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653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無人知曉

2014-12-30 01:36:13

親愛的,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地方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陳可辛的電影,原來最喜歡《投民狀》,現在變成了《親愛的》。
    《親愛的》好,是因為它藉由一個故事,展示了今天我們生活其間的世界。不迴避,不激進,讓人物和事件自己說話,把判斷留給觀眾。徐浩峰在《刀與星辰》里說:無結論的故事不是沒有是非,而是將不同的價值觀並列給觀眾看,讓觀眾去辨。
      這很難得嗎?對,很難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電影裡看不到中國人自己的生活了。螢幕上人物好像永遠都是一個面孔,職業不外乎是廣告公司,時尚雜誌的,還有不得志的小作家。他們大多有點小聰明,過得又不太如意,但折騰一圈,總會在電影最後擦乾眼淚獲得成功或走向成熟。李安說,電影比生活容易多了,這句話用在如今的中國電影身上真是太恰當了,電影裡那樣的日子誰不想過啊!這大概就是那些電影公司老闆策劃的時候想的吧,觀眾一嚮往,票房,就來了。
       可《親愛的》不那樣,它講得故事一點也不討人喜歡。丟孩子找孩子的故事不新鮮,可以拍成催淚型,也可以拍成懸疑的,再有點追求可以針砭時弊抨擊現實。而《親愛的》不站在任何一個人的立場上展示故事和人物。於是我們隨著事件的發展,發現同情每一個人,又沒法完全贊同其中任何一個。我們看到一個更真實的世界,體會到生活的兩難,走出影院會想一想,世界究竟是怎麼變成這樣的呢?而這就是今天的現實世界,才是人生的本來面貌,那麼複雜粘稠,就像電影開篇赫然出現的錯綜複雜的電線,理不清也找不到自己家裡的那一根。
       都說《親愛的》迴避了這個故事裡唯一的壞人,拐孩子的老楊始終缺席,只是監控錄像裡的模糊背影。我們不知道他是怎麼回事,只聽到他是李紅琴嘴裡很老實的人。有人因此認為不深刻,不勇敢。但這個電影的豐富性又恰恰展示了今天無處不在的「惡」,而不僅僅落實在一個拐賣兒童的人販子身上,它的容量其實是更大更廣更有意義的,它是時代的畫像。黃渤電腦房來鬧事的小流氓,尋找孩子時那麼多要騙他錢的人,甚至是張譯組織尋親會的初衷,只是為了找到自己的孩子,在看守所每個人,都是只拿著自己孩子的照片追問嫌疑人,包括最後張譯說「我做了那麼多,找到的卻是你,我找不動了」。他們有錯嗎?他們都是完全善良的嗎?恐怕很難用用一個對錯來概括,而這就是人的複雜和多面。佟大為飾演的律師背景里瘋癲的母親和嘴巴里坐牢的女兒,既為他幫助李紅琴提供了可信的依據也為觀眾構建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生活現狀。這就是我們生活其間的地方,每個人都需要面對很多兩難的問題,正視自己的弱點和侷限,而事情的起因發展很多也不是當事人自己能控制的。《親愛的》非常自然又恰當的在這個丟孩子的故事裡展示了生活的大場面。人潮洶湧的社會生活里,每個人的故事暗自激盪。
       在電影前後兩端看似矛盾立場的故事裡,《親愛的》帶領觀眾從高高在上旁觀者的角度慢慢走近人物,走近熟悉而又忽視的社會生活里。電影的鏡頭從開篇高處的俯視鏡頭慢慢下移,直到李紅琴拿到懷孕化驗單後俯身哭泣的地面上,不退後移的鏡頭裡,彷彿一條水流從螢幕蕩漾到生活里。電影開始的時候,我們追隨那個俯視鏡頭,透過錯綜複雜的電線,觀看田文君一家的生活,我們只是來消遣的,像上帝一樣不關痛癢的瞧一瞧,好像知道一切一樣。但是隨著事件的進一步發生,我們的目光隨之鏡頭一再的降低,因為我們身處其間,無處可逃
      電影開篇第一個鏡頭是一團錯綜複雜的電線,這電線一再地出現在故事裡,彷彿人世間難以釐清的關係與對錯,而用來標明白己家那一跟的紅線,鬆動的掉在了隱蔽處,我們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嚼過的口香糖,粘膩,骯髒,難以去除的東西。彷彿那些善良的東西丟失了。
       這個電影的監製黃建新在第五代風頭正勁的時代里也是擁有自己獨樹一幟的電影語言,不熱衷於在過去的歷史故事裡抒懷明志,只專注於當代生活的展示,他曾經說,把現在的事情說清楚了,過去的事情也就明白了,今天的樣子都是過往的體現。
       丟孩子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而電影裡展示的今天的現實和人的狀態,卻充滿了現實意義,它會在表面的淚水背後擊中觀眾,也許他們會對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說:親愛的,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我們無處可以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