十多二十年,控制的男性不止一個,並且高知。栽贓一名男性(致其數年不敢翻案),殺死一名男性,最後根本來預備栽贓的男性「按照自己的意願」復了合。要我說,她跟小本那點事應該電影開頭十幾分鐘就講完,倒敘,重點拍惡女前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