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人神之間--Of Gods and Men

人与神/人神之间(台)/神与人

7.2 / 16,159人    122分鐘

導演: 札維耶˙波瓦
編劇: 札維耶˙波瓦
演員: 蘭伯特威爾森 麥可.隆斯戴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賽珞璐

2014-12-31 06:33:23

我們該如何面對暴力


    《人與神》這部影片的確探討了宗教,信仰,懷疑與堅持,但讓我思考更多的,是導演通過宗教的外衣,真正揭開的一個在當下更有實際意義的問題,那就是我們該如何面對暴力?
       
     導演通過八位生活在北非村落的法國西多會修士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表明了他的態度——絕不該以暴制暴。今天極度殘暴的ISIS恐怖組織正是以暴制暴的惡果。
       
     這八位修士正是身體力行地、在不斷懷疑中艱難地做到了這一點,直至獲得精神上的完全自由,跨越生死的邊界,幫助他們做到這點的與其說是宗教,不如說是博愛,是人類共同的信仰。不管是修士還是恐怖份子,不管是基督教徒還是伊斯蘭教徒,他們信仰的神不同,但他們首先都是人。
       
    導演花了不少篇幅細緻地描繪了這八位修士日常生活中的程序與細節,導演用這種儀式感拉開與觀眾的距離,同時也用這種方式過濾掉了導演自身的認同與投射,因而接下來的一切就顯得不露痕跡,同時不動聲色。導演對群像人物的刻畫簡潔有力,每位修士都有血有肉,不是扁平的宗教符號。
       
    當少女被殺害,克羅埃西亞工友被歌喉這樣的恐怖事件發生後,死亡的氣息迅速包圍了莊嚴肅穆被聖光庇護著的修道院。主教Christian自作主張拒絕了來自於軍隊和警察的「幫助」,軍隊作為合法化了的另一種暴力,當不合法的暴力出現時,它似乎理應施暴,被這樣的暴力保護,顯然是修士們的宗教信仰不能接受的。
        
    來自於死亡的威脅讓修士們開始懷疑自己的信仰和自己做出的選擇,這種懷疑折磨著每一位修士。正如其中一位所說:「我在堅持自己信仰的時候不應該這麼痛苦」。修士們日常的修行生活在懷疑中繼續,他們祈禱,頌歌,冥想,然後經歷了某種「重生」,當最後一次表態時,他們都能平靜地選擇留下來,也就是說,完成殉道,獻出生命。
        
    在《天鵝湖》伴奏下的那段從近景到特寫的蒙太奇段落幫助影片減少了點「道德高尚主義」的嫌疑,修士們的表情從品嚐到美酒的喜悅到悲傷再到沉思,他們不是不懼怕死亡,而是做出了最終的選擇。還有其中那位年齡最大的修士,他曾毫不猶豫地表示要留下來,但在最後一刻他還是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僅僅因為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存的渴望,這些感覺來得太真實,的確會讓人忘了無形的上帝。在這裡,導演也早埋好伏筆,正如醫生為這位老修士檢查身體時所說「你會是我們中間活的最長的」,結尾字幕出現時果然如此。
        
    對於我們該如何面對暴力這個問題,還有兩部影片可以拿來參考,一部是同一年來自蘇珊娜·比爾的《更好的世界》,還有一部是去年昆汀推薦過的《大壞狼》。
        
    如果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分析《更好的世界》,它標誌著女性主義電影的現階段:和男性握手言和。反抗的階段已經過去,比反抗來得更實際的是塑造理想中的好男人形象,廣義上來說,就是構建一個「更好的世界」,因此片中的男主角醫生安東正是被導演塑造出來的一位新好男人,而導演對於「好」的定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不使用暴力,甚至在被施暴以後。當著兒子的面,他被修理工打了幾個耳光後,他選擇了隱忍,從而教會自己的兒子(這個在學校已經學會如何以暴制暴的男孩),在面對暴力時該如何做。這顯然也是導演的態度,同時這也是導演對「更好的世界」的希冀和企盼。
       
    而另一部影片《大壞狼》還是沒有走出以暴制暴的惡性循壞,甚至導演自己,都在對觀眾施暴,不厭其煩的儘可能展示每一個暴力細節讓觀眾受折磨,這種行為真讓人遺憾。導演冷靜沉著地講了個讓人心驚膽顫的故事,有很強的政治隱喻,還開了並不可笑的關於巴以問題的玩笑,設置了騎著馬、拿著iphone手機的阿拉伯人這樣一個搞怪形象。導演意識到了這個惡性循環的可怕之處,但是一不小心自己也變成了參與其中的施暴者,成為了自己想要聲討對象的同夥。
       
    當影片的最後,修士們在茫茫大雪中消失,幾位修士的殉道行為悄無聲息地完成了,這個暴力世界會因此變好的希望在一片迷霧中顯得太渺茫。但還是想到了德萊葉《聖女貞德受難記》中的那個高潮,當貞德被問到那個偉大的勝利是什麼時,她回答「我的殉難」。
      
   有沒有上帝我們不知道,但至少暴力已經催生了魔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