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親愛的--Dearest

亲爱的/亲爱的小孩/打拐

7.6 / 2,484人    128分鐘

導演: 陳可辛
編劇: 張冀
演員: 趙薇 黃渤 佟大為 郝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ris™在路上

2014-12-30 19:00:01

或許你所忽視的現在就是你未來將懷念和珍惜的過去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媳婦一直嚷嚷著想看《親愛的》,終於這週末在家裡下載了高清版(版權意識弱,請輕拍),完成了這個小小心願。

------------以下是廢話,僅做記錄,可直接跳過------------
觀影的過程是這樣的。
在電影下載的過程中,媳婦一直端著IPAD看《實習醫生格蕾》,我說你確定要看哈?聽說比較虐心……她堅定地說,看!
下載完成,打開電視準備開看,我又問媳婦,確定?她眨眨眼睛,點點頭。
電影開始,2分鐘不到,小男主一出場,媳婦打退堂鼓了……「要不咱別看了吧?」……「感覺好壓抑啊……」……我連問幾個確定?確定?確定?之後,倆人順利進入觀影階段。
期間,媳婦被淚水灌溉……我在最後的原型人物上場後也徹底決堤。
從9點多看到12點,倆人哭的頭疼……
----------------------

看完之後,倆人沉默,各自拿著手機看各種影評。其中一則提到導演陳可辛的一些報導,大致意思是說:

片名是親愛的,就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珍惜身邊的人,身邊的事,這些人和事都是非常珍貴的緣份,我們不知道何時就會失去誰,不知道何時就會發生些什麼,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去珍視和珍惜他們。

人來人往,勿失勿忘。

特別喜歡他的這些話,撇開有關商業的一切,從電影故事本身,真的讓我看到了一種最真實的,最本原的,也同樣是最讓我們這個浮躁的社會所忽視的大愛。

不說演員們,只說說故事。

分別從「人物」和「規章」兩個方面去說,每一個主人公的背後都像是被一張大網所束縛,一段人物,一段「規章」。

1、趙薇飾演的李文琴,真實的讓人心痛。

她那僅有的初中文化程度無法支撐起她對於自己生育能力的認知,僅僅是在外打工丈夫的一句「生不出小傢伙」就給自己判了死刑。當她拼了命地追逐著那幾個「搶孩子的賊」,蹲在警察局無助地哭泣,爬上二樓空調機偷偷去看自己的「女兒」,絕望地邀請工友兄弟「晚上你別走了」時,我無法去多想這樣一個善良的女人經歷著如此的遭遇,內心有著多麼大的創傷。

而以「法律」、「規定」為行為準繩的福利院們,能給她的只是為她給女孩帶一盒彩筆,甚至連見女兒一面的請求都無情拒絕。

2、黃渤飾演的田文軍,就是千萬奔赴一線城市的打工仔的縮影。

他們起早貪黑,只為在異鄉成家立業,追求自己的小幸福。但是喪盡天良的人販子卻給了他這個家庭滅頂之災。他為了找到孩子,不惜放過一個機會,明知是一個個陷阱卻依然毅然決然。因為那些在別人看起來是陷阱的東西,其實是他們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的希望,沒有希望,他們可能都無法活下去。在找到孩子的那個晚上,孩子已經不認識他們了,哭著讓警察叔叔把親生父母抓起來。他蹲在臺階上,無法抑制地哭起來,哭的撕心裂肺,歇斯底里。我想他的哭有一部份是孩子的「失憶」,更多的應該是這些年來積攢著的壓抑,太壓抑了。換想一下,如果是自己把孩子丟了,這將是多麼大的一個包袱背在身上,夜夜無眠,始終都在崩潰的邊緣。

而在他第一時間聯繫派出所希望偵察立案的時候,「48小時方能立案」的規定扼殺了找回孩子的最佳時機。在看一些影評時,看到關於原型人物「孫海洋」的尋子日記,其中提到了一些公職人員的瀆職、懈怠等等,讓人憤恨而無助。那些少數的瀆職份子到底是「公僕」還是「幫兇」?!

3、還有佟大為飾演的高夏律師。

玩世不恭,腦子裡都是些小聰明,但卻在經歷了職場上的背叛與勾心鬥角之後,在經歷著母親的老年痴呆病患折磨之後,漸漸地成為了一個站在趙薇背後的正義的英雄。也許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英雄,只是在這個社會上被磨得越來越平,忘記了初衷,甚至失去了底線。而遇到了這位執著的「尋找孩子」的農民母親後,他堅定地站了出來,為他遮擋來自「失去孩子」的父母們的誤解與責罵,他的一句「你們為她想過嗎?」道出了我們越來越失去的「愛」,一種理解與寬容的愛。

當法官問他「你怎麼什麼案子都接啊?」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從上至下的一種對維權的蔑視,或者應該準確地講,是對於弱勢群體維權的蔑視。

什麼樣的案子才是應該接的案子?什麼樣的維權才是高尚的維權?

4、還有張譯飾演的韓德忠,一個看似光鮮體面卻承受著失子之痛的成功商人、痛苦父親。

為了能夠讓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們能一起並肩戰鬥,成立了尋親會,一同鼓勵,一同尋找。但是當傾盡所有地找啊找,最後看著身邊的人一家團聚,他終於「撐不住了」。他最後選擇了一位失去孩子之後又重新生育的媽媽說曾經說過的「我感覺我背叛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再一次生育。看似天經地義地擁有自己的一個孩子,卻成了一對傷心父母的不能承受之重。

當他們沉重地去辦理准生證的時候,工作人員按章辦事要求他們提供第一個孩子的死亡證明。這個時候,韓徹底爆發了!他的第一個孩子沒有死,為什麼一定要有死亡證明才可以?這是多麼荒唐的規章制度?!

5、最後是郝蕾扮演的黃渤的前妻。

從最初得知孩子丟了的歇斯底里,到最後隱約感到自己才是丟失孩子的「罪魁禍首」,她同樣背負了太多太多。一個偉大的母親,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將所有的怨恨就歸給了自己。找孩子成為了她生活的一切,而對於現任丈夫即使心中有愧卻依然無法做出任何改變,甚至「變本加厲」地無視丈夫的生育需求,在找到孩子之後再去領養一個孩子。這是多麼偉大而無私的愛,孩子就是她的一切。

在法庭上,當她被揭穿正在與丈夫辦理離婚手續,而可能失去領養孩子妹妹的機會時,她同樣無助。她不知道該如何兌現給孩子的承諾,僅僅是一個承諾,一個讓忘記自己的孩子牽起了她的手的承諾。

最後再回到導演陳可辛的那句話,

人來人往,勿失勿忘。

我想說,或許你所忽視的現在就是你未來將懷念和珍惜的過去。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