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四百击/四百下/胡作非为

8.1 / 128,501人    99分鐘

導演: 法蘭索瓦楚浮
編劇: 法蘭索瓦楚浮 Marcel Moussy
演員: 尚皮耶李奧 Claire Maurier Albert Rem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都是肉

2014-12-31 11:50:03

(adj)教育制度+(adj)家長=走偏的孩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為什麼叫四百擊?一直不明白,開始還以為類似300勇士之類的電影呢。

但其實講的是叛逆的學生。最開始電影中出現的是安托萬在考試的時候傳照片而被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地叫去罰站,下課也不許走。安托萬覺得老師不公,也是為了撒氣,在牆上寫了些怨言......隨後還有一系列的逃課、模仿家長寫假條、偷錢、抽菸、喝酒、離家出走,再後來發展到了偷了公司裡的東西,以致於被抓起來,送進少管所,從此將面對沒有自由的生活。

影片最後,安托萬在大家踢足球的時候趁機跑了出來,他就一直跑,從少管所所在的山間,跑到路上,一直跑到了海邊,影片結束。

其實回想一下,在上學到的時候,尤其是初中和高中,大家都處在十分叛逆,而且身體正在發育的階段,孩子們都很好動。學校里打架鬥毆、鬧事兒的事情其實很多。大家也都司空見慣,乖的孩子們都不去惹那些有勢力的孩子就是了。不過,那些孩子也有些分寸,儘量不鬧大,也幸虧中國家長管得更嚴些,思想都保守些,所以傷害還小些。

電影中的小主角就是無意中走上極端的一個。他本性並不壞,至少從影片中看不出來,他只是調皮且有些不忿而已。但是,學校中的教育就是罰站、打罵,沒有有效的勸解和說理,孩子怎麼會聽。回到家中,母親也說他學不好,而且對孩子還經常沒好氣的。家長總是吵架,母親在外面有外遇還被兒子撞到,也不臉紅。

家長最終管不了孩子了,送到少管所。父親帶著小主角去少管所,和一位辦事人員說了一番話,那個人說「自己也是父親」,此話意味深長。當然,沒有什麼責備,只是說明少管所絕對不是管教孩子的好地方,也不是尋求管教孩子的方法的地方,還有,把孩子養好的路上不容易,但是,也要堅持。

如果,孩子們從小就在打罵中長大,我相信,他們長大之後有不少會用同樣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因為,這是他們學會的唯一一種方式。此為,他們也可能會用這種方式來為人處世,這也就意味著社會中將充斥著暴力。

孩子們生出來的時候,更準確地說,在剛形成受精卵的時候,都是張白紙,是家長、老師、同伴們以及整個社會大環境的畫筆或者影響使得作品各異的。大環境趨同,畫作也會去趨同的。

評論